[摘  要]本研究探討了AIGC技術在高職影視動畫人才培養中的應用及其價值邏輯,提出了相應的實踐路徑。考慮到高職影視動畫專業的獨特性,以及培養周期短、內容不全面等挑戰,AIGC技術的融入能有效提升教學質量和效率。研究指出,通過針對課程改革、教學方法改革,以及實訓改革的實踐路徑,可有效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培養創新思維,為高職影視動畫人才培養的高質量發展提供重要的實踐參考和理論指導。

[關鍵詞]AIGC  影視動畫  人才培養  實踐路徑

本文系2024年度陜西省職業技術教育學會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研究課題“基于AIGC技術的高職影視動畫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研究”(項目編號:2024SZX711)研究成果;2024年度陜西藝術職業學院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AIGC驅動高職三維角色設計與制作課程教學改革研究”(項目編號:Y20240202)階段性成果;2023年度陜西省教育廳陜西高等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基于虛擬仿真技術的戲曲表演專業群實訓教學資源建設研究與實踐”(項目編號:23GZ020)階段性成果。

分類號:G712.3      文獻標識碼:A


引  言

AIGC(人工智能生成內容)技術,通過應用生成對抗網絡(GAN)和大型預訓練模型,依托對現有數據集的深度學習,在文本、音樂、圖像及視頻創作等領域都有卓越表現,為影視動畫行業帶來顛覆性的工業流程創新和革命性變革。在此背景下,如何有效利用AIGC技術提升高職影視動畫專業人才的培養效率與質量,縮短培養周期、豐富培養內容與形式、拓展實踐平臺與就業渠道,成為值得深入探討的關鍵課題。本研究聚焦運用AIGC技術推動高職影視動畫專業人才培養水平,揭示其內在價值邏輯并提出切實可行的實踐路徑,以期為高職影視動畫教育高質量發展質量提升提供理論和實踐參考。

AIGC技術賦能高職影視動畫專業高質量發展的價值邏輯

AIGC技術對影視動畫行業帶來巨大沖擊,不僅為專業提供了創新動力,同時也引入了創新的教育模式,提出了人才培養的新要求。利用AIGC技術賦能人才培養,不僅順應時代趨勢,更是提高教學質量和拓展學生就業前景的有效路徑。AIGC技術在縮短培養周期、豐富教學內容、拓展就業渠道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能夠全方位增強學生的專業技巧和藝術創作潛力,進而提高高職影視動畫專業的社會認可度和影響力。

1.AIGC技術背景下影視動畫行業面臨的機遇和挑戰

伴隨著數字技術的持續革新,影視動畫的制作手段及其表達方式正經歷著顯著變革。在此背景下,人工智能生成內容(AIGC)技術已迅速滲透至影視、動畫、動漫等領域,極大地優化了藝術效果,提高了生產效率,并在更根本的層面上重新塑造了產業規則。AIGC技術通過對海量數據的分析和概念提取,不僅助力創作者生成創新的視覺內容,還大幅提升了影視動畫的制作效率,提升了作品的質量。

全球范圍內,AIGC技術在影視動畫行業中已展現出明顯的成果。如Netflix的《犬與少年》和Corridor Crew的《剪刀、石頭、布》,這些作品的成功商業化不僅證明了AIGC技術的實際應用潛力,還展示了其在影視動畫制作中的獨特價值和創新能力。尤其是《犬與少年》,該作品中所有的動畫背景均由AI生成,展現了AIGC技術在提高創作效率和質量方面的巨大潛力。在中國影視動畫市場,AIGC技術的應用也在穩步增長。《神弦曲-貓兒與時光鈴鐺》的亮相象征著國內電影界AIGC動畫的一大進展,這不僅展現了AIGC技術在中國動畫領域的深入應用,而且標志著國內動畫產業技術創新和表達方式的新趨勢。

然而,這一技術的廣泛應用也引發了一系列挑戰。首先,AIGC的普及可能會對傳統動畫技能的重要性構成威脅,影響行業的就業格局。其次,技術的迅速變革要求動畫專業人員不斷更新技能,適應行業發展的需要。最后,雖然AIGC技術為創新提供了新途徑,但如何在技術應用中保持創作的原創性和獨立性,是行業面臨的一大挑戰。因此,影視動畫行業在利用AIGC技術的同時,需要審慎應對伴隨而來的復雜挑戰,以確保行業的持續健康發展。

2.高職影視動畫專業高質量發展的現實需要

AIGC技術的進步不僅為影視動畫領域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與挑戰,同時也為高等職業教育中的影視動畫專業人才培養設定了新的標準和需求。通過應用AIGC技術增強和優化高職院校影視動畫專業的人才培養能力,不僅是跟上時代步伐的必然選擇,更是提升專業培養質量、拓寬學生就業渠道的有效途徑。

首先,現行的高職影視動畫專業培養周期普遍為三年,實際的課程教學時間為兩至兩年半。在有限的時間,涵蓋前期設計、中期制作、后期制作等多個環節的教學。前期如角色與場景美術設計、編劇等課程,由于教學時間和資源的限制,學生往往難以獲得充分的學習和訓練,導致知識和技能不夠全面,難以達到專業培養目標。其次,從高職影視動畫專業畢業生的作品來看,大多數集中在模型設計與制作,或是短時長的動畫樣片上。這樣的培養內容與影視動畫專業的本質存在偏差,學生雖在模型制作、動畫調試等方面展現出了一定的技能,但缺乏對整個影視動畫制作過程的全面掌握和創作能力的培養。最后,受專業培養內容的限制,學生在就業市場上的選擇較為有限,通常僅能在大型項目中承擔特定環節的工作,限制了他們職業技能全方位發展的機會。需要關注的是,近年來,國內高校動畫專業的就業前景并不樂觀,教育部已將動畫專業歸入15個就業率較低專業之列,并且連續數年被標記為高考招生的警示專業。這種現狀不僅限制了學生的職業發展空間和就業滿意度,也影響了該專業在社會上的認可度和影響力。

3.AIGC技術能夠有效提升高職影視動畫人才培養水平

本研究認為,引入AIGC技術將成為提升教學質量和效率的關鍵,為學生開辟更廣泛的學習和就業途徑,從而促進專業的高質量發展。AIGC技術能夠在以下幾個方面提升高職影視動畫人才培養水平。

首先,AIGC技術能夠強化理論與實踐的結合,突破傳統教學模式的局限。考慮到高職影視動畫專業緊湊的培養周期,傳統的教學方式往往難以充分涵蓋所有關鍵技能。然而,引入AIGC技術能夠模擬真實的工作場景,助力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快速掌握如自動角色建模、場景渲染等復雜技術。此外,AIGC所提供的案例分析還能豐富學生的實踐知識庫,增強他們解決問題的能力。

其次,AIGC技術通過拓展課程內容,能夠加強核心創作能力的培養。傳統的影視動畫教育通常在前置設計類課程內容上顯得不足,而AIGC技術的運用使得教育者能夠設計更全面、深入的課程。例如,應用AIGC工具,學生能夠在短時間內完成復雜的角色和場景設計,留出更多的時間用于創意思維、故事敘事以及作品全流程制作。這不僅增強了學生的核心創作能力,也更好地滿足了專業培養的目標。

最后,AIGC技術的應用能夠拓寬學生的就業渠道,并實現專業技能的全面應用。通過掌握AIGC技術,學生能夠深入了解并參與影視動畫產業鏈的更多環節,如AI輔助劇本創作、虛擬角色表演等。這些技能的掌握不僅為學生提供了更廣泛的就業選擇,也為他們的未來發展創造了更大空間。

AIGC技術賦能高職影視動畫專業人才培養的實踐路徑

在探索AIGC技術賦能高職影視動畫專業人才培養高質量發展的實踐路徑這一核心問題時,必須圍繞課程改革、教學方法改革、實訓改革這三個關鍵維度。首先,課程改革的核心在于整合AIGC技術的理論與實踐,確保課程內容與行業前沿同步,滿足當代影視動畫專業的發展需求。其次,教學方法的改革則聚焦于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手段,以激發學生對AIGC技術的深入理解和興趣。最后,實訓改革應重點考慮將AIGC技術實際應用于影視動畫制作的各個環節,通過模擬實際工作場景增強學生的操作能力和創新思維,為其未來的職業生涯打下堅實基礎。

1.人才培養模式的專業課程改革

課程改革應著眼于AIGC技術在高職影視動畫人才培養中的應用,對影視動畫核心課程進行創新重構。課程改革應借鑒AIGC技術在影視動畫制作中的全工業流程賦能,通過優化教學內容和加速動畫制作流程,并與傳統課程的核心內容相融合,達到人才培養全方位改革的目標。

首先,在劇本的腳本階段,涉及《視聽語言》和《動畫劇本創作》等前置課程。利用AIGC技術協助進行創作和生成腳本內容,進行劇本的框架搭建,輔助劇本敘事的邏輯性,使學生的注意力更多地放在劇本的創意上。例如,在電影《無限電影》的制作中,結合四種不同的算法模型進行作品創作,這四種模型包括劇本生成、視頻字幕制作、劇本與視頻字幕的匹配生成、對話音頻和背景音樂的生成。這些模型的緊密協作形成了一個連續的反饋循環,從而實現了電影制作的創新。同時可以結合AI游戲設計工具,如AI Dungeon,這是一個基于自然語言處理和生成模型來創建冒險內容的游戲平臺,為AI在游戲領域的探索提供了開放性和自由度。該工具可為學生提供課程的實踐平臺,使他們在游戲設計和互動式敘事中練習技能,深化對動畫劇本創作的理解。其次,AI技術在角色和場景設計課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例如,通過引入DALL·E、Midjourney和Stable Diffusion等,運用大量的圖片和文本標簽數據集進行深度學習,歸納成蘊含眾多特征參數的多維特征數據向量,也就是算法所理解的各種圖像主體、主題、風格、特征等的數據標記世界。學生能夠快速生成高質量的角色和場景設計稿,提高設計效率和多樣性,探索更廣泛的藝術風格。最后,模型制作和動畫調整課程中的AI應用也至關重要。以《三維角色設計》和《三維場景設計》這兩門課程為例,它們融入了NVIDIA的GauGAN360和GET3D等AIGC技術。這些先進的軟件工具能夠從2D圖像中學習,進而創造出具有逼真紋理和復雜幾何形態的三維模型。它們還支持將這些模型無縫導入3D渲染工具,為用戶在游戲開發、三維建模和電影制作的渲染過程中提供了便利的編輯和應用選項。此外,在動畫制作的后期階段,采用如Promethean AI和ControlNet等AIGC技術,動畫師能夠在復雜場景的構建上獲得輔助。這些技術能夠自動創造出栩栩如生的背景、物體和光影效果,甚至還能生成真實的氣象,如雨、雪和火焰等,為動畫注入豐富而生動的細節。通過利用AI進行模擬,不僅能夠增強場景的真實感,還可以在動畫制作的過程中節約時間和資源。

2.人才培養模式的教學方法改革

在高職影視動畫人才培養領域,AIGC技術的融入為教學方法帶來了巨大變革。這一變革不僅是技術層面的創新,更是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的重大轉變。AIGC技術可以為學生分析、整合已有知識,并提供智能虛擬輔導,使學生獲得個性化的反饋。AIGC背景下,采用定制化的教學策略,結合AIGC技術所支持的廣泛互動和情境式教學,能夠有效提高教學效果。這種方法不僅能增強學生的專業技術和創新思維,而且有利于培養其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首先,智能時代,高等院校培養人才的目標應涵蓋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創新精神、協作能力和跨領域思維等。利用AIGC技術,如聊天機器人,教學過程可以轉向基于討論、問答和辯論的互動式教學。這種方法能夠激發學生的主動思考能力和探索能力,更能促進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創造力。其次,AIGC技術有助于打破傳統教學中互動的局限性。通過AIGC技術,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實現了實時、多維度交互,增強了教學的互動性和靈活性。同時,AIGC技術能夠根據每位學生的學習進度、興趣和需求設計個性化學習路徑,確保學生能夠根據自己的能力和速度進行有效學習。最后,在實踐方面,AIGC技術的引入促進了情景式教學的實現。例如,模擬不同工作場景和實際問題的聊天機器人,為學生提供了沉浸式的學習體驗。這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實操技能,還能夠加深他們對專業知識的理解。AIGC技術還能實現實時反饋和指導,為學生提供反饋和輔導,幫助他們及時糾正錯誤、強化理解和技能。

3.人才培養模式的實訓教學改革

在影視動畫專業的實踐教學中,AIGC技術的應用可為傳統實踐教學模式帶來創新和變革。將AIGC技術融入高職影視動畫人才培養的實踐教學模式,觀察和記錄實踐過程中的教學活動、學生反饋、教學效果等數據,能夠為后續的實踐評價提供依據。

(1)實訓實踐模式的創新。一是構建以工作室和工作坊為基礎的產教融合教學模式,強調實際操作和項目驅動。作為實踐性和應用性極強的專業,動畫教育專業學生的學習和創作方式呈現出多樣性。為了緊跟最新技術的需求和行業發展趨勢,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已難以滿足新時代動畫專業人才的需求。在此模式之下,學生有機會投身于多樣的前沿AIGC動畫項目,涵蓋少兒動畫、二次元創作、玄幻武俠和科幻題材等領域。這樣的實踐機會不僅能增強他們的實際操作經驗,還有助于提升他們對行業的敏感性。二是依托真實AIGC影視動畫創作項目開展實訓。在實踐項目教學中,與行業龍頭企業合作,選擇與行業緊密相關的項目作為學習和實訓的基礎,讓學生參與實際影視項目的某個環節,如劇本開發、角色設計或后期制作。使用AI進行劇本創作、角色設計、場景布局等,讓學生在實際操作中體驗AIGC技術的優勢,并學會如何將這些技術應用于實踐。三是以小組、項目、分工、交叉等學習方式,鼓勵學生跨專業合作,形成包含編劇、設計師、動畫師等多個職業的完整團隊,共同完成一個動畫項目。這種協作模式不僅能夠提升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也有助于其從不同視角理解和掌握AIGC技術在動畫制作中的應用。

(2)實訓實踐應用和效果觀察。一是在實踐教學中,對教學活動、學生反饋、教學效果等進行詳細記錄和分析。這些數據將為后續的教學評價和改進提供重要依據。二是多樣化創作需求的適應性培養,通過AIGC技術融入的實踐教學,學生能夠更好地適應行業的多樣化創作需求。他們不僅能掌握傳統的動畫技能,還能學習到最新的AI技術,從而在動畫市場經濟中擁有更強的競爭力和適應力。三是鼓勵學生在畢業設計創作中應用AIGC技術,這不僅能夠展示他們的技術技能,還能體現他們的創新思維和藝術表達。四是建立高效的反饋和指導體系,確保學生在實踐訓練中能夠及時獲得必要的幫助和建議,其涵蓋定期的項目評審、個別輔導會議和對學生作品的專業評價。五是全面提升學生能力,除了專業技術技能的培養之外,還應重視學生在團隊協作、創新思維和解決問題能力上的發展。通過參與跨學科項目、小組合作任務和基于案例的學習活動,可以有效實現這一目標。

結  語

AIGC技術在豐富課程內容、增強核心創作能力方面發揮了巨大作用,它通過提供多樣化案例和創新工具,有效激發了學生的創新思維。將AIGC技術融入高職影視動畫人才培養中,不僅顯著提升了教學品質和學習效率,而且通過模擬真實工作環境,強化了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使學生能夠在有限時間內迅速掌握動畫制作的關鍵技能。AIGC技術在高職影視動畫人才培養領域的應用具有深遠的意義和價值,為該領域的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寶貴的實踐經驗和理論支撐。

參考文獻:

[1]李棟.傳承民族文化奏響動畫之歌——首屆中國(北京)動畫周綜述[J].傳媒,2023(22):9-11.

[2]黃惠忠.AI與動畫學科建設:歷史、現狀與未來[J].北京印刷學院學報,2023,31(11):31-34+38.

[3]紀曉.現代學徒制背景下的高職影視動畫專業課程教學模式研究[J].現代職業教育,2019(19):70-71.

[4]周文姬.膠片、數字代碼、GPT類AI:電影中的現實轉向和變體[J].當代電影,2023(9):69-76.

[5]孔令順,彭婷婷.居危思安:AI的進路與影像的初心[J].電影新作,2023(4):21-29.

[6]段吉方,閻愷祺.AI生成藝術與后人類技術的美學意義[J].廈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3,73(6):54-64.

[7]趙宇.人工智能生成內容(AIGC)在虛擬現實交互影像中的應用與探索[J].現代電影技術,2023(8):59-64.

[8]高銳.從動畫影片《犬與少年》到元宇宙:AIGC的潛力、應用及挑戰[J].現代電影技術,2023(5):24-28+17.

[9]祝智庭,戴嶺,胡姣.AIGC技術賦能高等教育數字化轉型的新思路[J].中國高教研究,2023(6):12-19+34.

[10]丁海祥.從創作、產業的角度思考如何開展高校動畫教育[J].當代動畫,2023(2):4-5.

(程鵬翔:陜西藝術職業學院)

責任編輯:張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