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宇宙賦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運行邏輯及實踐路徑
作者:吳佳禹
發布時間:2025-02-19 10:08:03 來源:陜西教育·高教
[摘 要]近年來互聯網科技的飛速發展衍生出以VR、AR、大數據、區塊鏈、人工智能等為代表的新興技術。通過將上述技術進行深度融合運用,創造出了具有高度沉浸性與交互性特征的“元宇宙”,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開辟了全新的時空場域,有效促進思想政治教育高質量發展,為立德樹人根本教育任務的高效落實提供了保障。實現元宇宙與教學工作的有機耦合,已成為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創新改革的重點方向之一。基于此,文章對元宇宙的特征進行闡述,分析元宇宙賦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運行邏輯,并從強化情境設計,推動思政教育目標與方式協調統一;優化學生畫像,推動思政教育實現精準化與個性化;完善評價體系,促進思想政治教育評價科學化發展等方面,提出元宇宙賦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實踐路徑。
[關鍵詞]元宇宙 思想政治教育 運行邏輯 教育場域
基金項目:2023年陜西高校學生工作研究課題“網絡社交圈層化背景下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策略研究”(編號:2023XKT95)。
引 言
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推進教育數字化,建設全民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學習型大國。在數字科技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臨著智能化轉型的時代機遇,教育工作者需要采取多重手段實現教育活動與數字技術的有效銜接。元宇宙是近年來我國科技上的又一大突破,其綜合了以人工智能技術、大數據技術、區塊鏈技術、虛擬現實技術等為代表的智能科技功能,構建出一種由數字科技融合而成、平行于現實世界的智能化虛擬世界,被譽為互聯網發展歷史上第三次技術革命。元宇宙技術的出現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智能化改革提供了強有力的工具,對于推進教育數字化、建設教育強國具有重要意義。思想政治教育作為培養學生樹立核心價值觀、鑄牢主流意識形態的核心教育,如何在數字化科技的浪潮下實現智能化改革,充分發揮育人功效,成為各高校亟待解決的現實問題,下文將系統探究元宇宙賦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運行邏輯及實現路徑。
元宇宙的基本特征
1.數字化特征
元宇宙的核心技術基礎在于龐大的數據支撐以及強大的算力支持。元宇宙由無數的虛擬場景所創設而來,并創造出一套相對完善的數字化產品以及貨幣;而在元宇宙中所產出的虛擬貨幣也能夠通過一定的數據換算兌換成現實世界中所需要的真實貨幣,在此過程中所涉及的經濟運行系統也需要強大的數字算法作為支撐。除此之外,元宇宙最重要也最關鍵的元素是“人”,而人在元宇宙中也被賦予了全新的數字身份,其在元宇宙中不論是產生經濟換算行為還是日常娛樂行為,均需要以數字化技術作為支撐。由此能夠推斷,元宇宙具有顯著的數字化特征。
2.行業普適性特征
元宇宙對于行業領域并沒有嚴格限制,目前大部分現實世界中的行業都能夠在元宇宙中實現虛擬重構。一方面,從技術層面分析,元宇宙所涉及的人工智能技術、大數據技術、虛擬現實技術、區塊鏈技術等對行業應用并沒有太大的門檻,多數行業都能夠接入元宇宙的場景之中。元宇宙本身所具有的技術通用性,不僅可以推動產業的數字化、智能化發展,而且也為智慧思政發展提供全新的場域。另一方面,從發展層面分析,元宇宙具備行業普適性特征,能夠賦能于不同的行業與領域,與其實現共生演化并在運行過程中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實現進步與突破,最終促進整個社會的進步與發展,引領新時代技術發展潮流。
3.沉浸性特征
元宇宙之所以能夠在眾多科技中脫穎而出,成為時代發展方向,最主要的因素之一是其具備沉浸性特征,能夠為用戶帶來逼真的感官體驗與真實的物體設計。逼真的感官體驗主要表現為,傳統的互聯網科技更多的是為用戶帶來2D平面式的體驗,在用戶感官刺激上相對較弱,而元宇宙能夠將這種感官刺激提升到3D甚至4D的高度,其不僅融入了腦機結合技術,而且在味覺、視覺、聽覺、體感等方面也進行了全方位的技術設計。未來,隨著元宇宙科技的不斷發展,其還可能在意念等方面有全新突破,元宇宙能夠為用戶帶來與真實世界無限接近的沉浸式體驗。真實的物體設計主要表現為,元宇宙在設計虛擬空間內的虛擬物體時,相當于將現實世界中的物體進行了映射,所創造出來的虛擬物體在質地、形狀、行為等方面,都與現實世界物體極其相似。
4.社會性特征
在元宇宙的虛擬世界中,用戶在現實中的身份被弱化,呈現出相對較為純粹的社會關系。不同用戶在元宇宙中更多的是憑借相同的興趣或是利益而相互吸引,虛擬世界中的規則秩序也多是所有用戶通過民主表決的方式而形成。但是由于元宇宙的虛擬世界與現實世界之間存在著相互嵌套的關系,因此用戶在元宇宙內社交的過程中仍舊會遵循自己所認定的價值理念和擁有的知識體系。可以說,現實世界中的規則秩序、社會交往結構以及價值觀理念都會被用戶在一定程度上移植到元宇宙的交往和交易之中。
5.低延時、持續性特征
元宇宙的虛擬世界具有持續性特征,即便用戶退出元宇宙虛擬世界,其虛擬環境也不會隨著用戶退出而消失,而是會進行持續不斷的演化,當用戶想再次進入元宇宙時,可以即時進入。而這一功能的實現,體現出元宇宙本身所具備的低延時特征,以此來確保用戶不論何時何地都能夠使用設備進入元宇宙。為保證元宇宙能夠為用戶提供低延時、持續性的體驗服務,必須具備強大的算法算力、高速率的寬帶以及龐大的數據存儲處理能力,才能讓元宇宙始終保持在線的狀態。
元宇宙賦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運行邏輯
1.營造沉浸式教育場域,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臨場感
傳統高校思想政治課程教學過程中,多數由專業教師進行單方面的理論灌輸,學生只能被動接受,而且整體教學條件會受到場地、設備、教師素養等多方面要素的影響,導致最終思想政治教育質量不盡如人意,難以將思政育人的功效充分發揮出來。而元宇宙中的虛擬仿真技術,能夠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全新虛擬的教學場域和更加開放化的教學資源,打破了傳統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時空限制,師生雙方沉浸在虛擬教學空間內共享優質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學生只需要掌握相關的基礎知識和操作要領,就可以沉浸在元宇宙虛擬教學空間內進行交互體驗,雖然學生身處于教室之中,但卻能夠在元宇宙虛擬教學場域中體驗不同的情境,從而有效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臨場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主動性,提高高校思政教學質量。
另外,在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學中,教師在理論講解的基礎上會適當地搭配相關錄像,期望引起學生的注意。但由于思政理論知識較為深奧,而且多媒體錄像也難以與學生產生有效的互動,學生極易在學習過程中產生倦怠感。而在元宇宙的虛擬教學空間內,別開生面的教育內容能夠從視覺、聽覺、觸覺等多維角度刺激學生的感官,這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深奧晦澀的思政理論知識在元宇宙中將會以更加形象具體的形式呈現在學生面前,為學生帶來更加有趣的沉浸式體驗,讓學生時刻以飽滿的熱情參與到思想政治學習中來。
2.創設主體共在場域,助力學生實現“深知共慧”
與傳統思想政治教育相比,元宇宙賦能思想政治教育的優勢在于能夠擺脫時空限制,搭建出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資源等多元主體“共在”的智能化思政學習場域,使傳統思政教育中的主客體關系得以改變,衍生出一種全新化、智能化、多元化的思政教育生態。因此,在元宇宙的賦能下,思想政治教育不僅能夠有效促進學生各項素質的全面發展,而且還可以挖掘學生潛能,培養學生的創新創造精神,高效落實“立德樹人”根本教育任務。
具體而言:一方面,元宇宙可以助力學生“深知”。元宇宙可以結合思想政治具體教學內容而生成相應的虛擬教學情境,在此虛擬教學情境中,不僅包含具有數字身份的學生與教師,同時也有智能化的教師與伙伴,而且還有與思想政治內容相匹配的智能化教學情境。學生在此情境中,能夠對思想政治教育理論知識、時代背景有更加全面的了解,并且可以科學應用智能工具,對思想政治理論知識進行實踐探究,從而進一步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提升知識深度。除此之外,元宇宙還能夠為學生提供虛擬化的創作平臺,學生可以結合自身興趣與特征自主地對學習情境進行創設,實現內化知識、創造知識的飛躍。另一方面,元宇宙可以助力學生“共慧”。在元宇宙的虛擬教學場域中,包含了大量的智能化技術以及先進的理論知識,通過賦能于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共同培育生成學生的智慧結構。當培養的學生具有了充分的元宇宙信息素養、技術應用能力、知識提煉能力之后,就可以沉浸在元宇宙虛擬教學場域中自由地進行規律探索與實踐研究,進而實現知識的內化與創新。
3.發揮技術調控功能,革新思想政治教育話語體系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話語是將理論知識傳授給學生的關鍵要素,對于提升育人質量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元宇宙中所涉及的人工智能技術、語言處理技術、感官系統等,都能夠有效推動思想政治教育話語內容、表達以及傳播等實現全方位的革新。首先,人工智能技術使思想政治教育語言表達的環境與氛圍得到了有效改善。基于元宇宙中的人工智能技術,所有虛擬的智能角色都具備了一定的智慧話語表達能力,這使得在實際思想政治教學中能夠有效激發思政話語的活力。各教育主體可以在元宇宙智能系統中輸入與思想政治教育相關的語言,進而實現智能性的交流與對話,從而活躍教學氛圍,激發學生興趣。其次,語言處理技術能夠進一步完善思想政治教育話語內容的呈現。在元宇宙智能語言處理技術的支撐下,教師、學生和元宇宙系統之間的關聯被打通,師生在元宇宙場域下能夠進行順暢的語言交流溝通,將有效克服傳統思想政治教育囿于各地語言交流障礙和無法面對面交流的問題。在元宇宙技術的支持下,不僅師生可以順利地進行跨語言與多方言的交流,而且有交流障礙的人群也有了更多選擇學習方式的機會。此外,師生在長期的應用與研究中,能夠逐漸形成具有特色的元宇宙通用語言體系,這為元宇宙賦能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扎實的保障和更加有利的條件。最后,元宇宙智能感官系統能夠對思想政治教育話語傳播形式進行全面優化。傳統多媒體思想政治教育只是簡單地將理論知識通過視覺與聽覺簡單傳遞給學生,難以深化對知識的理解,而在元宇宙中,智能感官系統的多維感官刺激能夠將抽象的思想政治理論內容以圖片、視頻和情境等形式更加生動形象地展現出來,讓學生在理解思想政治理論知識的基礎上實現進一步的濡化。
元宇宙賦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實踐路徑
1.強化情境設計,推動思政教育目標與方式協調統一
目前,部分高校在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時,仍舊采用傳統的教師講解與多媒體視頻相配合的形式。與“元宇宙+思想政治”相比,傳統思政教學模式難以高效地完成教學目標,學生對于思政理論知識的理解程度較為淺薄,“知行合一”的教學目標更是難以達成。而元宇宙則可以有效突破傳統思政教育的時空限制,創設多元主體共在的虛擬教學情境,師生雙方可以在虛擬教學情境中自主地進行探究與實踐,更加突出“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理念。因此,對于高校思政教師而言,需要強化對元宇宙虛擬教學情境的設計,最大化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與思政理論知識產生情感上的共鳴,深化對思政理論知識的理解。例如,我國近代史中有許多著名的歷史事件,如紅軍長征、兩彈一星、載人航天等,這些事件都能夠充分彰顯中國共產黨的價值觀與理念。教師可以基于上述事件在元宇宙中創設相應的教學情境,讓學生沉浸在“真實”事件情境中感受其背景與氛圍,從而有效激發學生的主體參與感。與此同時,基于元宇宙中的交互技術與感官系統,學生能夠與其產生深度的情感共鳴,以此來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與思想理念,理解中國共產黨的偉大。基于元宇宙所創設的全新思想政治教育生態能夠將虛化的教育目標以具象化的元素呈現出來,一方面能夠推動教育知識目標深度沉淀,另一方面也能夠促使教育倫理目標在元宇宙沉浸式體驗中自動形成。因此,強化對元宇宙的情境設計,能夠為學生帶來更加良好的沉浸式體驗,從而高效落實立德樹人根本教育目標,為黨和國家培育更多全面發展的時代新人。
2.優化學生畫像,推動思政教育實現精準化與個性化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中,能否結合學生特點提供精準有效的教育內容,將直接關系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終質量。目前,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內容供給精準度上還有待提升。造成這一問題的主要原因:一是教育內容供給存在同質化現象,不同專業、不同年級的學生對于思想政治教育需求不同,但在實際教學中內容同質化嚴重,不利于個性化教育的開展;二是教育方式缺乏創新,體現在教學仍以課堂理論為核心,缺少實踐教學活動,難以真正落實“以學生為中心”的理念。
而元宇宙的賦能則能夠有效解決上述問題。一方面,結合元宇宙的人工智能技術、大數據技術、交互技術等,使思想政治教育的邊界得以不斷擴展。思政教師可以利用最新的技術手段和智能工具為學生精準繪制個人畫像,促使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趨于個性化、精準化。人工智能技術是元宇宙賦能思想政治教育智慧化的基礎,學生在元宇宙虛擬教學空間內的一切行為都會被記錄與分析,系統能夠深入挖掘學生的特征與需求并將這些數據反饋給教師,教師結合上述數據為學生匹配適宜的教育內容,有效改變了傳統思想政治教育千篇一律的內容與形式,推動了思想政治教育實現高效化、精準化與個性化。另一方面,元宇宙中的虛擬仿真技術能夠帶領學生在虛擬世界中“穿越歷史”,在沉浸式的教學情境中深化思政教育效果,強化學生探究性思維與創新創造思維的培養,夯實學生數字素養基礎,進而成長為社會所需的現代化人才。
3.完善評價體系,促進思想政治教育評價科學化發展
基于元宇宙構建多維評價體系,促進思想政治教育評價科學化發展,充分發揮“以評促教”的價值,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質量、推動思政教育智慧化發展的核心要素。目前,部分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評價體系存在“重結果、輕過程”“重課堂、輕課外”“重靜態、輕動態”“重整體、輕個性”等問題。一方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所設置的PPT和文檔作業在評定過程中存在“非標準化”的傾向。部分高校教育工作者不斷創新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傳播形式,創作出諸多與校園文化、紅色文化相關的微視頻,但多數內容在互聯網平臺的點擊率并不高,教師也無法對相關內容作出公平的評判,給出的思政課成績也達不到學生的預期,這使得部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被嚴重削弱。另一方面,高校在對學生考核評價過程中仍以成績為中心,學生的思想政治學習熱情得不到釋放,難以真正促使學生實現所學理論知識的學以致用。
而綜合了人工智能技術、大數據技術、量子計算技術等智能技術的元宇宙,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評價體系科學化構建提供了可能。第一,在元宇宙的虛擬教學場域中,不同用戶對學生作品的評價與點擊率等都能夠為學生“加分”,這使得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成績能夠更加趨于客觀與公平。第二,在元宇宙符合算法的賦能下,系統能夠綜合計算學生的“過程”成績與“結果”成績,結合學生作品點擊率得出學生的綜合水平,通過系列數據來客觀反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實際效果。第三,元宇宙還能夠更好地推動自測與他測信息的銜接,避免了傳統思想政治測評時可能出現的學生舞弊行為。此外系統還能夠對學生學習行為進行全過程、全方位地跟蹤與記錄,從而形成科學完善的思想政治教育評價體系,促進思想政治教育質量的提升。
結 語
伴隨著虛擬現實、人工智能、數字孿生等技術的迭代呈現,元宇宙作為現實世界與虛擬世界高度互嵌的數字空間,為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發展提供了新的進路,描摹了新的未來圖景。在此背景下,各高校應加強元宇宙的研究與應用,通過強化情境設計、優化學生畫像、構建評價體系等措施,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對學生的吸引力與引導力,推動思想政治教育智慧化創新改革,進而培養更多符合社會發展和國家建設需要的時代新人。
參考文獻:
[1]陳學文.元宇宙技術如何賦能思想政治教育[J].廣西社會科學,2023(9):192-200.
[2]李亞東,閻國華.人工智能賦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在邏輯與路徑設計[J].江蘇高教,2024(2):84-88.
[3]羅紅杰.思想政治教育數字化轉型:認知前提、實踐原則與推進策略[J].思想理論教育,2023(12):93-99.
[4]冉瑩雪,王建紅.元宇宙賦能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場語境、運用空間及理性審思[J].理論導刊,2023(8):123-128.
[5]朱曉青.元宇宙思想政治理論課課堂的空間轉換邏輯[J].思想理論教育,2023(8):74-79.
[6]趙亞楠.元宇宙賦能公共意見傳播的內在動力、觀念構造與思想治理[J].上海對外經貿大學學報,2023,30(4):88-100.
(吳佳禹:陜西職業技術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