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引領 西安市各學校體育課進入“滿格”模式
發布時間:2025-02-19 14:00:15 來源:西安市教育局
2月5日,西安市教育局發布《西安市中小學強健學生體質若干措施》,自2025年春季學期起,全市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每天開設1節體育課,并延長課間休息時間至15分鐘,每天安排30分鐘大課間活動。
隨著新學期開始,西安市各學校積極響應,根據實際優化調整課程、課時設置,將每天1節體育課編入課表,并向家長公示。通過創新體育教學模式、豐富體育課程內容、延長課間活動時間等舉措,全面提升了學生的體育鍛煉時間和質量。從傳統游戲到現代運動,從課間“微比賽”到非遺體育周,各學校的亮點特色層出不窮。
西安市西光中學
以靈活之策 將體育課開足開齊開出特色
西安市西光中學結合學校實際狀況,采取“3+1+1”體育教學模式 ,充分利用有限的場地資源,巧妙安排不同年級的體育活動,通過多樣化的課程設置,滿足了各年級學生的鍛煉需求。初一年級以旗操為主,初二年級則進行功夫扇訓練,剛柔并濟的動作展現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此外,學校設立了籃球社團、田徑社團、羽毛球社團、乒乓球社團、跳繩社團等多種體育類社團,為有體育愛好的學生提供形式多樣的選擇和運動條件。針對初三年級學生,學校充分利用課后服務時間開展中考體育項目專項訓練。
閻良區實驗小學
走班制體育課,提升教學效率
閻良區實驗小學根據新措施調整了課程表,確保每天至少開設1節體育課,并將課間休息時間延長至15分鐘,每天安排30分鐘大課間。體育老師實行走班制,教師專攻特長,提高教學效率;同時增強班級凝聚力,促進體育教師專業化成長,也讓每位學生在提升學習興趣的基礎上增強體質。學校還鼓勵教師和家長積極參與孩子的體育活動,共同促進孩子的身心健康發展。
學校的課后服務特別設置了體育活動的多樣化選項,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愛好選擇參加特定的體育活動課程。學校加強了對體育課程的監督和評估,確保體育課程的質量和效果。
長安區第十二小學
創新活動形式,打造活力校園新標桿
下課鈴聲響起,長安區第十二小學的操場上,孩子們在歡快地運動、玩耍,笑聲回蕩在整個校園。從2024年9月開始,學校創新執行15分鐘加長課間,引導師生走出教室,走到陽光下。
新學期開始,學校進一步優化課程設置,將每天1節體育課納入課表,1-2年級采用“4+1”模式。學校將傳統體育項目與現代教育理念相結合,因地制宜開發了19項特色活動,涵蓋傳統體育、競技運動和趣味游戲等多個領域,充分利用校園空間,打造多樣化運動場所,滿足不同年齡段學生的需求。
西咸新區灃西實驗學校
課間“微比賽”,激發學生運動熱情
西咸新區灃西實驗學校利用課間15分鐘,開展“微比賽”星卡制校園乒乓球聯賽。課間時分,學生們紛紛走出教室,參與到乒乓球比賽中。六年級學生劉洋說:“課間打乒乓球不僅讓我放松了心情,還提高了我的球技,感覺每天都充滿活力。”
校長楊振德說,希望通過這些小型的課間比賽,激發學生對乒乓球運動的熱愛,培養他們的運動興趣,同時也能促進班級之間的交流與友誼。
曲江第六小學
傳統游戲與中華文化融合,課間活動豐富多彩
在曲江第六小學,課間15分鐘活動成為孩子們的歡樂時光。操場上,孩子們自主選擇著“六小苗·慧游戲”特色課程中的游戲項目,有的在玩趣味沙包,有的在跳皮筋,歡聲笑語回蕩在校園中。
學校還成立了體育運動專項研發小組,將傳統的“五禽操”和“八段錦”進行改編,融入大課間活動中。校長陳娟表示:“我們希望通過這些傳統體育項目,不僅增強學生的體質,還能讓他們感受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
浐灞第三十二小學
晨跑喚醒計劃,日均運動時長突破100分鐘
清晨的校園里,學生們在老師的帶領下進行晨跑,呼吸著新鮮的空氣,開啟了充滿活力的一天。浐灞第三十二小學打破傳統課表的局限,將體育課分散至晨間、午間和傍晚,搭配“晨跑喚醒計劃”和“午間放松瑜伽”,確保學生日均運動時長突破100分鐘。
學校負責人介紹道:“我們還將通過非遺傳承+創新融合的方式,開展‘非遺體育周’,邀請民間藝人教授打陀螺、抖空竹;課間穿插‘一分鐘平板挑戰’‘AI跳繩PK賽’等,來點燃學生的運動熱情。”
新學期,多元化的體育項目走進校園,激發著同學們對運動的熱愛。期待每一位同學都能在體育課上盡情揮灑汗水,不斷提升身體素質,在體育鍛煉中遇見更好的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