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好創新課須有“硬支撐”
作者:?白毅鵬
發布時間:2025-02-19 12:45:14 來源:陜西日報
近年來,不少大學開設“新奇課程”,令人眼前一亮。經媒體盤點,有早年被稱為“神級選修課”的哈利·波特與遺傳學,還有名偵探柯南與化學探秘、先秦穿越手冊、戀愛學理論與實踐等,它們一改人們對課程的刻板印象,緊貼學生的多元需求。
課程合為時而設。所謂“新奇”,不是一味趕潮流、追時髦、蹭熱點,不是為新而“新”、標新立異,更不是名字很炫,結果新瓶裝舊酒,而是有敏銳的前沿意識、觸摸時代脈搏。青年是標志時代的最靈敏的晴雨表。因此,大學在設置“新奇課程”時,一定要有“硬支撐”,要綜合考慮學科發展、社會需求,還要準確感知學生情緒、興趣,引導他們反觀現實、舉一反三,通過課堂學習,與時代對話、與現實接壤。
不妨多見人見事。知識的積累是一個漫長而艱辛的過程,需要不斷地學習和實踐。課堂學習是學生獲得和積累知識的主要途徑,而教師的授課方式直接影響學生課堂學習的實效。一門學生喜聞樂見的好課程,需要教師充分考慮學生的知識基礎、社會閱歷,多用學生熟悉的生活事例作為支撐,讓知識點變得親切可感、立體生動,使課堂接地氣、聚人氣。比如,西安一高校開設的人因工程學,教師以火車車廂、家庭廚房設計為案例,向學生闡釋人本設計理念下的工業設計,讓學生學起來不會有空中樓閣之感。
呼喚教師持續創新。“新奇課程”之所以能常開常新,還在于教師持續探索創新,否則很可能“曇花一現”。在“新奇課程”開設過程中,教師除了投入心力之外,還可能面臨諸多壓力。授課內容的設計、學生的滿意度、校內外評價等,都有可能讓教師陷入猶豫彷徨。因此,學校一定要給予教師堅定的支持,教師也要持續探索,對“新奇課程”充滿信心。
引導學生走向人生的曠野。“新奇課程”的一大特點,是知識視野的開闊、兼容。“一招鮮”在社會上無法“吃遍天”,課本知識給不了解決實際問題的現成答案。因此,“新奇課程”在內容設計上,要盡力引導學生拓寬視野,關注社會、關照需求,在多領域為學子增廣見聞。只有讓學生走向人生的曠野,并擁有觸類旁通的本領、養成終身學習的習慣,才能不斷提高其解決問題的能力。
“新奇課堂”所追求的,其實是大學課程建設共同面對的課題,即如何增強課程內容的針對性、吸引力,并結合時代發展要求、學科建設任務,切實提升育人工作實效。我們希望,能夠涌現越來越多擁有“硬支撐”的創新課,讓優質課程成為學生成長的催化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