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4日上午,西安市新城區新知小學的同學們在體育課上打沙包。

2月14日,2025年西安市中小學新學期正式拉開帷幕。根據最新政策,全市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每天將開設1節體育課,課間延長至15分鐘,并每天安排30分鐘的大課間活動。這些旨在讓學生充分“動”起來的政策是否落實?開學首日,記者深入部分學校進行實地采訪。

陽光大課間讓師生“動”起來

2月14日上午9時50分,記者來到西安市新城區新知小學。此時,學校正準備開展一天一次的30分鐘大課間活動。隨著舒緩的音樂響起,全校6個年級的小學生們整隊走出教室,分年級進入操場或活動空間,開始了30分鐘的鍛煉。

孩子們在體育老師的帶領下,伴隨著《上春山》《天天向上》等節奏感十足的音樂,舒展四肢,做起了組合操。隨后,體育老師帶領學生們進行了放松和拉伸運動,以消除運動后的疲勞。

體育老師李捷介紹,新知小學的大課間活動以“操”為主,根據不同年級學生的身心特點,設計了傳統操、自編操和特色操的組合,重點鍛煉學生的柔韌性和肢體協調性。學校還開發了適合室內活動的室內操,確保大課間活動風雨無阻。

每天一節體育課已納入課表

記者在班級內看到了該校最新的作息時間表。每天8時20分開始第一節課,40分鐘的課程結束后,是加長版的課間(9時至9時15分)。第二節課后的大課間為9時55分至10時25分,隨后是5分鐘的眼保健操時間。上午第四節課結束時間為12時10分。下午2時20分開始第五節課,下午同樣安排了兩個加長課間和一次眼保健操時間。幾位老師告訴記者:“每天一節體育課已納入課表,從新學期開始執行。”

記者隨后觀摩了一節體育課。一年級學生在體育老師的帶領下,經過有趣的“點名起立”熱身運動后,開始了投擲沙包的游戲。而在同一操場上,六年級的學生則在體育老師的帶領下,進行集體跳大繩和踢毽子比賽,整個操場氣氛熱烈。

六年級學生李梓清告訴記者:“我平時喜歡跳繩和踢毽子,周末還和爸媽打羽毛球。聽說每天都有一節體育課,我特別高興。體育活動不僅能鍛煉我們的體質,還能增強班級的凝聚力。”

特色課程與活動鼓勵學生多運動

新知小學教育集團總校長劉嵐介紹,集團下屬的太華路小學、新知小學、西一路小學、鄠邑區人民路小學四所學校已按照新規調整了課表。新知小學根據國家、省級、校本三級課程的規定,適時調整了課時,確保每天一節體育課的落實。學校鼓勵體育老師擔任主教,班主任擔任助教,鼓勵老師走進操場鍛煉。同時,學校將通過舉辦與藝術、科技、人文等結合的運動會,采取同一年級同一時段不同班級同時舉行體育大課等方式,讓孩子們“動”起來。

劉嵐表示,新知小學大課間活動以“操”為主,已堅持多年,形成了特色。同時,學校還開發了跳繩、游泳、棋類等特色課程。為適應加長課間的需求,學校在相關班級購置了棋類、魔方等,讓孩子們在課間可玩、可活動。

加長課間組建“5人組” 豐富課間管理樣態

在蓮湖區青年路小學,上午9時許,學生們正在進行加長課間的活動,玩著折返跑的游戲。校長行璐介紹,學校通過調整校本課程結構,嚴格落實每天一節體育課的要求。同時,為進一步發揮加長課間對學生狀態的積極調節作用,學校將按照班級成立興趣相同的孩子為一組的“5人組”,通過分組活動等形式,豐富課間管理樣態,真正發揮大課間的作用。目前,加長的課間及體育課時已納入課表。

每天課間增加20分鐘 綜合體育活動超兩小時

2月14日上午9時10分,隨著第一節下課鈴聲響起,高新八小創新實施的15分鐘“陽光小課間”首次亮相。根據學校體育組統籌規劃,各年級分主題開展活動:一、二年級進行足球趣味游戲;三、四年級開展單雙人跳繩及長繩接力;五、六年級則以繩梯敏捷訓練和花式踢毽為主。為避免場地沖突,體育老師提前繪制了“課間活動熱力圖”,通過分區域、錯時段的方式實現空間高效利用。

記者在操場看到,六年級學生正以小組形式開展活動:繩梯區的同學們化身“敏捷小鹿”,在彩色方格間進行交叉跳、蝴蝶步等協調性訓練;毽球區傳來此起彼伏的喝彩聲,五年級(6)班學生李雨橙正與同伴進行“對踢接龍”。談及新課間安排,剛完成繩梯挑戰賽的李梓豪同學興奮地表示:“原先課間總忙著上洗手間、收作業,現在多了5分鐘,能真正活動筋骨了。我打算用這15分鐘解鎖更多運動技能,下周要和同桌組隊開發毽球新玩法!”

上午10時5分,全校學生上完第二節課后,由老師統一組織來到操場進行30分鐘的陽光大課間活動。為了準備開學第一次大課間活動,體育組長柳楚老師和啦啦操社團創編了《我乃哪吒三太子》歡樂韻律操,分區域在主席臺和操場中間進行示范,全體學生在臺下熟悉動作后,愛上了這套動感十足的韻律操。

記者采訪了解到,經調整后西安中小學生每天課間較以往增加了20分鐘,還有一節體育課,再加上原有的30分鐘大課間,學生每天綜合體育活動超過兩小時。


責任編輯:劉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