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改革奮勇爭先 推進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 為譜寫陜西新篇爭做西部示范貢獻科協力量
發布時間:2025-02-13 12:00:31 來源:陜西日報
“陜”耀光芒在陜兩院院士專題片第二季首發儀式。
2024年陜西省科技工作者創新創業大賽。
2025陜西省科技工作者新年音樂會。
2024陜西青年科學家大會。
第三屆陜西省科學技術協會年會。
2024年,在省委、省政府堅強領導和中國科協有力指導下,陜西省科協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貫通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科技創新的重要論述和歷次來陜考察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緊密圍繞全省工作大局,立足“四服務”職責定位,充實完善“1+3+2”主業,深入實施“六大工程”,團結帶領全省廣大科技工作者奮勇拼搏,爭做科協系統西部示范,多項工作位居全國科協系統前列。
◆強化思想政治引領,擔起新時代職責使命
舉辦黨紀學習教育讀書班、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專題研討班、省科協高層次人才國情研修班、省科協系統干部能力提升專題培訓班、陜西科協講堂等活動,打造忠誠干凈擔當的高素質專業化干部隊伍。承辦第二屆中國科技青年論壇“人民生命健康”專題分論壇,配合中國科協完成在陜西延安、閻良等“領航計劃”研修活動,團結引領廣大科技工作者與黨同心同德、同向同行。
◆大力弘揚科學家精神,營造創新文化氛圍
深入實施弘揚科學家精神“五個一”工程,出版《“陜”耀光芒在陜兩院院士風華錄(第二輯)》,獲省委宣傳部陜西省重大文化精品項目;拍攝“陜”耀光芒在陜兩院院士專題片第二季,獲省直機關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微電影(微視頻)征集活動一等獎。開展科學家精神劇目演出活動,9個劇目入選中國科協2024年度科學家故事舞臺劇推廣名單;《大國之藍》等3個劇目入選2024年度“共和國的脊梁——科學大師宣傳工程”名單,數量位居全國第一。看望慰問老科學家和基層一線科技工作者,集中宣傳展示廣大科技工作者創新爭先的先進事跡和感人精神。組織省科學家精神宣講團赴西安、寶雞等多地開展宣講活動近20場次。開展“全國科技工作者日”重點活動15項、特色活動160余項。組織青年科技工作者座談及研習活動,省委主要領導到省科協調研并主持召開青年科技工作者座談會。會同省委宣傳部、陜西電視臺推出《三秦楷模發布廳》“致敬科學家精神”專題節目。創新舉辦2025陜西省科技工作者新年音樂會,以科學與藝術交匯的方式,為廣大科技工作者獻上新年祝福。
◆緊盯服務人才關鍵,助力科技工作者成長成才
優化科技人才舉薦表彰工作,全省3名個人、2個團隊獲首屆“國家工程師獎”,1人獲第二十屆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1人入選未來女科學家計劃,6人獲第十八屆中國青年科技獎。實施陜西省青年人才托舉計劃“雙百工程”,托舉培育200名32歲以下青年科技工作者。組織實施中國科協青年人才托舉工程博士生專項計劃,培養具有學術潛力、創新能力的博士生190名。舉辦陜西省青年雙鏈融合論壇和陜西青年科學家大會,凝心聚力服務青年科技工作者成長成才。實施中學生英才計劃,指導開展中學生五項學科競賽,組織舉辦第38屆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開展“一帶一路”青少年科技人文交流活動(中非板塊)、青少年高校科學營活動,加強后備科技人才培養。成立陜西省工程師學會,聯合省人社廳首次開展科普職稱評定工作,組織省技術經理人協會承接技術轉移轉化人才職稱評價工作。開展“智慧科協”省科協人才庫建設工作,加強“網上科技工作者之家”建設。落實機關干部直接聯系科技工作者制度,在“全國科技工作者日”及有關重要科技性節日等,開展常態化走訪慰問活動,全力做好科技人才服務工作。
◆聚焦重點產業發展,推進科技經濟深度融合
成立推動在陜設立國際科技組織工作專班,與全國學會、相關廳局、高校溝通,為國際科技組織落地爭取政策支持。深入實施“四鏈”融合示范工程,舉辦陜西省技術交易大會、陜西省科技工作者創新創業大賽、企業“三新三小”創新競賽、創新方法大賽,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發展。創建產業聯盟,認定第三批省級院士專家工作站15家,開展 “百會百校助千企”行動,舉辦“院士聚長安·共謀發展新質生產力”研討會暨院士專家企業行活動和企業自主創新服務行動暨第二屆銅川市鋁產業發展大會,不斷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聯合全國學會在陜開展“全國學會匯三秦”系列活動50余場,組建中國科協“科創中國”科技服務團,形成服務科技經濟發展新模式。實施科技賦能鄉村振興工程,成立省科技小院聯盟,舉辦楊凌農高會省科協鄉村振興專題展等,助推產業振興和縣域經濟發展。
◆著眼科技發展趨勢,打造學術交流品牌
高質量舉辦第三屆省科協年會,圍繞鈦及新材料、傳感器、數控機床等主導產業,對接引入全國學會、省級學會、高校、科研院所人才平臺資源,邀請60余位院士專家1000余名科技工作者齊聚寶雞建言獻策,為寶雞市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創新引領和科技支撐。開展陜西省“學術金秋”系列活動700余場,不斷提升科協組織學術交流品牌影響力。持續搭建國際化交流平臺,組織省級學會開展“全球能源互聯網前沿技術論壇”“第五屆‘一帶一路’全球健康國際研討會”等活動,以學術交流增進開放合作。
◆開展品牌科普活動,提升公眾科學素質
認真貫徹《陜西省貫徹〈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規劃綱要(2021—2035年)〉實施方案》,組織召開全省實施全民科學素質行動協調機制工作會議,舉辦2024年陜西省全民科學素質提升能力培訓班,開展全省公民科學素質大賽,網絡賽參與人數超103萬人次,總決賽直播參與人數342萬人次。大力推進現代科技館體系建設,全省建成開放實體科技館24家。開展“科學與中國”院士科普報告會20場,實施“科技之春”宣傳月科普活動2350余項,全國科普日活動7500余項,促進全社會形成良好科普氛圍。
◆推進特色智庫建設,增強決策咨詢能力
加強決策咨詢專家團隊和智庫專家建設,印發2024年度征集決策咨詢專家團隊通知,開展智庫專家征集儲備工作,備案通過140家決策咨詢專家團隊。組建陜西省科技智庫聯盟,完善工作機制,打造智庫品牌。舉辦“智匯對話·陜耀未來”沙龍,圍繞提升陜西人工智能產業鏈韌性和安全水平主題,邀請專家、學者、企業等,組織跨學科、跨政產學研各界的研討,服務黨和政府科學決策。配合省社科院完成《陜西科技創新發展報告(2024)》藍皮書和優秀案例編撰發布工作。組織開展2024年決策咨詢課題遴選工作,征集選題、立項評審課題38項。強化項目過程管理,重點圍繞國家重點實驗室建設、科技人才隊伍評價、科技柔性智庫等主題開展調研。認真做好決策咨詢報告的成果轉化工作,積極向省委省政府報送決策建議。
◆加強“會地會企會校”合作,構建大聯合大協作工作格局
建立健全協同合作機制,共同開展對學會組織的服務管理。參與全省醫藥領域、醫療領域腐敗問題集中整治工作,與省衛健委建立長效合作機制,共同加強對醫藥領域學會組織的監管。推進西咸新區建立海外科技工作者之家,加強與海外科技人才的聯系。分別與九三學社陜西省委、省氣象局、河南省科協、寶雞市政府、銅川市政府、商洛學院、蘇陜促進會等簽署戰略合作協議。促進會地會企合作,與中國力學學會、中國地球物理學會等10家全國學會簽訂合作協議,建立長期協作關系。加強與兄弟省份聯系,赴廣東、福建、湖南等省學習借鑒先進經驗做法,推進相關工作。
◆全面深化機構改革,促進工作提質增效
堅持“一會一策”,做好服務保障工作,指導20多家學會完成換屆工作,指導籌備新成立學會6家。大力提升科技社團治理能力,推進學會改革創新發展,創新開展學會年檢及評估工作。推進陜西科技館法人治理結構改革,指導加強理事會、監事會建設。指導陜西科技報社有限責任公司完善相關制度文件,做好陜西科技館、陜西繼續教育大學崗位設置調整等工作。爭取陜西繼續教育大學成為科普專業省級繼續教育基地,加強功能建設和服務職能建設,提升社會影響力。
◆注重科協組織建設,實施“扎根擴面”行動
推進基層科協組織強基固本,舉辦全省科協系統干部作風能力培訓班,加強企事業單位科協、市縣科協組織建設。深化“三個年”活動,推進清廉機關建設,抓好日常監督,扎實開展廉潔過節專項行動,開展經常性警示教育12次。完善和落實黨建責任制,組織開展基層黨組織書記抓黨建述職評議考核,始終將全面從嚴治黨工作與業務工作同部署、同落實、同檢查、同考核。省科協所屬150家學會中141家建立了黨組織,黨組織覆蓋率總體達到94%。對沒有成立黨組織的學會,選派黨建指導員,確保黨的工作覆蓋率達到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