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軍人夢,引領班級新風尚 | 我的家訪故事
作者:王東彤
發布時間:2025-02-11 10:51:18 來源:陜西教育新聞網·陜西教育客戶端
在教育的廣闊天地里,家訪宛如一座堅實的橋梁,將家庭與學校的心靈緊密相連。在今年的寒假大家訪活動中,我踏上了一段意義非凡的旅程,去探訪我們班一個懷揣著軍人夢想的小女生——張小平(化名)同學。
2025年1月20日下午我和劉校長、熊老師一同前往張小平同學的家。張小平的爸爸是一名軍人,他駐守祖國邊疆二十多年,一年僅能回家一兩次。見到我們的那一刻,他立刻行了一個標準的軍禮,讓我瞬間感受到了軍人家庭的嚴謹作風和深厚的家國情懷,這種無形的力量,在這個家庭中流淌,也深深影響著張小平同學的成長。
踏入張小平同學的家門,溫馨而又整潔的環境讓人感到格外舒適。我向張小平的爸爸媽媽講起小平在學校課堂上的一幕幕場景。有一次我們在學習拼音《an en in un ün》一課時,我提出了一個互動問題:“誰能用前鼻韻母an en in un ün結合聲母說一個音節?”教室里瞬間熱鬧起來,孩子們紛紛舉手發言。就在這時,張小平響亮的聲音開始拼讀:“jūn rén(軍人)我長大想當一名軍人,像爸爸一樣!”那一刻,教室里爆發出熱烈的掌聲。這句話也成了激勵全班同學的號角,從那以后,每當放學路隊行走時,張小平同學總是抬頭挺胸、精神抖擻地走在隊伍前列,小小的身影里似乎蘊藏著無限的能量,那是她對爸爸深深的崇拜和對軍人的向往。同學們也紛紛效仿,放學路隊口號響亮、整齊劃一、朝氣蓬勃,家長們都說,一年級一班的放學隊伍就像個小軍隊。
張小平同學成績優異,總能積極踴躍地回答問題,那雙明亮的眼睛里閃爍著對知識的渴望與熱情。她愛好音樂和美術,是學校鋼琴社團的成員,在期末的社團活動中,她憑借自己的努力獲得了“最佳彈奏獎”,同時,張小平同學關心集體、熱愛勞動。每天很早到校后,她總是主動承擔起班級的衛生工作,無論是掃地還是擦黑板都干得一絲不茍,她的行為無聲地影響著身邊的每一個人,成為同學們學習的榜樣。
在家訪交流中,當我們將張小平同學在校的表現一一講述給她的爸爸媽媽聽時,張小平的爸爸的臉上洋溢著自豪與欣慰。他深情地說:“我們的國家就需要有擔當、能吃苦、不怕困難的孩子。作為一名軍人,我深知職責與使命,小平從小能有這樣的愛國情懷和責任感,我感到非常驕傲,希望小平能夠傳承這份精神。”從張小平爸爸的眼中,我看到了一個父親對女兒深沉的愛與殷切的期望,以及他對國家的忠誠和熱愛。
劉校長把親自書寫的“福”字送給了張小平同學一家,寓意著福氣滿滿、幸福安康;熊老師代表學校工會為張小平同學贈送了書籍和禮物,鼓勵她繼續努力學習,追求自己的夢想。作為班主任,我把張小平同學在校的兩張照片打印并裝入相框送給了她,照片里的她笑容燦爛、充滿朝氣,這是她在學校美好時光的最好見證。張小平的媽媽對學校和老師的關心與幫助表示衷心的感謝,作為一名軍嫂,她的生活充滿了挑戰與奉獻,在孩子面前,她是堅強的后盾,她教會孩子勇敢、獨立,同時也給予了孩子足夠的關懷與溫暖。他們的家庭故事滿是奉獻與深情。
這次家訪,讓我對教育有了更深的思考,教育不僅僅是在學校里傳授知識,更是要關注孩子的全面發展,家庭環境對孩子的影響是深遠的,我們要充分利用家訪加強與家長的溝通合作,共同為孩子的成長創造條件。我相信,在張小平同學的帶動下,整個班級會更加團結向上,同時,我也為能見證這樣一個優秀軍娃的成長而感到無比欣慰和自豪。
作者系西安市蓮湖區大慶路小學1.1班班主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