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首個開發區!西安航天基地創成國家學前教育普及普惠區
發布時間:2025-02-10 21:32:44 來源:陜西教育新聞網·陜西教育客戶端
近日,教育部公布2024年全國學前教育普及普惠縣(市、區)名單,西安航天基地被認定為國家學前教育普及普惠區,創成全省首批國家學前教育普及普惠區,也是全省唯一通過國家評估認定的開發區。
2021年以來,西安航天基地以學前教育普及普惠區創建為契機,出臺“黨建引領+10個航天”實施方案,牽住資源擴充“牛鼻子”,練好內涵發展“基本功”,以“把方向、重普惠、強機制、提質量”為重點,開啟史上最大規模學校建設行動,實施學位倍增計劃,學前教育資源總量翻了一番,立起了學前發展總體框架,讓幼兒在家門口樂享優質學前教育成為了現實,為加快建設宜居宜業、產城融合的城市綜合新區提供了強有力支撐。
把穩“方向盤”,引領普及普惠新航向
航天基地按照國家和省市學前教育普及普惠工作安排部署,堅持掛圖作戰、倒排工期,有力推進學前教育普及普惠工作。
一是科學統籌。航天基地黨工委、管委會將創建工作作為“一把手”工程,制定《西安航天基地學前教育普及普惠創建工作實施方案》《西安航天基地學前教育普及普惠督導評估工作實施方案》,明確創建工作時間表和路線圖,明晰工作職責,加強部門聯動,形成黨工委領導、管委會主導、教育督導委員會統籌、部門支持、社會參與的工作格局。
二是黨建引領。航天基地教育系統黨委下轄9個學前教育黨支部,涵蓋16所幼兒園共143名黨員,選派7名黨建指導員對9所民辦幼兒園進行黨建工作指導,持續推深做實“兩個全覆蓋”,嚴肅黨內政治生活,激活航天教育高質量發展的“紅色動能”。
三是壓實責任。將學前教育普及普惠創建納入部門考核,堅持問題導向,強化責任落實,從嚴考核問責。針對民辦園創建難題,各責任部門聯合入園,幫民辦園一同想辦法,補齊創建短板,為學前教育持續、協調、健康發展保駕護航。
四是閉環督導。將省市區過程督導作為厘清問題、整改提升的有利契機,針對督導反饋意見,全面分析并制定整改方案,閉環落實整改任務,全力破解創建難題。為25所幼兒園聘任8名責任督學,每月入園進行實地督導,為幼兒園“把好脈、問好診”,助力提升辦園質量。
牽住“牛鼻子”,構建擴優提質新格局
航天基地學前教育從2015年啟航,2019年12月按照西安市“責任唯一、一元管理、一區一策”原則,開發區正式接管規劃范圍內教育管理事務。航天基地聚焦“規劃建設、財政投入和師資隊伍”三大保障要素的剛性落實,實施學位倍增計劃,積極構建公益普惠的學前教育公共服務體系。
一是科學規劃及時建設。編制《西安國家民用航天產業基地教育設施布局專項規劃(2021—2035)》,構建與人口變化相協調的教育服務供給和動態調整機制,持續優化區域教育資源配置,切實做好學位供給保障。加強部門聯審聯管,按照“一園一策”原則,按時完成31所城鎮小區配套幼兒園治理任務,完成率100%。2021年創建以前,航天基地僅有13所幼兒園,規劃建設學位2970個。2021年以來,高標準建成投用11所公辦幼兒園和1所民辦幼兒園,增加3690個學位。
二是加大財政保障力度。堅持教育優先發展,近年來教育經費“兩個只增不減”政策落實到位,按省定標準及時足額將公用經費和家庭經濟困難幼兒資助資金撥付到位。自2021年創建以來為學前教育共投入資金4.1億元,用于改善辦園條件和提升辦園質量。出臺《西安航天基地普惠性民辦幼兒園認定與管理實施辦法》,落實省定普惠性民辦幼兒園認定標準、補助標準及扶持政策。
三是配齊配強教師隊伍。嚴把教師招聘“入口關”,2021年以來,新招聘公辦幼兒園教師211人,合同制教師參照在編教師工資標準統一落實,按時足額繳納“五險一金”,實現“同工同酬”。嚴把教師資源“均衡關”,航天基地專任教師與在園幼兒比達到1:10,保教人員與在園幼兒比達到1:7,且每所幼兒園均達標。嚴把教師培訓“成長關”,制定骨干教師分層分類培養計劃,統籌指導幼兒園深入開展園本培訓,加快提升學前教育師資隊伍的專業素質和實踐能力。
練好“基本功”,培育內涵發展新動能
一是規范管理,促進學前教育擴優提質
出臺《西安航天基地推動公辦幼兒園擴容提質實施方案》《西安航天基地促進普惠性民辦幼兒園規范提升實施方案》《西安航天基地規范辦園十條正負面清單》《西安航天基地課程建設與管理指導意見》等文件,大力發展公辦幼兒園,積極扶持普惠性民辦幼兒園。目前轄區共有省級示范幼兒園3所,市一級幼兒園11所,市二級幼兒園8所。
同時,在日常管理中采用“常規+專項”,即“四級督查”+“十橫十縱”常規督查內容、“預設生成”動態督查清單、“交錯輪動”隨機督查辦法等機制對各幼兒園規范辦園行為進行動態監管,通過“規范化管理+落地式探究+個性化創新”多措并舉推進公辦幼兒園擴容提質和民辦幼兒園規范提升。
二是凝練內涵,提升幼兒園保教質量
優指導,提出航天學前五大創新品牌,即“十化”發展品牌、課程建設品牌、名家引領品牌、多元評價品牌和傳統文化品牌,引導幼兒園從兒童視角出發,深耕內涵,規范管理,科學保教。
優評價,創新提出“三維二十一項”學前教育評價體系,支持和鼓勵教師通過多途徑、多維度的手段去看見兒童、發現兒童、分析兒童和指引兒童,打造多元評價品牌。
優課程,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依托,以航天基地地域特色為積淀,樹立了以“幼兒為本,游戲為基”的課程建設思想,初步建立了“星河夢課程”“全人課程體系”“1+3+N調色盤課程”“1+3+N教學體系”“3+2課程體系”等五大園本課程體系,為幼兒園全面實施課程建設提供參考,助力學前教育高品質發展。
三是守正創新,提升保教專業化水平
創設機會平臺,以“專家引領+團隊驅動”為模式,常態化推進實施“選手回爐+園所交互+名校引領+區級聯動”四級驅動機制,強化專項學習與層級培訓。成功舉辦航天基地“領航杯”幼兒園保育專業技能大賽、航天基地幼兒園優秀游戲活動案例、游戲化集體教學活動案例大賽等活動,以賽促教,提升隊伍綜合素質。
深化課題研究,以教育部重大攻關項目、陜西省學前教育研究重大項目《“校-地-園”協同視域下幼兒園課程建設實踐研究》為依托,打造課程建設品牌,樹立以幼兒為主體的課程建設思想,逐步形成規范、科學、有特色的幼兒園課程建設工作局面。
推進教研改革,印發《西安航天基地學前教育“一區一重點 一園一特色”發展工作方案》,探索學前教育優質多元發展模式。建立常態化幼小銜接聯合教研機制,實施“1+5教研網格責任區”制度,積極采取書香漂流、課程交流、教研幫扶、游戲前置等形式引導教師將教研視角落到“兒童與游戲”中,以“兒童的視角”解決“生活與游戲”的問題,讓師生溫暖相伴,成為更好的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