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悅讀” 越讀越好
作者:?種法成
發布時間:2025-01-21 10:05:16 來源:陜西教育·綜合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痹趯I成長的道路上,青年教師只有不斷地閱讀和學習,才能有源源不斷的活水,才能博取知識、增長智慧、塑造人格。勤于讀書是教師成長的基石。
多讀經典,少讀淺白
書海無涯,只嘆時間太短。“取法其上,得乎其中;取法其中,得乎其下?!鼻嗄杲處熞氆@得穩步成長,就要多讀書、讀好書,且善于讀書。尤其要多讀經典,多讀專業書,如備課常用書、教育教學期刊、教育經典、思維發展、教育理論、學習評價理論等。有了扎實的專業基礎,才能有做“經師”的底氣。做“經師”更要做“人師”,這便要求教師要能超越自身局限,跨過所學專業,開展跨界閱讀,如閱讀古典文學名著、《論語》、唐詩宋詞、現當代文學等,得以修身養性,陶冶情操。
迷戀淺顯的感官上的舒適,就是對那些思想深刻、意境深遠的內容的繳械投降。正如著名作家王蒙所說:“我主張讀一點費點勁的書,讀一點你還有點不太習慣的書,讀一點需要你查查資料、請教請教他人、與師長朋友討論切磋的書。除了有趣的書,還要讀一點嚴肅的書。除了順流而下的書,還要讀攀緣而上、需要掂量掂量的書。除了你熟悉的大白話的書,還要讀一點朗誦體、講座體的書,還要讀一點具有書院氣息的書、古漢語的書、外文的書、大部頭的書?!苯浀渲鞴倘浑y啃,但其營養豐富,我們要耐著性子讀下去,正所謂“少即多,慢即快”,只要堅持讀下去,驚喜定會出。
多讀精專,少讀散漫
作家列夫·托爾斯泰說:“理想的書籍,是智慧的鑰匙。”讀書如飲食,五谷雜糧、酸甜苦辣嘗遍后,才能得知自己所愛。修學儲能,先博后淵。青年教師要提升專業素養和文化底蘊,就必須先讀教育名家的教育理論類書籍。于是,我購買了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葉圣陶的《教育與人生》、皮亞杰的《兒童心理學》等,有針對性地閱讀、理解教育大家的思想。有些內容一遍讀不懂,我就讀兩遍、三遍,慢慢地讀、細細地品,時間久了,我對教育的認識逐漸變得深刻,課堂教學的技巧在不知不覺中提高,管理工作也變得得心應手。
若讀書缺少計劃,漫無目的,抓起什么讀什么,閱讀的內容隨意松散,缺少提綱挈領、綱舉目張的系統化把握,會導致自己既耗費了大量時間,又無法獲得相應的收獲。要想通過讀書獲得成長,我們便需要通過主題性閱讀或專題性閱讀,以耐心和持久推動閱讀由“散漫”走向“精?!保M而達到深度閱讀。同一本書可以瀏覽,也可以精讀;可以讀一遍,也可以“舊書不厭百回讀”。閱讀的層次不同,自然也就能從中感受到不同的意境,領悟到不同的人生智慧,這就是讀書的格局。
讀紙質書,也讀電子書
信息化時代,獲取知識的渠道更多元,時間也更碎片化,青年教師要兼顧線下閱讀與線上閱讀、紙質閱讀與電子閱讀。紙質閱讀適合慢閱讀和深閱讀,電子閱讀適合快閱讀和淺閱讀,但這只是相對而言,不能把兩者割裂開來。紙質閱讀的“慢”要慢得有意義,電子閱讀的“快”要快得不影響理解,快慢之妙,存乎一心。還有聽書,通過聽的方式解放雙眼,亦能收獲知識。別忘了,不論何種方式,我們要做的是通過讀書,更好地讀懂并實踐好生活這本無字之書。善學者,讀萬卷書,不以山海為遠。
“互聯網+讀書”讓閱讀的條件變得更加便利。如在閱讀《紅樓夢》后,我不僅看了《紅樓夢》(1987年版)電視劇,還以名家解讀為輔助,幫助自己理解這本巨著。青年教師在游覽書海的同時,同樣可以借助科技的力量,讓所看之書照亮自己的講臺。還要積極參加各級各類讀書沙龍、專題講座、讀書分享會等活動,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提升個人素養。鐵凝認為,閱讀其實是“人對自己、對生活、對人世、對未來更美更廣闊的理解、想象和期待”。教師要想走得更高更遠,就必須多讀書,通過多種方式讀書,如此才能看見更美好的教育世界。
讀寫結合,切勿空讀
閱讀滋養人生,寫作連接世界,二者如同鳥之雙翼。覽于目而動于心,讀的書多了,見識廣了,內心的感觸、思緒也會蠢蠢欲動想要表達。然而,生活中的很多人“只想做個讀者,不想當作者”。其實,讀與寫是教師專業成長的一體兩面。勤于動手,堅持做筆記,做到“不經三思不求教,不動筆墨不讀書”。以讀促寫,以寫導讀,讀寫結合,相得益彰。我們應始于閱讀,終于行動,實現讀寫一體化。讀寫結合不僅能幫自己提升閱讀的速度和理解,還能讓我們的思維更加清晰,記憶力顯著增強。
讀書時,應寫讀書筆記,經常翻閱,能加深記憶,讓人不斷思考,不僅提升了自身的文化素養,而且這些思考的內容也會成為自己寫作時最好的素材。梭羅說:“一本真正的好書教給我的遠不止閱讀它,我必須很快將它放在一邊,然后按照它來生活?!弊x和寫,正是自我教育的最佳路徑。重要的不是我們讀了多少本書、寫了多少字,而是與之產生了幾多共鳴。從這個意義上看,主動的讀與寫會讓自己的教育生命如同一泓清流,所到之處,皆生歡喜。
人活著,不僅要有填飽肚子的物質食糧,更要有充實腦袋的精神食糧。英國著名作家毛姆認為:“培養閱讀的習慣就是為你自己構建一座避難所,讓你得以逃離人世間幾乎所有痛苦與不幸?!比说囊簧崽鹂嗬?、五味雜陳,要知其味,便要投其身。讀書能在無形中給予我們力量,教會我們如何在荊棘中尋找出路,如何在絕望中看到希望!
書如清泉,汩汩、清淺、萬變,一位愛讀書、善讀書的老師身后跟著一群會讀書的學生,便是教育最美的樣子。讓我們以書為舟、以勤為徑,向美而行……
作者單位:山東省棗莊市薛城區奚仲中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