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好“四字訣” 推動思政課內涵式發展
作者:李 杰
發布時間:2025-01-21 09:25:14 來源:陜西教育·綜合
2021年9月14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陜西省榆林市綏德實驗中學,他先后走進教室、操場,觀看同學們書法練習、體育鍛煉,與同學們親切交流,并發表了重要講話。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華文明源遠流長、綿延不斷,基礎在教育。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基礎在教育。我們辦教育,就是要提高人民綜合素質,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提升社會文明程度,堅定文化自信,增強全民族創造活力。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厚植愛黨、愛國、愛人民、愛社會主義的情感,努力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要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強化學校教育主陣地作用,全面提高學校教學質量,真正把過重的學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減下來,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習近平總書記勉勵教師好好教書育人,勉勵同學們珍惜大好年華,修身立德、勤學上進、強健體魄、錘煉意志,做對國家、對人民、對社會有用的人。近年來,綏德實驗中學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殷殷囑托,秉承“傳承紅色基因 培育時代新人”的辦學宗旨,把學校思政課建設放在教育教學的重要位置,勇于探索、敢于創新,走出了一條“實”“活”“新”“嚴”的思政課內涵式發展之路。
一、深思細“謀”,抓“實”組織領導
學校成立思政課建設領導小組,系統謀劃“大思政課”育人格局,著力構建“一核四翼五融”的課程思政建設模式,即以“立德樹人”為核心,以“紅色教育、思政教育、家庭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為四翼,有機融入“思想引領、價值培育、文化傳承、道德修身、知識素養”等五個方面,全面推進思政課一體化建設落地見效。
二、全“課”同行,抓“活”教學改革
學校依托校內的“四師”紅色資源,自主編寫紅色校本教材《紅色文脈》、心理健康教育校本教材《心,一起成長》和非遺剪紙校本教材《剪開心扉,紙上生花》,切實推動紅色文化與培養學生的良好習慣、高尚情操、健全人格深度融合,大力弘揚革命精神,傳承紅色基因。充分發揮學生發展指導中心、心理咨詢室、心理健康社團、思政一體化建設共同體的作用,積極推動“大思政”和“大心理”深度融合,打造“思政+心育”的教育模式。目前,學校每周為七年級學生安排一節心理課、一節紅色教育課,為八年級學生安排一節書法課,為九年級學生安排一節中考前心理指導課;關心、關注特殊家庭學生的心理健康,開展“一人一師”結對幫扶;設計了教師情緒管理課程和家長親子互動課程;用好校內外、線上線下“大課堂”,讓思政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教育教學各環節,以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三、拓展“場域”,抓“新”實踐教學
綏德實驗中學于2001年在原陜西省立第四師范學校(綏德師范學校)舊址的基礎上創辦,有著得天獨厚的辦學優勢。走進校園,處處可見紅色文化的印記:有毛澤東同志給校友王履豐的題詞——“奮斗”,有習近平總書記對全體師生的寄語,有老一輩革命家李子洲校長所提的辦學理念——“讀書勿忘救國、救國勿忘讀書”。一草一木、一磚一瓦皆厚植了師生的家國情懷和報國之志。學校充分利用綏德的紅色資源,以“一址一課一主題”為思路,規劃開展研學活動,打造“行走的思政課 ”,將思政小課堂延伸到社會大課堂;開展紅色文化藝術節、學雷鋒活動,弘揚真善美的主旋律;開展“迎七一、頌清廉”誦讀比賽活動,舉行“賡續紅色血脈、傳承奮斗精神”——參觀綏德革命紀念館的主題黨日活動,將紅色教育活動和日常德育活動緊密結合,引導學子做有擔當的時代新人。
同時,學校以典禮的形式開展情境性、體驗性的集體活動,提升學生的精神境界,激勵學生積極向上。學校創新儀式教育,賦予“入學教育”“入團儀式”“青春儀式”“畢業典禮”新的形式與內涵,在潤物無聲中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四、建強“師”資,抓“嚴”協同育人
提升教師、家長的育人本領是“大思政課”育人隊伍建設的基礎。學校實施“青藍”工程,由我擔任“學科+思政”名師工作室的主持人,定期組織思政課教師開展研討交流活動,引導教師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初心使命,堅守“既教書又育人”的教育理念,構建“大思政”協同育人格局。近年來,學校充分發揮先進典型的示范帶動作用,弘揚教育家精神,扎實推進實踐育人工作。堅持校家社共育,打造“校長+”家庭教育工作坊,舉辦家長學校課程和“父母學堂”培訓班,開發校長講堂、父母講堂等協同育人項目,拓寬家校溝通渠道,凝聚育人合力。
作者單位:陜西省榆林市綏德實驗中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