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全球化進程的加速與信息技術的發展,音樂教育作為人類文化傳承與創新的重要載體,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機遇與挑戰。西安音樂學院附屬中等音樂學校(以下簡稱“西安音樂學院附中”),作為培養未來音樂藝術精英的搖籃,其教學改革與實踐的每一步都顯得尤為關鍵。

教育理念的革新:德育為先,全面發展的新視角

德育為本,塑造靈魂工程師。西安音樂學院附中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教育教學全過程,通過一系列富有創意和實效的德育活動,如“紅色經典作品音樂會”“藝術思政與思政藝術”等,讓學生在音樂的海洋中感悟人生哲理,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同時,學校還注重在音樂專業課程中挖掘德育元素,如通過解析音樂作品背后的歷史故事、創作背景等,引導學生感受音樂作品的情感力量,培養其愛國情懷和社會責任感。

中西融合,拓寬國際視野。學校逐步引進國外先進的音樂教育理念和教學方法,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國際音樂交流項目,如“一帶一路”國際音樂節、國際青少年音樂比賽等,讓學生在與不同國家和地區的音樂人才的交流中拓寬視野、增進友誼。學校還注重將中國傳統音樂文化與現代音樂教育相結合,通過開設音樂賞析課程,增加民族民間音樂內容,組織學生開展民族經典音樂專題音樂會等活動,讓學生在傳承與創新的碰撞中感受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

尊重個性,激發創新潛能。學校堅持“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和興趣愛好,通過實施小班化教學、制定個性化教學方案等措施,為每名學生量身定制了適合其發展的學習計劃,并鼓勵學生參與音樂創作、音樂制作等實踐活動,激發其創新潛能和創造力。此外,學校還設立“弘藝”獎學金,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創作機會和資源支持。

20250121092454987-28-3e0df.png

課程體系的優化:基礎教育與特色并重的新格局

強化專業學習與文化課基礎,構筑音樂藝術大廈。在課程的設置上,學校注重強化基礎教學,構建了涵蓋基本樂科、視唱練耳、音樂作品賞析等多個領域的音樂理論課程體系,通過系統的教學和訓練,幫助學生打下堅實的音樂理論基礎。學校還注重將音樂理論與音樂實踐相結合,通過各類音樂比賽、舞臺實踐等活動來檢驗和鞏固學生的理論知識和實踐能力。

創新特色,打造音樂教育亮點。為了培養音樂專業人才,滿足學生個性化發展和市場對多元化音樂人才的需求,學校積極創新特色課程,在遵從音樂藝術培養規律的同時不斷拓寬培養視野。例如與西安交通大學附中合作開展“藝術與科學的交匯”系列活動,邀請科學院院士管曉宏教授舉辦科學講座等,這些課程不僅拓寬了學生的知識面,還為其未來的職業發展提供了更多的選擇和可能性。

強化實踐,提升音樂綜合素養。學校通過組織音樂會、音樂節、相關藝術展覽等實踐活動為學生提供展示才華的平臺和機會,經過多年發展,目前已建成六大實踐系列課程,并鼓勵學生參與藝術創作和社會實踐等活動,通過實踐鍛煉提升其專業技能和綜合素質。此外學校還與國內外知名音樂院校和演出團體建立合作關系,為學生提供更廣闊的實踐舞臺和發展空間。

教學方法的創新:科技賦能與因材施教的新路徑

科技賦能,打造智慧專業授課新模式。學校積極引入數字音樂教室、在線教學平臺、數字圖書館等現代信息技術手段,豐富教學模式和資源,通過多媒體展示、與其他院校遠程互動等方式,使課堂教學更加生動直觀,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創造力。下一步,學校還將利用大數據技術,分析學生的學習行為和成效,為教師提供科學的教學反饋和決策依據,幫助教師更好地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和需求,從而制定更加個性化的教學方案,提升教學質量。

小班化教學,關注學生個性化成長。為了更好地關注學生的成長需求,學校實施小班化教學,使教師能夠更充分地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并有針對性地給予幫助。同時,教師也能更加靈活地調整教學策略和方法以適應不同學生的學習特點和需求。

啟發式教學與探究式學習相結合。學校注重在專業人才培養和文化課教學的過程中,運用啟發式教學和探究式學習的方法,引導學生主動思考、積極探索。教師通過提出問題、引導討論等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好奇心,并鼓勵學生通過互聯網查閱資料、分析作品等方式自主解決問題,提高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師資隊伍的建設:德才兼備的引路人

加強師德師風建設,樹立教師榜樣。教師是教育的第一資源,也是學校發展的關鍵因素。學校高度重視師德師風建設,定期組織教師參加各級各類師德教育活動,引導教師樹立正確的教育觀、人才觀和質量觀。通過開展評選“師德標兵”“優秀教師”“優秀班主任”等活動,樹立教師榜樣,激勵廣大教師以高尚的師德和良好的師風影響和帶動學生成長。同時,學校還注重加強教師的職業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關注教師的身心健康和職業發展,為其提供良好的工作環境和持續成長的空間。

優化師資結構,引進優秀人才。為提升學校的整體辦學水平和競爭力,學校積極優化師資結構,整合專業教師資源,邀請西安音樂學院引進的國內外優秀音樂人才加入教師隊伍。通過設立附中特聘教授、客座教授等崗位吸引高水平專家來校授課和指導,并注重引進具有跨學科背景和國際化視野的教師,以豐富學校的學科結構和教學資源,促進不同學科之間的交叉融合和協同創新。

建立教師發展共同體,倡導終身學習理念。學校注重建立教師發展共同體,鼓勵校內外教師開展合作與交流,共同分享教學經驗和研究成果。通過組織教學研討會、名師工作坊等活動,促進教師的溝通和合作,并鼓勵教師參與科研項目和學術研究,提升自己的學術水平和研究能力。此外,學校還注重加強與國際同行的交流與合作,借鑒國際先進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方法,不斷提升自身的教學水平和競爭力。

評價體系的完善:多元化評價關注學生全面發展

建立多元化評價體系,多維度反映學生成長。傳統的評價體系難以全面反映學生的成長狀況和發展潛力。學校注重建立多元化評價體系,關注音樂專業學生的道德品質、文化素養、創新能力、實踐能力、合作態度等多方面的表現。通過學生自評、互評、教師評議、家長評價等多種方式相結合,設定具有鮮明職業化特征的評價體系,全面反映學生的成長狀況和發展潛力。

實施過程性評價,關注學習核心內容。學校注重實施過程性評價,通過文化課課堂觀察、作業批改、學習記錄等方式收集學生的文化課學習信息,并建立專業課教師聯動機制,及時給予學生全方位的反饋和指導。

注重發展性評價,激勵學生持續進步。學校注重實施發展性評價,通過設立校級獎學金、優秀學生、技能之星評選等活動,激發學生原動力。同時為學生提供個性化的成長規劃和指導幫助,明確自己的職業方向和發展目標,從而更加有針對性地學習和成長。

校園文化建設的深化:營造濃郁的藝術氛圍

營造藝術氛圍,豐富校園文化生活。校園文化是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學生精神生活的重要源泉。學校通過舉辦校園文化節、藝術展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研習等活動,展示學生的藝術成果和才華。同時鼓勵學生參與校園文化建設活動如社團組織、文藝創作等,培養他們的團隊合作精神和創新能力。

加強心理健康教育,關注學生心理健康。學校通過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程、舉辦心理健康講座等方式,普及心理健康知識,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心理健康觀念。學校還關注學生的情緒變化和心理健康狀況,及時給予關愛和幫助,確保學生身心健康地成長和發展。此外,學校注重培養學生的自我調適能力和應對壓力的能力,幫助他們正確認識青春期心理成長規律,更好地適應社會的變化和挑戰。

強化家校合作,共育未來之星。學校專門成立了家委會,與家長建立密切的聯系和溝通機制,共同關注學生的成長和發展。通過定期召開家委會議事活動,舉辦家長學校等方式,向家長介紹學校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情況,并邀請家長參與學校的各項活動如音樂會、藝術節等,增強家長對學校的認同感。此外,學校還注重聽取家長的意見和建議,不斷改進和完善教育教學工作,共同為學生的成長和發展助力。

在立德樹人的視域下,西安音樂學院附中的教學改革與實踐之路任重而道遠。但在全體師生的共同努力下,學校定能不斷創新、追求卓越,為培養更多優秀的音樂人才、推動中國音樂教育事業的發展作出更大的貢獻!

作者單位:西安音樂學院附屬中等音樂學校

責任編輯:張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