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會引領,佳縣教育砥礪奮進正當時
作者:苗少林
發布時間:2025-01-16 10:29:03 來源:陜西教育·綜合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發表的重要講話站在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的戰略高度,系統部署了全面推進教育強國建設的戰略任務和重大舉措,為我們朝著既定目標扎實邁進、奮力譜寫教育強國建設的嶄新篇章提供了根本遵循。
教育是強國建設、民族復興之基。培養什么人、怎么培養人、為誰培養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務,也是建設教育強國的核心課題。結合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和全國教育大會精神,辦好人民滿意的佳縣教育,必須堅持教育優先發展戰略不動搖,且必須根據佳縣的實際條件,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系統推進隊伍建設,持續深化管理體制、評價機制和保障措施等改革。
一、強化組織領導,堅持教育優先不動搖
建成教育強國,首先得保障教育優先發展。全縣定期召開縣委常委會議、縣政府常務會議,將教育領域的重大事項納入重要議程進行深入研究和討論。13名縣級領導兼任學校第一書記,確保能隨時解決學校發展中遇到的困難。
二、優化資源謀布局,均衡分配扶孱弱
目前部分鄉鎮仍存在教育發展不夠均衡的情況,一些農村學校在師資、教學設施等方面落后于城區學校。為了做好教育工作,要加大對教育資源薄弱地區的投入,合理分配資金,將更多資金投入到農村薄弱學校的建設中,包括配備現代化的教學設備、改善辦學條件等。在師資分配上,出臺政策鼓勵優秀教師到偏遠地區任教,提高當地的教育教學水平,以實現區域內教育資源的相對均衡。
三、制度改革出新招,激發教育新活力
一是出臺《關于推行中小學校長選聘制改革的實施意見(試行)》,全縣新任中小學校長不再確定行政級別,全部實行聘任制。建立和完善校長選聘、職級管理、考核評價制度,形成“職務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流動能進能出”的校長管理新機制。
二是出臺《佳縣校長末位淘汰制考核辦法(試行)》,以質量監測結果、校長管理能力和年度目標任務考核為主要依據,每年分層分類分區域對校長進行一次考核,對考核排名第一和進步最快(兩個位次及以上)的校長進行獎勵,對考核最后一位和下滑最快(兩個位次及以上)的校長在首次進行誡勉談話,取消校長個人績效獎勵;連續兩次考核倒數第一的,直接免去校長職務,形成能者上、優者獎、庸者下、劣者汰的正確用人機制。
四、強化隊伍建設提質量
第一,各學校的教師考核辦法經縣教育和體育局審核公示后,根據師德師風、教學能力、教研能力、工作量、考勤、工作實績,對教師每學年進行一次考核排名,考核結果經公示后報教體局備案,作為次年職稱評審晉級的唯一依據。評審對象必須簽訂佳縣中高級教師評前承諾書,對不能履行崗位職責或未達到工作量標準的教師實行高職低聘,體現職稱評審的公平性和約束性。
第二,推行教師競聘上崗制度。各中小學由校長遵循“按需設崗、按崗聘用、競聘上崗”的原則選聘教師。落聘教師組織關系不變,根據年齡、職稱區分采取“外出跟崗培訓、勞動實踐基地歷練”等方式合理流轉。同時,對跟崗和流轉安置的教師進行跟蹤考核,對考核不合格的暫不聘用其擔任專業技術崗位,只發放基本工資,在學校下一輪教師選聘時可繼續應聘。
第三,推行教師績效考核獎懲辦法。出臺《佳縣學校工作績效量化考核辦法(試行)》,將質量監測結果和年度目標任務完成情況作為學校分配績效考核獎金的主要依據。嚴格按照“不勞不得、少勞少得、多勞多得、優績優酬”的原則兌現獎補,最大程度地調動教師工作的積極性。
五、交流合作促發展,攜手并進創新篇
一是持續實施合作辦學模式。佳縣縣委縣政府與漢中市龍崗學校簽訂合作辦學協議。佳縣第一中學更名為佳縣龍崗實驗中學,由龍崗學校派出管理團隊、優質師資代表全盤接管,并明確了佳縣龍崗實驗中學的辦學思想和辦學方略。二是持續推進校際合作。佳縣中學與榆林市華棟中學定期開展交流學習,引入了華棟中學的優秀管理方式和先進教育理念。三是與榆林市高新區不斷深化合作領域,持續開展深層次、寬領域、多形式、廣角度的合作交流,力促合作辦學擴面提質增效。
(作者系陜西省榆林市佳縣教育和體育局黨組書記、局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