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市恒口示范區: 推進“教共體”建設 構建教育均衡新生態
發布時間:2025-01-15 14:20:56 來源:安康市教體局
近年來,安康市恒口示范區黨工委、管委會全面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的決策部署,加快緊密型城鄉教育共同體建設,實現區域內教育資源共享,解決優質教育資源配置不均、校際協同發展水平不高,更好滿足群眾對“上好學”的需求,加快縮小城鄉、校際之間的教育差距。在恒口大地上,一場關于教育公平與質量提升的變革正在悄然發生——教共體建設正如火如荼推進,它宛如一顆希望的種子,為恒口教育振興帶來蓬勃生機。
教共體改革發揮學校管理效能更強。教育管理是學校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前提和基礎。恒口示范區黨工委、管委會根據全區教育現狀,按照一體化發展思路,科學制定教共體發展規劃,采取了“核心校(總校)+成員校(分校)”的模式將全區24所中小學,組建成4個集團校。嚴格落實中小學學校黨組織領導的校長負責制,在集團校內部實行區域學校一體化統籌、片區學校系統化集成,總校校長由核心校長擔任,對教共體各學校實行統一管理,確保各校區條塊統一,極大提高了學校的教育管理水平。各教育集團內部采取“一個會議部署,一個文件統領,一個標準評價”,每周一次的行政會議,對集團內部的重要工作進行全面部署,由集團校辦公室統一下發一個文件(方案)貫徹落實,一個標準衡量工作成效,達到精文簡會,化繁為簡,切實減輕基層學校負擔,更好的實現了集團校管理統一,管理效能效能更強,管理效果更好。
教共體改革促進資源配置更優。強教必先強師,教師的發展直接影響著教育的發展水平,恒口示范區黨工委、管委會高度重視教師的培養,鮮明提出了以“三名培養”促進教師素質提升,推動教師隊伍建設。積極推行教育集團內部教師雙向交流,2024年全區交流的教師達到30.85%,通過骨干教師交流輪崗的形式,帶去先進的教學理念與方法,施行名師送教,薄弱學科走教,彌補了學科教師不足的短板,充分發揮了名師引領帶動作用,有效改變了薄弱學校的教育生態。恒口小學教育集團市級教學能手張兵老師,每周到分校陳家營小學送教,通過定期送教,有效改變了陳家營學校體育學科的教學質量,提升了學生的體育素養。安康市黃倩名師工作室利用工作室的教育資源在全區內開展送教送培10余次,極大帶動集團校內部小學數學學科教師素養提升。教共體建設充分發揮了教師資源優勢互補。教共體建設為教師成長搭建廣闊舞臺,2024年全區教共體開展集體備課30余次、聯合教研活動40余次,教師們在交流中反思,在合作中進步。恒口小學青年教師劉飛經常參加教共體組織的教學研討活動,獲得省、市級名師名師的悉心指導,教學水平突飛猛進,在2024年全市的賽教活動中取得了優異的成績。他感慨道:“教共體讓我看到了不一樣的教育天地,有了更多學習和成長的機會。”教育資金得到合理配置,集團核心校統一統籌集團校各校教育資金,將有限的教育資金用在教育急難愁盼的重點項目上,避免了教育教育資金滿天星式。2024年度,梅子鋪教育集團集中1100余萬元對梅子鋪學校進行了全面改造提升,實現了教育資金合理配置。
教共體改革推動育人質量更高。育人質量是衡量學校辦學的重要標準,是對人民群眾對優質教育資源苛求的重要回應,如何辦好學,如何育好人是全區的教育人的共同價值追求,也是教師職業價值體現。恒口示范區積極推進教共體建設,帶動全區育人質量再提升。2024年度恒口示范區中高考本科上線率同比去年提高0.6個百分點,中考普通高中錄取率同比提高1.73個百分點,小學合格率保持80%以上,非畢業班質量合格率同比提高6個百分點,各學段質量合格率均呈逐年上升趨勢,薄弱學科教學質量得到有效提升。各集團校積極參加市級教學成果征集評選活動15次,獲得市級一等獎15個、二等獎33個,累計開展德育活動 96場次、美育活動48場次 、心理健康教育活動 81場次 ,成功打造6所市級德育基地示范校。各集團校體育、美育工作得到有力提升,堅持五育并舉,注重素質教育,落實雙減政策,全區共開設社團300余個,其中航模、跆拳道、剪紙、籃球等社團已經成為享譽全市的特色社團,學生綜合素養得到有力提升。
恒口示范區教共體建設正匯聚各方力量,溫暖全區教育發展之路,讓每一個孩子都能在家門口享受優質教育。恒口示范區教體局表示,新的一年,全區教體系統上下將以更加昂揚向上的姿態和更加堅定的步伐,圍繞示范區黨工委、管委會的決策部署,扎實推進教體系統“12331”教育工作總思路,銳意進取,篤行不怠,深入推進教共體改革走深落地,為鄉村振興貢獻教育力量,書寫恒口教育新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