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寶雞市金臺區教體局始終以學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優質發展為目標,以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為追求,以規范管理為保障,助推區域內學前教育質量提升。

頂層設計,明方向

一是金臺區委、區政府印發了《關于學前教育規范發展深化改革的實施意見》《關于進一步加強幼兒園管理工作的通知》構建廣覆蓋、保基本、有質量的學前教育公共服務體系,其明確各有關部門職責、相互配合,加強管理,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和滿意度。二是區教體局聯合多部門印發《寶雞市金臺區“十四五”學前教育發展提升行動方案》《金臺區普惠性民辦幼兒園認定及管理辦法》鼓勵、引導、支持民辦幼兒園公益、普惠,推進學前教育高質量發展。三是區教體局印發《寶雞市金臺區幼兒園規范管理基本要求》《寶雞市金臺區幼兒園一日活動指導意見》引導、規范、科學實施保育教育活動。

加大投入,強保障

出臺《金臺區2021--2035年教育布局專項規劃》。近年來,共投資2.3億元,新建馬營幼兒園等3所幼兒園,回收龍豐幼兒園等3所小區配套園,新增學位2100個。改造提升幼兒園7所,關停寶工幼兒園、合力叉車廠幼兒園等13所辦園條件不達標、存在安全隱患的民、企辦幼兒園,31所幼兒園轉為普惠型幼兒園。

骨干體系,穩隊伍

一是通過公開招考,中小學教師轉崗、招聘、人才引進等方式,逐年補充教職工數量。2024年新招錄幼兒教師52名,輪崗教師158人次,其中交流骨干教師超30%。二是制定《金臺區名師發展共同體實施方案》,培養學前教育市級以上學科帶頭人6名、教學能手40名。三是認真落實公辦園教師工資待遇保障的政策,逐漸縮小公辦園在編教師與非在編教師工資差距。

內涵建設,樹品牌

一是組建西街幼兒園、民族幼兒園學前教育集團2個,形成“校際聯盟協作發展、先進辦學理念輻射、科學管理制度共建、骨干教師流動、教育教學資源共享、設施設備場地共用、校園文化和而不同”的工作思路,推進優質資源共享。二是印發《金臺區公民辦幼兒園協同發展共同體實施方案》,建立公民辦幼兒園共同體12個,采用“1+N+N”(即一所公辦幼兒園,N所民辦幼兒園,N種活動形式)帶動民辦幼兒園保教水平和內涵發展。三是印發《金臺區教體局關于進一步加強學前教育教科研管理工作的實施方案》,構建“1+8”專(兼)職網格化管理機制,形成“區級教研——片區教研——園級教研”三級教研網絡體系,建立學前教育片區長園所5個,聘請兼職教研員15名,實現學前教育教研工作全覆蓋。

項目活動,提質量

一是以“幼兒園與小學科學銜接”省級試驗區為抓手,印發《金臺區進一步加強幼兒園與小學科學銜接實施方案》建立區級“幼小銜接”實驗校(園)22個,“幼小銜接”發展共同體11個,召開區級推進會8場,開展聯合教研20余場,形成典型案例、經驗40余篇。二是推進“保育教育質量提升省級實驗區”工作,制定實施方案,通過專家引領、項目實施,提升區域內保育教育質量。三是以“重點突破、注重實效”為主線,以3所市級安吉游戲試點園為實踐,8所區級課程項目基地為試點,構建基于游戲、生活、學習的園本特色課程20余項。四是扎實開展幼兒園教師專業技能大賽、保育專業技能大賽,提升教師、保育員專業技能,參加比賽人數累計達1500人次。五是持續開展學前教育宣傳月活動,先后以“游戲——點亮快樂童年”“幼小協同,科學銜接”等不同主題,利用金臺教育公眾號和金臺慕課開設專欄,面向家長傳播科學育兒理念和知識,宣傳推廣先進經驗和做法,為幼兒健康成長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

科學評價,助發展

一是印發《金臺區中小學、幼兒園評價改革實施方案》,按照“六深化、四實施”的工作思路,深入推進學校評價、教師評價、學生評價改革。二是進一步落實《幼兒園保育教育質量評估指南》,結合《陜西省幼兒園保育教育質量評估手冊(試行)》和數字化自評系統的應用,指導各幼兒園科學規范的開展保育教育活動。三是修訂學校目責考評辦法,從黨建工作、保教質量等方面綜合考評。

下一階段,金臺區教體局將以“學前教育普及普惠區創建”為抓手,以“保育教育質量提升實驗區”試點為工作重點,創新工作思路,堅持問題導向,引導帶動每所幼兒園不斷改進和提高保育教育質量,讓區域內學前教育的質量提升全面實現。

責任編輯:胡晉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