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和進步,教育的意義愈發凸顯。作為培養國家棟梁的重要陣地,中小學校承擔著培養學生綜合素質和思想道德的重要使命。而思想政治作為教育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直接關系著青少年的思想意識形態和道德觀念的形成,更與國家未來的發展密切相關。在當前背景下,提高中小學思政課堂的教學質量、培養學生的思想道德素養已成為教育界亟須解決的問題。主題式教學作為一種現代教學方法,對培養學生的主動學習能力和綜合素質,具有重要的教學價值。因此,在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的建設過程中,如何運用主題式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果和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已成為我們必須面對的事情。

一、主題式教學與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的邏輯關聯

主題式教學是指在教學過程中以一個具體的主題或課題為中心,將各個學科的知識內容有機整合在一起,讓學生通過探究獲取知識和技能。主題式教學注重跨學科的整合和綜合能力的培養,能夠激發學生的興趣和參與度,促進學生創造性思維發展和解決問題能力的提升。

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是指將思想政治教育貫穿于學校教育的各個環節和各個學科中,通過各種形式和途徑培養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社會責任感,旨在不同學段間實現思想政治教育知識增長的循序漸進和螺旋式上升,從而打破以往不同學段間“單兵作戰”“各自為政”“分門別類”“孤軍奮戰”的教育壁壘,使學生實現對國家意識形態的價值認同,完成思政課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主題式教學在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中的作用不可忽視。主題式教學把思政課融入各學科的教學中,使學生在學習知識的同時也能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加深對黨史和黨政理論知識的理解。主題式教學能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創新能力,讓學生在主題探究的過程中自主思考、合作探討,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學科能力;主題式教學能激發學生的興趣和動力,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愉快地獲取知識,增強學習的積極性和成就感。

為了構建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的建設路徑,我們可以借鑒主題式教學的理念和方法。教師可以通過設定有吸引力和啟發性的主題,將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各個學科的教學中,促使學生實現“知、情、意、行”統一。同時,教師還可以在主題式教學中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創新能力,讓學生在探究主題的過程中自主思考、合作探討。

二、主題式教學在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中的作用

1.提高學生綜合素質

主題式教學作為一種注重學生自主思考和實踐操作的教學模式,對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的建設有著重要作用。在這種教學模式中,學生通過參與主題式教學活動,深入探討和解決實際問題,能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教師通過設立有挑戰性和啟發性的主題,激發學生探索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意愿,培養他們的邏輯思維和創造性思維能力。在思政課程中,學生通過主題式教學活動,積極思考國家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問題,以提高自身的分析、判斷和評估能力。

主題式教學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在思政課中實施主題式教學,學生有更多機會參與到課堂討論、小組合作、實地調研等活動中,學生可以結合自己的興趣和特長參與社會實踐,提出新穎的見解和想法,從而激發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主題式教學還有助于提高學生的溝通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在主題式教學中,學生積極參與討論、表達自己的觀點、傾聽他人的看法,可以提高表達能力和溝通能力。同時,學生還要與同伴合作完成給定任務和項目,以培養他們的團隊合作精神和團隊協作能力。在思政課程中,通過主題式教學學生可以參與到小組合作、團隊建設等活動中,以鍛煉自身的合作能力和溝通技巧。

主題式教學在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的建設路徑中具有重要意義。通過這種教學模式,幫助學生提高綜合素質,包括思維能力、創新能力、溝通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等。學校和教師應充分利用主題式教學的優勢,積極進行探索和實踐,使思政課更加生動、有趣,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2.增強學生學習興趣

主題式教學在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中的作用不僅在于能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思政知識,更重要的是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他們的學習動力。在主題式教學中,學生可以通過自主探究和發現來學習知識,而不再是被動接受知識。主題式教學設置生動的主題和案例,思政課可以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使抽象的道德觀念和價值觀念變得更加具體、生動。這種實踐性、體驗性的教學方式,能引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讓他們在學習思政課時不再感到枯燥乏味,而是充滿興趣。在主題式教學中,學生會主動參與到課堂討論和學習活動,從而更好地理解和應用所學知識,實現灌輸性與啟發性的有機統一。

3.提升學生思想品德

在中小學教育中,思想品德一直被認為是學生綜合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而主題式教學作為一種符合學生發展規律的教學方式,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思想品德。

主題式教學注重以生活為內容,以生活為材料,使抽象的思想品德教育變得具體而有實際意義。通過選擇具有代表性的主題,教師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經驗和感受,激發學生的思維潛能,引導學生思考和探索其中隱藏的道德規范,促進其思想品德的良性發展。例如,教師設定具有啟發性和辯證性的主題,以“誠信是否需要條件”為主題,通過真實的案例教學,教師引導學生思考問題的深層意義和內在邏輯,培養其辯證思維和判斷能力,讓學生了解誠信的重要性,從而提高道德修養。主題式教學注重學生的參與和體驗,通過獨立思考、小組討論、互動交流等形式,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和實踐能力,感知和體驗道德規范的重要性,促使其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主題式教學在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中扮演著重要角色,能有效促進學生思想品德的發展。以生活為內容、學生為主體、思維為核心的教學方式,能培養學生的道德修養,為他們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三、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的操作路徑

1.設定具體有針對性的主題

在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的建設過程中,我們應基于“內容為王、圈層互動”的中小學思想政治教育內容體系設定具體的主題。主題的設定不僅要凝練教學內容,突出教學重點,還要引導學生深入思考,形成系統的思想體系。因此,在確定主題時,教師可以從國家發展戰略、社會實踐需求、學生身心發展等方面進行考量,選取一些社會熱點、價值觀念、國家政策等主題,讓學生通過學習了解社會發展的脈絡,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

從國家發展戰略出發,設定與時俱進的主題。例如,當前我國正處于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關鍵時期,教師可以設定主題“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引導學生深入了解我國的發展道路、目標和任務,培養他們的愛國主義情感和社會責任感。

從社會實踐需求的角度考慮,教師可以設定貼近學生現實生活的主題。比如,我們設定主題“民族團結與社會和諧”,引導學生認識民族團結的重要性,培養他們的跨文化溝通能力和包容性思維。同時,我們還可以從學生身心發展的需求出發,設定涵蓋多方面的主題。例如,教師設定主題“健康成長與人生價值”,引導學生探討健康生活方式、人生追求的意義,促進他們的全面發展,培養其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

總體來說,確定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的主題應當緊密結合國家發展需求、社會實踐要求和學生身心健康。既要符合時代特點,又要符合學生自身認知水平和成長需要。在設定主題的過程中,我們可以與教學內容相結合,使思政課內容更具針對性、實踐性和啟發性,助力學生綜合素養的提升。

2.制定科學的教學計劃和教學設計

在主題式教學視域下,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的建設路徑需要重點關注教學計劃和教學設計的制定。教學計劃是根據學生的年齡、認知水平和學習需求,確定教學目標、內容、方法和評估方式的詳細計劃。而教學設計是具體的課程設計,包括課時安排、教學活動設計等。

以某一個主題為內容,通過科學合理的教學計劃和靈活多樣的教學設計,使學生形成系統完整的知識框架??鐚W科整合課程內容,讓學生在學習中感悟社會的真諦。在教學設計中,教師要注重使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和手段。思想政治教育要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手段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以此提高教學效果。如我們可以采用小組討論、案例分析、角色扮演、情景模擬等,讓學生在實踐中學習,在體驗中成長。

在教學計劃和教學設計過程中,教師還要注重學生的參與和評價。學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體,他們的參與度和積極性直接影響著教學效果。我們可以通過讓學生參與課堂討論、展示作品、主持會議等,讓學生發揮主體作用,提升其參與力和表達力。同時,教師也要及時對學生的表現進行評價和反饋,鼓勵他們不斷提高自我認識和自我管理能力。

3.關注主題式教學過程的評價和調整

在實施主題式教學過程中,評價和調整是至關重要的環節。只有通過有效的評估和及時的調整,才能確保教學效果的持續提升。評價主題式教學的效果,可以從多個維度進行。一方面,可以通過學生的學習情況和表現來評價教學效果。學生在主題式教學中是否能進行主動思考、自主學習、合作交流,以及能否將所學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都是評價教學效果的重要指標。另一方面,教師的教學方法和教學資源的使用也要評估。教師是否能有效引導學生,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創造力,以及是否能合理利用各類教學資源,都直接影響著教學效果。

基于對主題式教學效果的評估,及時進行調整是必不可少的。一方面,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和表現,對教學內容和方式進行調整。如果發現學生對某個主題缺乏興趣或理解不深,教師可以針對性地調整教學內容,增加內容的趣味性,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另一方面,教師還可以通過學生的反饋意見和建議,對教學過程和形式進行調整。學生的反饋不僅可以幫助教師了解學生的想法和需求,還可以促使教師不斷改進教學方法,提升教學效果。

除此之外,教師也可以通過定期教學研討會、教學評課活動等方式,與其他教師進行交流和分享,以共同提升教學水平。通過與他人的交流互動,教師可以獲取不同的教學思路和方法,豐富教學形式和手段,提高主題式教學的實效性和創新性。

主題式教學在推動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進程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通過精心設計主題,將思政內容與學科知識緊密結合,能顯著提升教學效果,更在無形中促進了學生思想道德素養的形成。依托主題式教學,學生能在具體的情境中深入思考,進而實現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主題式教學的核心在于活動導向與任務驅動,它鼓勵學生在探究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從而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在這一過程中,學生是主動探索的學習者。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僅有助于學生吸收和掌握知識,而且能有效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

綜上所述,通過確立貼合時代脈搏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主題,能有效指導學生深化對國家及社會的認同,增強責任感,培育團隊協作精神及實際操作能力,進而提高他們的社會責任感與公民意識。鑒于此,深入探討如何更好地運用主題式教學方法,完善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的建設路徑,為青少年的成長和發展提供更多優質教育資源和引導,是當前我們要深入研究的問題。希望在未來的中小學思政課教學實踐中,教師能廣泛應用主題式教學,為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的建設貢獻力量。

作者單位  陜西省南鄭中學

責任編輯:張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