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工業大學:為經濟前沿技術發展貢獻“西工力量”
發布時間:2024-12-30 15:52:09 來源:陜西教育新聞網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對統籌推進教育科技人才體制機制一體改革作出重要部署,明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國式現代化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
牢牢樹立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體”的學科發展思維,西安工業大學堅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精準研判學科發展新趨勢,加快基礎學科和專業設置的調整優化,多渠道拓展社會性基礎研究投入,推動基礎研究型人才培養,為陜西經濟前沿技術發展貢獻了“西工力量”。
2024年3月21日,陜西省省長趙剛來西安工業大學調研。在西安工業大學新能源科學與技術研究院,趙剛詳細了解常溫常壓固態儲氫技術研發和成果轉化等情況,同科研人員深入交流,勉勵大家放眼國際、聚焦前沿,加快儲氫材料研發,努力取得更多突破性成果。
趙剛指出,氫能是未來國家能源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用能終端實現綠色低碳發展的重要載體,氫能產業是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重點發展方向。要始終堅持創新引領,發揮我省科創資源優勢,以市場需求為導向,持續加強基礎研究、關鍵技術和顛覆性技術創新,加大氫能產品、應用和商業模式創新,建立完善更加協同高效的創新體系,不斷提升氫能產業競爭力和創新力。要發揮好秦創原平臺、“三項改革”作用,力促產學研用深度融合,推動形成以研發解決功能、以中試確立標準、以產業化市場化降低成本的全鏈條科技成果轉化體系,努力把更多創新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要進一步完善氫能產業發展政策和制度保障體系,持續優化產業布局,加強人才、資金、項目等要素供給,為我省氫能產業發展營造更優環境。
西安工業大學新能源科學與技術研究院以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全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獲得者、國際期刊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主編潘洪革教授為學科帶頭人,帶領團隊針對氫氣的安全、高效、低成本的制取與存儲,以及高能量密度長壽命金屬離子電池等領域中的重大關鍵技術和科學問題開展了原創、顛覆、引領的研究工作,開發出了具有我國自主知識產權的原創新能源材料體系,實現了從基礎理論研究原創突破到產業化的全鏈條覆蓋,同時培養了一大批科技人才。2024年,潘洪革教授榮獲“全國模范教師”稱號。
接下來,西安工業大學將通過各種路演活動,搭建轉化平臺,整合各方資源,積極推進學校在光電器件、高端裝備、電子信息、新材料等領域的先進成果快速轉化,為經濟前沿技術發展做出更大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