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勉縣教體局深入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堅持從政治上看教育、從規律上辦教育、從民生上抓教育,確立以“質”為核的工作主旋律,持續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以“勇立潮頭, 爭當時代弄潮兒”之姿推動全縣中小學素質教育落地生花,“靚”出精彩,圓滿答好全縣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滿意卷”。

一、強化部署,高位推動,掌穩質量提升“方向盤”。

牢固樹立全縣“一盤棋”大局意識,局主要領導累計主持召開教育質量提升會5次,指導出臺《勉縣中小學教育教學常規管理實施細則》,壓茬推進全縣教育教學質量提升。武侯中學等18所中小學(幼兒園)被縣人民政府評為“勉縣2023—2024學年教育高質量發展優秀學校”,勉縣第三中學等11所中小學(幼兒園)被市教育局評為“2023—2024學年全市立德樹人優秀學校”。

二、邁出步子,集團賦能,構建教育命運“共同體”。

常態化調度并指導各教育集團內部機制運行、活動開展,督促各教育集團強化與海門結對學校交流互訪力度,認真汲取先進辦學經驗。強化教育交流成果運用,聚力縣內教育資源整合,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出臺了《勉縣中小學教育集團化辦學指導意見》,推動勉縣定軍山鎮中心小學等4所學校實行托管改革,促進縣內教育集團內優質均衡發展,著力構筑教育命運“共同體”。

三、德育為先,法制相伴,系牢思想道德“關鍵扣”。

把思政課作為落實立德樹人關鍵課程,不斷深化德育“三個一”活動內涵,常態化組織國旗下演講、經典誦讀、學雷鋒、清明祭英烈、“六一”國際兒童節、慶國慶、秦巴生態保護等活動,積極開展國防教育暨素質提升訓練。累計聘任法治副校長76名,深入開展“法律進學校”“民法典宣傳月”“憲法宣傳周”,統籌舉辦“紅領巾法學院”法治實踐活動,邀請公檢法司部門赴校開展“以案釋法”“警示教育”專題法制報告會,共同呵護中小學生健康茁壯成長。

四、強健體魄、文明精神,汲取奮發進取“源動力”。

針對“小胖墩”“小眼鏡”等問題,認真落實“陽光體育”總體要求,依規開展春秋兩季體質健康監測,深入推進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工作,近視發生率降低0.6個百分點。成功舉辦2024年中小學生田徑運動會、籃球錦標賽、“筑夢杯”校園足球聯賽、乒乓球錦標賽等賽事。重視體育后備人才培養,2024年勉縣少兒體校向漢中市體校輸送優秀運動員17人,培養國家一級運動員5名,二級運動員15名。勉縣少兒體校輸送水上運動員歐志偉獲得2024年全國賽艇比賽金牌;勉陽初級中學棒壘球隊先后在陜西省體育傳統特色學校棒壘球U18組女子壘球、陜西省青少年棒(壘)球錦標賽女子壘球中斬獲第一名、男子棒球球第二名佳績;勉陽街道辦翠園路幼兒園在漢中市青少年幼兒基本體操錦標賽,獲得團體總分三等獎;勉縣武侯中學在漢中市青少年排球錦標賽中,獲得男子丙組團體總分第三名。

五、以美潤心,勞育為本,激發啟智增慧“創造力”。

以“雙減”賦能加力,推動“三個課堂”建設,積極指導學校大力實施“美育浸潤行動”,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力度,認真開齊開足藝術類課程課時,將校園文化藝術節、校園科技節開展納入工作計劃,常態化組織開展鄉村學校少年宮、特色社團等活動,有效提升學校工作質效和水平。成功舉辦規范漢字書寫大賽、中小學藝術展演、第二屆中小學生勞動技能大賽、第二屆中學生詩詞大會,達到以美潤心、啟智增慧育人實效。

六、暖心服務,家校共育,畫好以愛育人“同心圓”。

積極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大力實施“陽光招生”專項行動,堅持“控輟”與“保學”兩手抓,妥善解決群眾急難愁盼的入學需求,保證適齡兒童少年“應入盡入”。主動邀請“兩代表一委員”、學生家長等參與“校園開放日”活動,認真吸納意見建議,明確工作方向,著力辦好“家門口”的好學校。持續深化“雙家訪”活動,構建家校共育合力,尤其對留守兒童、孤殘兒童等落實“三知三管四溝通五教育”制度,堅決用最有溫度、最有力度的“愛”畫好育人“同心圓”。

責任編輯:黃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