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百余件機器人展品“各顯神通”
作者:關穎
發布時間:2024-12-29 22:34:41 來源:西安日報
工作人員現場與“曉唯”互動。竇翊明 攝
12月27日,在2024陜西省機器人產業對接大會上,30多家機器人產業鏈重點企業、14個高校團隊帶來100多件機器人創新產品。這些機器人被應用到醫學、工業、環保、農業等各領域,現場各團隊拿出看家本領展示各自的“實力”。
AI運檢機器人
能為風機塔筒“洗澡”“體檢”
一款履帶吸附機器人,憑借小巧的身材能夠在風機塔筒上自由巡走,不僅能為塔筒“洗澡”,還能為塔筒“體檢”。
“在風力發電領域,塔筒的維護是一道難題。長期的風吹日曬,使得塔筒表面積累污垢、焊縫缺陷頻現。傳統的維護方式不僅效率低下而且危險系數極高。為了解決這一難題,我們公司自主研發了一款革命性產品——塔筒全柔性多能一體化AI運檢機器人。” 西安廣林匯智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相關人員說,他們研發的這款機器人擁有卓越的清洗功能,能夠深入清潔塔筒表面的污垢,同時確保清潔零污染。機器人的打磨功能工藝精細能有效去除塔筒表面的氧化層、銹蝕和不平整部分。
打磨過程中,機器人會根據實際情況調整打磨的力度和速度,確保打磨效果均勻一致并且不會損傷塔筒。除了清潔、打磨功能,這款機器人還能夠為塔筒噴漆,并且根據塔筒缺陷的形狀和大小調整,確保涂層均勻無死角。通過相控傳感器和圖像處理技術,機器人能夠精確地識別塔筒焊縫內外部缺陷,及時發現安全隱患并準確記錄。
據介紹,這款機器人采用6軸位移機構能夠實現自適應塔筒曲率變化,其獨特的吸附技術,能夠克服在不同介質間切換可能產生的吸附力減弱等難題。它的智能系統能高度自主的智能決策和精準控制,確保機器人能夠在各種復雜場景下穩定、高效的執行任務。
雙足人形機器人
看得準拿得穩能行走
現場,一款穿著防寒服、身高170厘米的雙足智能人形機器人引起了大家的興趣。
“機器人‘曉唯’是新一代雙足人形機器人,具備‘自然學習+具身智能’的強大特點。在家庭、酒店、商超和醫院等場合,‘曉唯’能夠提供多種助力、協同和信息交互服務 。此外,它還可以在工業協作領域完成組裝生產、物料搬運和生產協作。”陜西偉景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的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曉唯”全身有40多個關節,外觀按照身高170厘米的女性外形1∶1設計,是完全自主研發的創新型機器人本體。
“曉唯”靈巧的雙手有18個關節、9個自由度,能夠精準流暢地執行抓、取、握、放等復雜動作。手臂末端可以負重5公斤,定位重復精度達到國內外先進技術水平。在手眼伺服系統的加持下,“曉唯”能手眼協調地完成靈活抓取、握持和搬運等動作。
“機器人對外界的感知來源于她的視覺系統。”一名工作人員說,以高精度立體視覺系統為核心,基于“Natural Learning”自然學習核心算法,“曉唯”具備智能認知、感知,對周圍物體和位置信息進行精準識別和定位。雙目+線激光立體視覺的大景深、大視場、高精度,不受外界光線干擾,能適應強光、黑暗等環境下的正常工作。通過自然學習算法,“曉唯”能夠快速認知常見物品的種類和特征,基于雙足設計的行走,其速度快慢可語音控制。
據悉,日前,偉景雙足智能人形機器人已經開始小批量交付。
多款機器人亮相
各團隊拿出“看家本領”
記者現場觀察發現本次展出的還有腹腔鏡機器人、清潔機器人、球形機器人、六足機器人……其中,腹腔鏡手術機器人可以實現低成本的手持式手術機器人的單孔多執行器操作,通過增加耦合關節,相較于傳統手持腹腔鏡器械又增加了兩個自由度。
西北工業大學袁緒龍教授團隊研發的自主履帶式無人清洗車,具備大載重、高通過、防水防滑等特點,在室內定位系統支持下,可實現循跡導航、自主避障、自動返回等功能。通過可更換刮板和高壓噴頭陣列,可實現泥水清理、地面清洗等工作狀態,可替代人工在淤泥、積水及存在有毒氣體等惡劣環境下作業。
西安交通大學創世紀機器人團隊研發的球形移動機器人采用飛輪自穩、重擺偏心驅動方案。具有主動姿態驅動與恢復的水陸兩棲智能球形機器人,可以在多種惡劣環境,如沙地、雪地、草地、泥地、巖石地等活動,并可拓展水陸兩棲運動功能,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
六足機器人的出現為災難救援、核電站檢測、科學考察、星球探測等提供了一條有效的解決途徑。相比傳統的輪式、履式移動機器人,六足機器人運動方式靈活多變,可模擬多足類昆蟲設計出合適的步態。在荒漠、草地、碎石路面等復雜非結構化環境下,六足機器人具有較好的環境適應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