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定邊:樂享安吉游戲 點亮精彩童年
發布時間:2024-12-26 19:40:01 來源:陜西教育新聞網
12月16日上午9點,定邊縣第五幼兒園的孩子們最快樂的時光到了,他們蜂擁而出,紛紛奔向院中空地上擺放著的各類游戲材料,有的站在滾筒上用腳駕馭滾筒向前向后;有的爬上梯子拉住繩索從索道上滑下來;有的在飼養區喂養鴕鳥、孔雀、山羊、兔子等動物;還有的用積木搭建滑梯、小火車……老師們則在一旁仔細觀察、認真記錄,適時進行指導、保護。這是定邊縣深入推廣“安吉游戲”理念開展保教活動的生動縮影。
2020年,定邊縣被教育部確定為安吉游戲推廣實驗區。五年來,定邊縣教體局聚焦“安吉游戲”教育理念,全方位推進“安吉游戲”本土化、個性化教學實踐,自主游戲、自主生活、自主學習成為各個幼兒園保教保育的鮮活展現,有力維護和促進了在園適齡幼兒的健康快樂成長。
聚焦幼兒自主成長 全面優化游戲環境
定邊縣將自主游戲推廣經費納入年度財政預算予以保障,累計投入2.38億,新建和改擴建幼兒園13所,新增學位4890個。根據幼兒成長發展規律,充分利用和開發戶外環境,將閑置的空間、園內自然綠化區、固有設施轉化為游戲區,有效拓展游戲空間和容量,把幼兒從狹小的室內解放出來。同時,投入5000萬元為56所城鄉幼兒園配備可自由組合的游戲材料,確保幼兒身心得到全方位鍛煉和發展。
聚焦幼兒自主游戲 全面更新保教保育理念
當清晨的第一縷陽光照進幼兒園,幼兒們也開始了自主、從容、有序的進餐活動。伴隨著一聲“老師早上好”,褚瑞心小朋友來到了班級里,開始了她的美好一天。她整理好自己的物品,對照了一體機上的早點提示,開始了自如的自主進餐活動,她目標明確的找到自己的水杯,為自己倒取半杯牛奶,同時用夾子夾了一塊點心,安靜的坐在自己的位置上獨立進餐。餐后,褚瑞心小朋友整理清洗自己的餐具,并將餐具放回原位。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下,褚瑞心的自主進餐也落下了帷幕。
定邊縣各個幼兒園堅持“幼兒自己能做的,放手讓幼兒自己去做”,在保教過程中,教師不介入,將游戲、生活、學習的自主權還給幼兒,讓幼兒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與創造力。為幼兒建立合理生活常規,滿足幼兒發展需求。放手幼兒自主進行就餐、飲水、盥洗、如廁、增減衣物、整理物品等,養成自我服務、自我管理的良好生活習慣。幼兒游戲期間,無固定游戲規則、不指定游戲伙伴,游戲結束后老師還讓孩子們通過繪畫、記錄、語言等方式反思游戲經歷,分享游戲感受,根據孩子們在游戲中的差異化表現設計課程內容,游戲活動取代了課程知識,成為幼兒園教育的基礎活動。
“我們在推進‘安吉游戲’本土化教學實踐過程中,定期組織經驗交流和觀摩活動,開展辦學思維和游戲案例分享,搭建各幼兒園間相互學習、相互借鑒、共同提高的平臺,促進幼兒教師隊伍專業化提升和發展,不斷推進全區學前教育保教工作高質量均衡化發展。”定邊縣教體局局長白昌盛說。
聚焦幼兒身心健康,全面轉變教師角色
為更好適應“安吉游戲”需要,定邊縣先后推進教師培訓機制、教研機制、督導評估機制、評價機制改革,建立縣級本土化培訓團隊,由“訂單式”改為“點單式”培訓,累計培訓幼兒園教師2000人次;構建“點、線、面、體”四級教研機制,實現游戲、生活與教學的深度融合、互為生成;采用現場觀察、座談訪談、問卷調查等多種督導方式,用事實評價保教質量;建立過程性評估辦法,突出過程評估和自我評估,圍繞幼兒、教師、家長、幼兒園、園長等5個主體,建立常態化自我評估機制,采取園長深入一線、聚焦班級觀察、師幼互動、一對一傾聽的辦法,關注教師在實踐活動中對幼兒的研究與支持,逐漸建立科學完善的幼兒園評價體系。
如今,定邊學前教育改革贏得了教師和家長的支持和信任,越來越多的教師更加熱愛學前教育事業,越來越多的家長更加認同幼兒園的工作。現在走進定邊縣各幼兒園,熱鬧的游戲場景令人欣慰。沙池旁、大樹下、山坡上,都有孩子活動的身影。教師追隨孩子、提供支持,共同享受游戲的快樂。孩子們無拘無束地玩、天馬行空地想、眉飛色舞地講、自然而然地學、幸福快樂地長。
“在孩子上幼兒園之前我們家里人都特別焦慮,害怕孩子適應不了,但上了兩天幼兒園后,我們發現孩子每天去幼兒園非常積極,回家后也會主動給我們分享幼兒園里的各種事情,比之前的語言表達能力好很多,笑容也多了很多。在幼兒園養成了良好的行為習慣,許多事情都能自己做。”定邊縣幼兒園李子涵媽媽說。
“安吉游戲所進行的游戲革命,其核心在于使幼兒園游戲實現‘真游戲’,將游戲的主動權徹底還給幼兒,讓幼兒在自主、自由的游戲中獲得經驗、形成想法、表達見解,使幼兒潛能得到最大程度的發展。下一步,我們將全面推廣‘安吉游戲’理念,成立專家指導組,組建教師研究團隊,深入總結經驗,爭取在全市范圍內推開,讓榆林的學前教育從幼有所育向幼有優育的發展邁進。”榆林市教育局局長尹增崗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