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市深入學習貫徹落實全國教育大會精神,大力實施教育家精神鑄魂強師行動,將教育家精神融入教師隊伍建設各項工作中,落實到立德樹人全過程各環節,著力提升教師教書育人能力,打造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推動教育高質量發展。

堅持政治引領,樹牢師德師風第一標準。一是堅持黨的建設引領師德建設。充分發揮市、縣黨委教育工作領導小組職能作用,構建黨委集中統一領導、黨政齊抓共管的教師工作格局。深入推進中小學校黨組織領導的校長負責制,全市共21所學校完成書記、校長分設,選優配強中小學校黨組織書記。深化“雙培養”機制,近三年來,累計把骨干教師培養成黨員及預備黨員347人,把黨員及預備黨員培養成骨干教師495人,充分發揮學校黨員教師的先鋒模范和師德引領作用。全市中小學(幼兒園)實現黨的組織和黨的工作全覆蓋,7所學校進入全省首批學校黨建“示范創建和質量創優”創建序列,黨建對師德師風引領作用顯著增強。二是堅持用延安精神熔鑄師魂。深入挖掘紅色教育家精神財富,不斷從延安時期黨辦教育的光榮傳統和成功經驗中汲取智慧力量,引導廣大教師筑牢信仰之基。常態化開展“傳承延安精神、踐行初心使命”主題教育活動,教育引導廣大教師堅守言為士則、行為世范的道德情操,厚植教育情懷。確定每年9月為“師德師風建設月”“延安精神熔鑄師魂·開學第一講”教育活動覆蓋所有學校,引導教師把自覺傳承中華師道,做為學為人的表率。三是堅持用機制建設保障師德建設。在全省率先出臺師德建設管理辦法,全員考核教師,健全師德懲處與失范行為處理機制,從制度機制上保障師德師風建設。以“時代楷?!睆埞鹈返葹榘駱樱_展大學習、大討論,查擺提升,將教育家精神融入教師培養全過程,把師德師風納入教師培訓首要內容,全方位提升教師職業道德素養。在招聘遴選、評優評先、職稱評聘等方面嚴把師德師風關,進一步抓實提醒、教育、培訓、警示、懲治各環節,著力解決師德師風建設中的突出矛盾和問題,提升學校治理和風險防范化解能力。全市各類師德失范行為明顯下降,教師職業道德素養呈現出良好發展態勢。

20241226095257604-36-9da5d.jpg_scale.jpg

堅持目標導向,狠抓教書育人能力提升。一是完善教師專業發展支撐體系。制定出臺《新時代基礎教育強師計劃實施方案》《關于進一步優化教師隊伍建設的21條措施》等一攬子政策,構建市、縣、校“三位一體”教師專業發展支持體系,從政策制度層面保障教師專業發展。深入推進校長職級制改革和教師“縣管校聘”改革。啟動“名校長+”遴選培養工作,培養省級“領航校長”2名、“優秀校長”6名。二是優化教師專業素養提升培訓體系。啟動延安市定向就業地方公費師范生項目,市教育局等四部門印發實施方案,從2024年起,依托延安大學、西安外國語大學、西安文理學院、西安體育學院,每年為縣(市、區)學校定向培養300名公費師范生,連續培養三年,引導優秀生源報考師范院校和師范專業。通過“優師計劃”,為脫貧縣定向申報培養50名優秀師范生。探索建立教師全職業周期發展體系,打造教師職前職后全鏈條培養培訓模式。做好新入職特崗教師和交流輪崗教師崗前培訓。持續開展“用延安精神教育教書育人”線上線下專題培訓,全年培訓教師不少于10000人次。組建考察團赴麗江市、濟南市學習育人實踐先進經驗。強化中小學“名師工作室”建設,實施數字化賦能教師發展行動,提升教師數字素養能力。三是持續推進教師隊伍結構優化。用好銀齡講學計劃、“三區”人才支持計劃和教育人才重點幫扶等項目,推進教師校長交流輪崗。拓寬教師補充渠道,組織全市教育系統高層次緊缺人才專項招聘,簽約碩士研究生、公費師范生57人。2024年招聘特崗教師289名。開展教育人才“組團式”幫扶工作,遴選18名教師定向到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開展三年支教幫扶工作。持續推動“百千萬”人才培養工程,提高基層學校師資供給質量。著眼薄弱區域教育質量提升,開展優秀鄉村教師和鄉村教學能手評選,支持農村地區教師隊伍建設。

20241226095544052-1-851dc.jpg_scale.jpg

堅持綜合保障,激發教師隊伍發展活力。一是健全工資待遇保障長效機制。強化教師工資待遇政策落實,落實好班主任津貼、鄉村教師生活補助等政策,保障教師工資待遇。全市13個縣(市、區)均實現“義務教育教師平均工資水平不低于當地公務員平均水平”目標。持續鞏固義務教育教師工資待遇落實成果,突出做好幼兒園和高中教師的工資保障工作,讓教師安心本職。二是全面規范社會事務進校園。印發《關于開展為中小學教師減負專項整治工作的通知》《關于開展規范社會事務進校園為中小學教師減負專項整治工作的通知》等文件,深入開展規范社會事務進校園為中小學教師減負專項整治工作。廣泛征求社會事務進校園白名單制定意見(目前正在征求縣區意見),探索建立健全社會事務進校園審批報備制度和監督管理長效機制,持續鞏固教師減負工作成果,讓教師靜心從教。三是積極營造良好教書育人環境。大力推進現代學校制度建設,發揮好工青團婦職能,關心師生身心健康,維護合法權益。每年教師節表揚通報優秀校園長、優秀教師、師德模范、優秀鄉村教師各30名。加大對農村地區教師的關心關愛支持力度,在待遇榮譽、職稱評聘、崗位設置等方面給予更多傾斜,先后為7953名30年以上教齡鄉村教師頒發國家級榮譽證書,激發教師工作動力,促進城鄉教育一體化發展。

責任編輯:黃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