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陽市教育局:提質培優,賦能增效,打造陜西職業教育新高地
發布時間:2024-12-26 17:45:03 來源:陜西教育新聞網
咸陽市現有職業院校27所,高職院校5所,中職學校22所,在校生11.1萬人,開設專業涵蓋機械、電子、交通、醫學、化工和教育等多個方面,每年有3.7萬多名畢業生走上工作崗位,就業率連續多年穩定在98%以上。今年以來,咸陽市把深化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改革作為發展新質生產力,建設現代化“西部名市 絲路名都”的助力器,緊抓國家產教融合試點城市建設,提質培優,賦能增效,努力打造引領陜西、帶動西部、輻射全國的開放型職業教育品牌,為全省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做出積極貢獻。
先試先行,打造產教融合“新樣板”。咸陽市作為國家首批、陜西唯一的產教融合試點城市,市政府舉辦“人才興咸”大會,將試點工作融入秦創原科技成果轉化先行區建設,推動產教融合,科教融匯。召開2024年試點城市建設推進會,將建設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市域產教聯合體作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改革的重要“兩翼”,積極推動首批8個市域產教聯合體實體化運行,新增第二批市域產教融合聯合體6個,形成政行企校各負其責、協同共進的產教融合發展新格局。聚焦咸陽“544”特色現代產業體系建設,對照教育部《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建設指南》,在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先進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醫藥、現代農業等重點行業和重點領域,組建首批8個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讓職業教育真正嵌入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大系統中,賦能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提質培優,增強職業教育“新動能”。咸陽市著眼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改革,積極推動職普融通,在彬州職教中心、乾縣職教中心試點開設綜合高中班,參與試點學生300人,探索中等職業教育與普通高中教育多元立交的培養機制。新增職業體驗中心10個,使職業體驗中心總數達32個,促進職業教育與基礎教育橫向聯動融通。制定《咸陽市中等職業教育優質學校和優質專業建設計劃實施方案》,全面推動“雙優計劃”建設,入圍陜西省高水平示范性中職學校和專業建設行列的5所學校15個專業,圓滿完成年度建設任務,示范引領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總投資19.92億元,占地363畝,高標準規劃建設秦都職教中心新校區,2024年完成投入1.3億元,打造陜西省中職學校旗艦學校。
科學治理,激活職教改革“新引擎”。強化職業學校科學管理,提升職業學校現代化治理水平。制定《咸陽市中等職業學校三項常規基本要求》,為全市中職學校管理、教師教學、學生學習的提供基本遵循。聚焦社會生產大討論、就業拓展大調研、農村需求大摸底,開展以“技術技能普惠企業農村,職業教育賦能經濟發展”為主題的中職學校校長進村訪企活動,為經濟發展、就業拓展、服務三農提供職業教育支持。全市22所中職學校累計走訪了正泰電器、冠捷科技等248家企業,召開校企座談會326場次,達成校企就業合作協議61份,完成農村勞動力轉移和實用技術培訓4萬人次。將職業教育融入“大西安”建設,盤活職教資源,拓展發展空間,召開西安-咸陽職教聯盟一體化發展推進會,簽訂結對幫扶協議6份。
提升內涵,重塑職業教育“新品牌”。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提升職業教育發展軟實力,印發《咸陽市中等職業學校“雙師型”教師認定辦法》,培養一大批將專業教育與學生創新思維培養、創新能力提升、創新活動開展有機結合起來,具有解決行業企業疑難雜癥能力的“雙師型”優秀教師,623名“雙師型”教師通過省級審核。積極推動“崗課賽證”綜合育人,獲得省級教師教學能力比賽、班主任能力大賽獎項各7個。開展職業學校學生技能大賽,獲省級學生技能大賽154個、世界職業院校技能大賽銅牌4個。聚焦職業教育“五金”新基建,獲省級規劃教材1項,省級教育教學成果獎4項,其中特等獎1個,“咸陽職教”已經成為陜西教育一張靚麗名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