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西安市閻良區堅持“學生為本、教師為要”,持續深化教育改革創新,聚焦課堂提質精準發力,各學校充分發揮課堂教學主陣地作用,在課程建設、教學教研、教師成長、學科競賽等不斷探索實踐,全面提升學生核心素養,有效推動“雙減”落地見效,教育質量顯著提升

近日,西安市第八十五中學和閻良區關山中學聯合開展“黨建+”聯合教研活動。兩校黨總支書記、校長、班子成員和教師代表就黨建工作、高三復習備考、語數外教學和德育工作進行交流座談。

關山中學1

八十五中語文教師張丹帶來示范課《高考文言文復習之文言翻譯》,語文教師陳波霞作專題講座《新高考新課標下的教考復習策略》,政治教師王林作思政主題報告 《黨建引領思政鑄魂 學科融合數字賦能》,隨后,兩校教師開展語文學科研討,助力學校黨建工作和教育教學雙融合雙促進雙提高。

關山中學 (2)

今年以來,閻良區持續強化與高新一中、鐵一中、西安市八十五中、后宰門小學、市一保等主城區名校合作辦學、結對提升;常態開展“優課鄉村行”活動,區內名校名師向鄉村學校送課98節,培訓講座34場,47個市區級“名師+”研修共同體開展送教、送培、送研活動350余次,學校課堂質量不斷提升。

“校校行”聽評課活動是區教研室的一項常規工作,持續了解各學校學科教學教研情況,幫助教師踐行課堂教學改革,促進教師專業成長。11月24日,區教研室教研員走進閻良一中開展聽評課工作,涉及語文、數學、英語、政治、化學、生物等學科,了解學校落實新課標、全面使用新教材的實際情況。

教研室1

老師們態度嚴謹,方法多樣,以問題引領課堂教學,以學生的學習思維引導為主,注重教學實效,狠抓知識落實。區教研室主任周玉明表示,教研員將繼續全力服務教學教研工作,切實提高全區中小學課堂教學質量。

教研室2

閻良區根據學校需要、教師需求設計新高考專題培訓、新入職教師培訓、學科教師跟進式培訓等各類培訓項目,開展全區教師業務提升培訓11期,覆蓋全學段、全學科,組織中小學(幼兒園)“校校行”聽評課指導工作23次,參與教師735人次,聽評課2190余節,制定《閻良區中小學課堂質量評價量表》,更好指導課堂教學實踐,不斷提升教育教學水平。

荊山小學以“博喻 博學 琢玉 成器”為教風,建立“三精”(精準、精細、精致)管理機制,教研組、年級組不定期抽查,從教案、課堂、作業、評價四個維度,每學期至少組織3次常規檢查,創設、提升文化內涵。

荊山小學 (1)

搭建教師多維度提升平臺,以西安市課堂教學評價標準為抓手,以推門聽評課、骨干展示課、青年教師公開課等多種措施促進教師梯隊邁上新臺階,讓課堂教學質量穩步提高。借助信息技術優化教學方式,由點及面推廣希沃互動式智慧教學,更新課程互動模式,推動數字化校園建設步伐不斷向前,提高課堂多樣性。

荊山小學 (2)

實驗小學秉持數字轉型、應用為王的思路,始終堅持教改與創新,高度重視信息化手段在教學中的應用。利用數字基座建立教學教研系統、智能電子班牌、錄播資源管理平臺、學生綜合評價體系及設備管理系統。進一步推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學生個性發展的深度融合。

實驗小學 (1)

“在數字化浪潮的推動下,學校以數字賦能打造智慧校園。今年9月,我們利用智慧平臺與‘名校+’成員校及鎮巴縣巴廟鎮小學開展線上大教研活動,通過數字基座進行備課、上課、聽課、評課、議課等,線上觀看人數達 700 余人,反映良好,提升了智能環境下的教師素養。今后我們將不斷探索信息化手段在教學中的應用,提升教學質量,促進教師專業成長。”校長張智林說。

實驗小學 (2)

全區以 “應用、共享、創新”為行動綱領,深化教育信息化建設,智慧黑板班級配備率達100%,錄播教室配備學校達89%,成功創建省級數字校園16所、市級智慧校園9所、市級網絡空間應用示范校7所。引導學校建立學生綜合評價系統、網絡教研系統、教師集體備課系統及設備管理系統,提高教師教學水平和學校管理的效率及科學性。

責任編輯:胡晉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