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縣:用“四心”當好“四員” 筑牢校園安全防線
作者:王忠強
發布時間:2024-12-25 15:00:48 來源:陜西教育新聞網
2024年,眉縣教體局堅持把安全工作擺在全局工作的首要位置,不斷增強安全紅線意識、底線思維,充分發揮校園主陣地作用,凝“心”聚力,多措并舉,積極當好學生健康成長的守護人,全力構建校園安全防線。
用“忠心”履職盡責,當好校園安全“護苗員”
構建“責任鏈”,守好“安全門”。安全之責,義不容辭,眉縣教體局以維護校園安全穩定為中心,著力構建“縣-校-師-生”四級學校安全管理模式。一是堅持制度管人,形成長效機制,印發《領導安全工作責任清單》,建立局領導分片聯系,股室具體包抓負責的校園安全管理工作責任制。二是明確校園長第一責任人責任,年初與基層單位簽訂《校園安全穩定責任書》,將安全工作作為重要分值和一票否決項納入學校年終考核。三是加強教師隊伍安全管理能力培訓,組織開展全縣“應急救護能力提升”等安全培訓4期,各校在教師暑期學習會、教師會等時間專題安排安全管理業務學習培訓。四是強化學生自我管理作用,加強學校班干部隊伍建設,開展“我為校園守安全”活動,在校園設立“悄悄話”“防欺凌舉報”信箱90余處,積極形成人人講安全,人人抓安全的良好氛圍。
用“耐心”教育引導,當好安全知識“宣傳員”
奏響“安全曲”,筑牢“安全堤”。循循善誘,常學常新,積極以校園為主陣地普及安全知識。一是強化宣傳教育。指導各學校積極落實安全教育“十個一”工作制度和“1530”要求,各學校開展消防、交通、防溺水、防欺凌、國家安全等主題教育活動400余次,通過微信公眾號、家校群等平臺推送安全知識200余條,將校園安全教育融入日常、抓在經常。二是加強應急演練。以縣政府名義印發《眉縣校園事故應急預案》,各學校以此為藍本,結合實際制定本校應急預案和應急演練方案,積極落實“中小學每月一次、幼兒園每季度一次”安全演練要求,積極組織開展應急演練,有效提高學校師生應急處置水平。三是積極“外引內培”。加強安全教育隊伍建設,培養省、市、縣級校園安全專家80余人,組織150余人參加安全管理能力提升培訓。同時,聯合縣公安局、檢察院、衛健局為全縣中小學、幼兒園配備了“法治副校長”和“健康副校長”,入校開展專業指導和安全健康教育活動,有力提升學生安全教育成效。
用“細心”排查整改,當好安全隱患“吹哨員”
繃緊“安全弦”,擰緊“安全閥”。堅持預防為主,靠前監督,扎實做好校園安全風險隱患排查整治。一是嚴格落實“日巡查、周匯報、月通報”機制。各學校以“值周員”“值班員”為基礎,每天定時對教室、廁所、宿舍等重點場所開展巡查檢查,堅持落實校(園)長安全工作周報制度,縣局定期組織召開校園安全工作會議,積極分析研判形勢,及時通報存在問題。二是開展校園安全工作督查。積極邀請市縣領導及安全專家入校指導安全工作,局領導班子堅持每周下校明察暗訪,同時組織開展校園“安全+”周督導檢查,并及時下發檢查提醒函。三是積極開展安全風險排查整改。各學校定期對校園基礎設施、用電用氣、教學設備、校園工地等進行全方位排查,積極“拆窗破網”、打通“消防通道”、更換添置安防器材、維修設施設備,確保各類風險隱患整改到位。四是加強學生健康監測幫扶。組織學生心理健康講座,定期開展學生心理普測,實時了解學生健康動向。指導各學校加強對留守兒童、特異體質等特殊學生管理,積極開展“雙談心”“大家訪”等關心、關愛活動,護航未成年人健康快樂成長。
用“誠心”廣泛聯系,當好群防群控“牽線員”
系緊“安全帶”,織密“安全網”。發揮校園安全牽頭部門作用,密切“家校社”聯系,齊心協力,共筑校園安全防線。一是發揮校園安全牽頭部門作用,建立聯系機制,印發《眉縣校園安全生產委員會組成和工作職責》,定期向縣委、縣政府專題匯報安全工作,聯合公安、市場監管等部門開展聯合檢查,加大對車輛亂停亂放、流動攤販的打擊力度,持續凈化校園周邊環境。二是認真開展“護學崗”工作,充分利用學校教師、民警、愛心家長、志愿者力量,全縣中小學、幼兒園均成立了“護校隊”,組建了“護學崗”,通過聯合執勤、加大放學護送距離、對校園周邊部分路段實施臨時管制等舉措,不斷改善校園周邊秩序。三是加強家校聯系。指導各校持續深化“大家訪”“雙談心”“安全提醒”等工作,開學初與學生家長簽訂《安全責任書》,督促家長時刻關注學生思想動態,落實監管責任。同時舉辦家庭教育大講堂、專題講座等7場,積極提高家長家庭教育水平,形成家校育人合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