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月,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公布了《關于表彰2023年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獲獎項目的通報》,榆林學院牽頭完成的“百年筑基、奮斗鑄魂、協同賦能:‘五樂’育人體系的構建與實踐”成果榮獲特等獎,這是學校全面貫徹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持續推動教育教學高質量發展的生動展示,更是對學校近年來深耕教育教學改革創新的高度認可。

榆林學院緊扣“傳承百年基因,培育時代新人”育人主題,創新“五育并舉”新實踐,構建了特色鮮明的“五樂”育人體系,大力實施樂講鑄魂、樂讀啟智、樂跑強體、樂唱育美、樂勞塑品的“五樂”育人工程,持續增強學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時代感、引領力和實效性,著力培養胸懷天下、身懷一技的一流應用型人才。

“樂講”鑄魂育初心

11月5日,榆林學院收到一封來自榆林市科技局的表揚信,對學校管理學院陳李彬、文學院李松蔓兩位學生講解員在第三十一屆農高會上的優異表現給予高度評價。

微信圖片_20241216105825

在學生心中,她們是榜樣,也是“五樂育人”的積極踐行者,校史講解大賽、讀書分享會、辯論賽、“三下鄉”,她們在一次次的“五樂”實踐中勇于突破自己,綻放奮斗光芒。

榆林學院堅持以德立人,用活用好學校百年紅色校史資源,通過舉辦奮斗講堂、校史講解大賽、演講比賽、辯論賽、紅色經典朗誦大賽賽等主題活動,成立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大學生宣講團和退役大學生宣講團,為學生提供展示自我、鍛煉能力的平臺,引導學生堅定理想信念,勇擔時代使命,讓“樂講”成為學生的行動自覺。

“樂讀”啟智秉臻心

“收到學校贈送的特別的開學禮物——路遙的《平凡的世界》,心里特別感動,感受了學校對我們的用心用情,我們一定會握穩接好‘奮斗’的接力棒。”榆林學院能源工程學院2024級學生荊鈺涵說。

微信圖片_20241216105832

榆林學院黨委書記張新柱在與新生座談時說:“學校為每位新生贈送一套《平凡的世界》,開展形式豐富多彩、學生喜聞樂見的“樂讀”活動,是因為學校秉承的奮斗精神與書中所提倡的奮斗拼搏精神高度契合,希望同學們閱讀經典著作,汲取奮進力量,努力成為有大用的人、有情懷的人、有情趣的人。”

學校將閱讀作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途徑,扎實開展“走進公寓問需求,暢談平凡話奮斗”樂讀主題活動,全體校領導率先垂范,全校黨政干部、百名先進教師服務團成員、輔導員、班主任等295人走進452個新生宿舍,聽心聲,問需求,與學生聊生活、論志向、談夢想、話奮斗,交流讀書心得感悟,幫助新生扣好大學生涯的第一粒扣子,為新生成長成才注入強大精神力量。

在學生社區里,師生一同品讀經典、暢所欲言、共話奮斗,真正讓“潤物無聲”的引領起到“擲地有聲”的效果,共同繪制出了一幅幅生動的育人畫卷。

“樂跑”強體展決心

2021年,榆林學院舉行“特色體育課程教學成果展演暨陜北千人秧歌獻禮建黨百年華誕”活動,中省多家媒體對此次展演活動進行特別報道,產生廣泛影響。

微信圖片_20241216110107

“我們通過深度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育人價值,充分發揮民族傳統體育的育人功能,構建了以“文化塑魂、課堂塑體、實踐塑志、競技塑品、藝體塑美”為核心的大學體育“五塑”育人體系。”榆林學院體育學院副院長閆強教授說。

今年9月,閆強教授主持的“文化傳承、非遺賦能、身心發展:大學體育‘五塑’育人體系構建與實踐”榮獲陜西省2023年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二等獎。

近年來,榆林學院堅持以體育人,構建了以“現代體育項目+中華傳統體育項目+休閑體育項目”為形式的公共體育課程體系,開設中華射藝、陜北秧歌、中華鞭陀等特色體育課程,滿足學生多元化的運動興趣;引入“步道樂跑”智慧平臺,全覆蓋開展“校園陽光健康跑”活動,將鍛煉情況與體育課成績相關聯,促進學生在“樂跑”中養成積極的運動習慣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樂唱”育美強信心

今年4月,中國音樂家協會陜北民歌研究會會長、陜西省音樂家協會主席尚飛林被正式聘任為榆林學院陜北民歌學院院長,國家一級演員王向榮受聘為客座教授。

榆林學院黨委副書記、校長康偉表示,陜北民歌是黃土高原上的文化瑰寶,學校堅定不移走本土化、特色化、差異化發展之路,堅持文化自信,秉持開放辦學,挖掘、傳承、發展陜北民歌,唱響陜北民歌金字品牌。

近年來,學校舉辦陜北民歌大賽、陜北民歌藝術節、陜北民歌音樂會等特色校園文化活動,開設《陜北民歌解析與演唱》《陜北民歌演唱》《陜北說書》等特色課程,把地方知名傳承人請進校園、引到課堂,將陜北文化之根深深地扎進學生心里,讓更多學生了解陜北民歌、愛上陜北民歌、唱響陜北民歌。

“樂勞”塑品鑄匠心

“希望同學們去追尋光、靠近光、成為光、散發光。”“人民醫護工作者”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榆林學院校外輔導員路生梅在學校開學典禮上深情寄語2024級新同學。

微信圖片_20240417091835

榆林學院充分發揮勞模工匠的榜樣示范作用,凝聚校內外育人合力,今年4月,聘請了路生梅、張應龍、石光銀等16名勞模工匠為“校外輔導員”,按照專業、行業相近原則,為每個二級學院分配1名“校外輔導員”,通過開展先進事跡報告會、座談交流、開設講座、指導學生實習實訓、帶領學生社會實踐、參與黨團日活動等形式,把“社會課堂”與“思政課堂”結合起來,讓學生深刻感悟勞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在實踐的熔爐中增長見識、砥礪品質、強化本領。

12月5日,榆林學院與中共榆林市委社會工作部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成立榆林市志愿服務培訓學院,雙方將在基層治理研究平臺打造、社工專業人才培育、志愿服務品牌創建、實習實訓基地建設、縱橫向課題研究、產教融合等方面開展務實有效合作。

榆林學院以現代產業學院建設為牽引,廣泛開展實習實訓、技能大賽、創新創業等專業技能活動,逐步形成“專業學習即勞動、技能訓練即勞動、實習實訓即勞動、創新創業即勞動、學科競賽即勞動”的勞育融合新模式。

近三年來,榆林學院學生學科競賽獲省級以上獎項超過1400項,獲獎人數分別達到3400人次。在中國國際大學生創新大賽中累計獲國家級銅獎5項,省級金獎10項。

責任編輯:胡晉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