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陜西機電職業技術學院深入貫徹落實“新雙高”建設要求,從順應形勢、建設實體、壯大力量、激發活力、賦能教學等方面著手,打造“園中校、校中企,校企產教深度融合樣板校”。

img1

陜西機電職院智能控制與仿真技術實踐教學現場

實施“六個主動”,順應產教融合形勢

該校立足寶雞市蟠龍高新技術產業園,堅持“主動適應行業發展、主動了解企業需求、主動調整專業設置、主動共建實訓基地、主動開展員工培訓、主動服務企業生產”,與園區企業共建裝備制造、精密制造、數控加工、先進材料、無人機、電商直播等實訓基地22個,與省內外大中型企業共建校外實訓基地57個,組建成立秦創原寶雞金臺(蟠龍)創新促進中心、鑄造及耐磨材料研究所產學研實踐中心、陜西機電精雕精密智造中心、寶雞市模具智造技術研究院、寶雞力興航空材料部件研究院鈦業新型研發機構、“鈦想告訴你”信息服務平臺,為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打下堅實基礎。

img2

陜西機電職院風標智造產業學院教學現場

成立特色產業學院,建設產教融合實體

該校凝聚政府、行業、園區、企業、學校等五方力量,牽頭成立全國汽車智能裝備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合作共建全國工業互聯網集成應用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組建成立吉利智造學院、中興產業學院、風標智造產業學院、無人機產業學院、京東數字技術產業學院、寶雞搟面皮產業學院、鈦產業學院等特色產業學院9個,建成實訓(實驗)室140個,聘請企業負責人擔任產業學院副院長、產業導師,引入企業管理理念,共建實踐教學場所和實訓室,建設融合人才培養、技術服務、就業創業、職業培訓等功能于一體的新型人才培養實體。

組建兩大職教集團,壯大產教融合力量

該校聯合5所縣區職教中心、2所技師學院組建成立陜西機電職業技術學院教育集團,聯合寶雞技師學院、寶雞鐵路技師學院和有關企業組建成立“寶雞機電職教集團”,大力推動市域內職業院校、技工院校和行業企業資源整合、院校融合、優勢疊加,構建“學歷+技能”的特色培養方案和課程體系,畢業生能夠獲得“學歷證書+職業技能等級證書”,贏得更好的職業發展機會,開啟高職院校與技工院校聯合辦學、高職教育與技工教育協同發展的新模式。

校企共用人才資源,激發產教融合活力

該校制定《現代產業導師管理辦法》,從合作企業聘任技術人員、能工巧匠、大國工匠擔任產業導師,產業導師入庫200余人,更好地培養學生愛崗敬業、精益求精、創新進取的“勞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同時,盤活學校現有人才存量,將教授、副教授、博士、碩士、骨干教師共計300余人,按所學專業和擅長,編組對接寶雞13條重點產業鏈企業,聯合開展科研攻關、技術服務,鍛煉培養“雙師型”教師291人,實現校企“雙向奔赴”、產教深度融合。

img3

陜西機電職院工業機器人編程與調試教學現場

校企合作賦能教學,凸顯產教融合成效

該校以產教融合引領教學改革,校企合作編制人才培養方案,開發生產性實踐教學項目,重構“崗、課、賽、證”融通的專業群課程體系,結合新工藝、新技術、新設備制定課程標準,將崗位典型任務、職業技能大賽標準、技能等級標準融入課程內容,創建學徒制工作崗位600余個。該校“‘園中校、校中企’職教新生態:中國特色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創新與實踐”榮獲省級教學成果二等獎。該校學生榮獲2024年陜西省職業院校技能大賽獎項60項,其中一等獎12項、二等獎17項、三等獎31項,同比增長40%,獲獎總量躍居全省高職“第一梯隊”;榮獲2024一帶一路暨金磚國家技能發展與技術創新大賽第二屆高速鐵路精密測量技術賽項中國區決賽一等獎2項,并獲得國際賽參賽資格。

img4

陜西機電職院榮獲2024一帶一路暨金磚國家技能發展與技術創新大賽一等獎2項和優秀組織獎

陜西機電職院開創“園中有校、校中有企、校企產教深度融合”的良好局面,辦學特色、育人質量和社會服務能力大幅提升,交出了一份高質量產教融合的“陜機電答卷”,讓人切實感受到“產教融合、前途廣闊、大有可為”。

責任編輯:王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