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以來,西安培華學院進一步明晰教育強國建設中民辦高校的使命擔當,持續貫徹落實《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夯實教育教學質量保障體系建設,從教師評價、學生評價、專業評價、數字賦能等方面入手,積極推進教育評價改革,為學校高質量發展注入新活力。

D93A0231

西安培華學院召開本科教育教學審核評估整改中期“回頭看”專家意見交流會

制定教師素質能力評價標準,強化教師職業勝任水平

學校始終堅持把教師隊伍建設作為基礎性工作,以教師能力建設為主線,研究構建教師的能力評價標準,探索建立教師隊伍能力培養培訓路徑。切實提升教師隊伍整體素質與能力,以保障應用型人才培養質量,滿足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對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的迫切需求。

基于應用型本科高校教師隊伍能力的內涵與構成分析,學校從品德素養、業務素養、教學能力、科研能力和終身學習能力五方面對教師能力進行評價,通過深度挖掘其下屬的二級指標和三級指標,以及這些要素在能力表現中的重要程度分別賦予權重,構建西安培華學院教師職業勝任力素質模型及評價權重。

學校始終堅持把師德師風評價作為教師職業能力評價的首要標準,堅持系統性評價與多元化評價相結合,制度規約與人文管理相結合。學校的教師職業能力評價的主體包括學生、同行、督導、領導以及社會,評價內容豐富多元,根據學科差異不斷調整評價角度與側重點,能滿足教育教學、科學研究和社會方面等需求。

學校《師德為先、業務為綱、教學為要、科研為基、發展為本》教師評價改革案例相繼獲得陜西省教育工委、陜西省教育廳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優秀案例獎。

8.2020年12月,“姜維之班”創建成果匯報暨“姜維之班”授予儀式

西安培華學院開展姜維之班創建工作匯報會

聚焦時代新人評價目標,打造班團組織育人載體

學校在教育評價改革中,注重學生評價方式的豐富與創新,關注學生全面發展,提升學生綜合素質。學校構建了以學生為主體、以班團組織為載體的評價體系,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主動性。

學校依托95年紅色校史資源,構建立體創新育人體系,思政+教育多元互融、實踐+量化增值賦能、集體+個體雙輪驅動,將“四史”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貫穿立德樹人全過程,形成了以學生為中心、以培育時代新人為目標的班團組織育人載體——“姜維之班”。

“姜維之班”以學生全面發展為評價標準,培養學生綜合應用知識能力、實踐動手能力和獨立解決實際問題能力,不斷提升思政育人的生命力,人才培養質量的競爭力,班團組織的凝聚力,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培育時代新人,把立德樹人工作推向深入。

創建以來有2540個班級參與創建,參與人次達到12萬以上。根據第三方評價數據顯示,近四年對于學風滿意度均為97%,高于同類院校水平。近四年英語四六級過關率提高10個百分點,考研、專升本升學率保持逐年提升,每年高質量就業在全省前列。

基于“姜維之班”創建成國凝練,學校《多元互融、增值賦能、雙輪驅動——地方應用型高校推進時代新人培育探索與實踐》項目榮獲陜西省教學成果一等獎。

構建專業評價指標體系,提高應用型人才培養質量

學校積極響應教育評價改革的號召,以數據定量分析為基礎,構建了一套全數據化的專業建設質量評價與預警機制。通過科學的、客觀的、數據化的評價體系,對專業建設質量進行持續監測與評估,及時發現并警示運行中存在的問題,促進專業建設水平的持續提升。

學校依據教育評價改革的要求,結合學校實際情況,確立了包括專業生源情況、專業社會需求、專業教學質量、專業社會評價、專業就業質量等一級指標。進一步細化為生源數量、生源質量、畢業生就業率等11項二級指標,以及24項三級指標,采用層次分析法(AHP)確定指標權重,形成了全面覆蓋招生、教學、就業等工作領域的評價體系。

學校構建了全面的專業教學質量評價指標體系,實施動態數據監測與實時預警,進行精準診斷與個性化改進,推動全員參與持續改進,并注重成果轉化與社會服務,有效提升了應用型人才培養質量,為教育評價改革提供了寶貴經驗。

學校《全數據驅動的本科專業建設評價與預警實踐》和《構建“三全”教學質量評價體系,賦能一流專業人才培養》兩個項目分別獲得陜西省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優秀案例一等獎和優秀獎。

IMG_256

西安培華學院QC質量管理小組榮獲“西安市第46屆質量管理小組優秀成果獎”

探索數字化賦能教學評價,建立常態化反饋與改進機制

學校充分發揮數字技術優勢,推動教育評價理念與方式的“迭代升級”,積極探索教育評價的數字化賦能改革,建立了“三三三”聯動制數字賦能教育教學質量評價機制。所謂“三三三”聯動制:即招生、培養、就業,學校、教師、學生,麥可思第三方數據評價、學校本科狀態數據庫縱向比較、藍墨云課堂質量監測系統評價。

學校建立了課程教學質量監控與評價數智平臺,通過軟硬件結合,整合統一數據采集、錄播轉碼服務、直播推流服務、統一接口規范等服務。通過教學大數據監測將不同場景教學數據以多個模塊重組分析,實現教、學、考、評、管的過程性數據全追蹤。通過AI技術賦能對教學質量監控過程進行多方面分析和輔助。

學校構建了由教師到學校的五級教學質量持續改進工作體系,建立了“頂層設計—質量標準—評價方式—反饋與改進”的良性循環質保體系,按照“執行—監督—反饋—改進—跟蹤”的流程,確保教育教學質量的不斷提升。學校QC質量管理小組榮獲“西安市第46屆質量管理小組優秀成果獎”。

責任編輯:王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