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華陰市以創建國家學前教育普及普惠市工作為契機,搶抓教育高質量發展有利時機,以辦好“老百姓家門口的每一所幼兒園”為出發點,優供給、強保障,補短板、促增效,逐步構建起覆蓋城、鎮(辦)、村,公益普惠的學前教育公共服務體系,全市學前教育逐步從“幼有所育”邁向“幼有優育”。

科學謀劃統籌部署,“一體化”推進學前教育發展有序有力。市委、市政府制定印發《華陰市創建國家學前教育普及普惠市工作實施方案》,明確任務目標、實施步驟、保障措施、分工職責等要求。成立由市政府主要領導任組長,市委、市政府分管領導為副組長,各相關部門主要領導為成員的創建工作領導小組,負責工作推進的組織、部署、督促和檢查。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市教體局,統籌協調創建工作,全市上下形成黨政聯動、部門齊抓的工作機制,全市“上下一心,協同作戰”推進學前教育高質量發展。

多措并舉夯實責任,“壓茬式”推進學前教育發展走深走實。先后召開創建工作動員會、安排會、推進會、培訓會等12場次,組織了前期調研、過程督導,接受了省督導調研、渭南市過程督導和督導復核、省督導評估“兩級四次”多輪次推進。據反饋意見。進一步厘清推進工作思路、重點任務、積極組織整改推進。先后出臺了《華陰市關于學前教育深化改革規范發展的實施意見》《關于深化新時代教育督導體制機制改革的實施方案》《華陰市中小學校(園)長選拔聘用管理辦法(2023年修訂)的通知》《華陰市中小學校(園)中層干部選拔聘用管理辦法(2023年修訂)的通知》《關于健全學校家庭社會協同育人機制的意見》等一系列文件,解決了學校(幼兒園)教育發展中遇到的人事制度改革、項目建設、鄉村教師待遇、素質教育實施等方面的瓶頸問題。以“責任落實到位、督查指導到位、問題整改到位”為標尺,開展自查自評、督查督評、精準指導。對標規范辦園、瞄準優質辦園,嚴格對照創建任務清單,自主開發發展性清單,持續發力,久久為功,切實解決當前學前教育發展短板,使“品質辦園”的創建路徑更加清晰、導向更加明確。

扭住關鍵緊盯重點,“多彩化”推進學前教育發展提質增效。圍繞“與華相宜縣域理想教育新高地”目標,唱響學前教育保教活動特色發展主旋律。全市各幼兒園充分挖掘園所文化,建構園本特色課程。華陰市中心幼兒園發揮園、家、社三位一體育人模式,依托“融”文化,構建“融動童年”課程,通過“融于傳統”、“融于生活”、“融于家園社”等形式,搭建家園共育橋梁;城關實驗幼兒園依托山谷文化與課程建設相契合,將老腔、皮影、迷胡戲劇等非遺元素融入環境創設,打造出“戲百味 花千語”戲劇小舞臺,逐步構建以“山回谷應、戲趣人生”為主題的“基礎+園本”課程體系,傾力打造食趣、戲趣、游趣課程;第三幼兒園從戶外混齡游戲探索,到混齡活動在一日生活中的全面鋪開,深入開展幼兒“悄悄話”時間,關注幼兒心理健康、關注教師思想動態;第五幼兒園將山水精神與園所文化相融合,從“五幼”誕生出“吾優”園所核心文化,拓展放大“吾優”所蘊含的價值和內涵,力爭讓“吾優”既成為特色,又成為品牌,努力培養“品德品質優、思想思維優、體質體能優、藝術審美優、勞動實踐優”的五優兒童。望岳幼兒園圍繞“悅見 未來”核心文化,初步構建“悅”成長課程體系,結合本土特色、季節、節日等特殊契機預設課程活動,開展班本課程、游戲化課程、晨間鍛煉、戶外大體能、一級一特色早操活動;岳廟中心幼兒園依托地理優勢將廟文化與禮文化相結合,以日常禮儀、節日禮儀為抓手打造“禮儀教育”特色課程;華山鎮六一幼兒園創建計生協會國家級項目點“向日葵親子小屋”,通過專家父母講堂、入戶指導、親子活動等形式輻射周邊多個村莊,引導嬰幼兒家庭科學養育;惠迪幼兒園開展特色課程“妙事多打擊樂”,通過打擊樂器練習節奏、節拍,陶冶幼兒藝術情操;智慧島幼兒園著力打造“迎籃而上,樂在球中”籃球特色校園,創設籃球運動環境,開展豐富多彩籃球游戲。全市以創建促提升、促發展、增活力,打造一園一特色、一園一品牌,把創建成果轉化為學前教育高質量發展的積極成效。

形成“家園社”協同育人機制,社會公眾認可度持續提高。通過政府融媒、教體自媒、學校多媒等形式,多角度、全方位宣傳學前教育普及普惠重要性,推介創建工作的好做法,動員全社會都來關心、支持學前教育發展工作,努力營造上下聯動、齊抓共管的濃厚氛圍?!独_紛課程潤童年—華陰市學前教育園本課程建設側記》刊登在教師報,《華陰:學前教育從“幼有所育”邁向“幼有優育”》等多篇文章發表在陜西教育廳官網等媒體。同時,嚴格落實學前教育政策,積極推動學前教育發展,不斷提高學前教育保教保育質量。省教育廳通過對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園長、教師、家長的調查問卷,華陰市學前教育普及普惠社會認可度為96.28%。

責任編輯:黃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