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合陽縣:用心用情辦好校園“食”事
作者:新聞中心 魏淑敏 孫永濤
發布時間:2024-12-16 09:40:26 來源:陜西教育新聞網
12月10日中午放學鈴響后,合陽縣城關三小各班學生列隊來到餐廳前,依次進入餐廳指定區域盛飯、吃飯,3600余人同時就餐,場面宏大、秩序井然……
“午飯有糖醋里脊、農家鮮炒、蒸紅薯,花樣很多,味道很可口。”就餐學生韓業興說。
“學校的飯菜味道好、種類多,讓孩子在這里吃我很放心。”陪餐家長劉女士說。
這是合陽縣辦好校園餐的一個縮影。“學生在校吃得怎么樣、能不能吃好,是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的重要一環,我們始終關心這件‘食’事。”縣教體局副局長李宏說,近年來,基于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在校園餐中所占比例較大的實際情況,全縣六部門依據部省市文件精神印發實施細則,并將特殊教育學校送教學生納入享受范圍,讓弱勢群體、貧困群體都能應享盡享;全面取消“小伙房”,提高中心校供餐門檻(需取得資質),守好安全“底線”。
據了解,合陽縣投資1000余萬元對十余所學校食堂進行設施改造、設備更新,惠及1.6萬余名師生。談及變化,孟莊九年制學校校長張開鋒說:“我們食堂更換了窗戶,改造了操作間,還更新了消毒柜、留樣機等設備,能滿足200余名學生的就餐需求。”
為了徹底糾治食堂膳食經費管理暨營養改善計劃“跑冒滴漏”難題,近年來,合陽縣將價格、數量作為治理抓手,出臺“以買代詢”實施方案,成立領導小組,對食堂各項食材進行價格監測,并發布學校采購最高限價。“我們每周確定一個學校,由學校選擇縣域內三個大型超市購買需要詢價的食材,留存購物小票和稱量食材的條形碼簽,由我們根據小票的價格和品類計算出平均價,各校采購時,不得超過最高限價。”縣教體局后勤服務中心主任宋中民說,為了杜絕價格虛高,確保采購到“等值優質”的食材,全縣對糧油、干菜、調料等價格浮動較小的食材采取每學期初監測一次的辦法,學期發布的價格如漲幅不超過5%,則作為本學期的最高限價,若超過5%,再次以買代詢發布最高限價;對于蔬菜、肉、雞蛋、水果、雜糧等價格變化較大的食材,則采取每周監測一次的方式,在周五發布價格,作為學校自購食材的最高限價。
“實施‘以買代詢’后,公示的食材價格更加科學合理了,對我們控制成本很有用。”城關三小校長高紅斌說。
為規范各校食材采購行為,合陽縣統一招標、統一配送、統一結算大宗食材,原輔材料實行定點采購;營養辦、學校膳食委員會定期深入配餐企業、校園檢查。全縣各學校紛紛強化過程監管:城關三小以“過程管理無縫隙、食品安全零事故、食品質量高滿意”為引領,以“定食譜、驗材料、督過程、看品相、嘗味道、稱重量、測溫度”七項監管要求把好飯菜質量關;縣中心幼兒園采用食品安全員日管控、食品安全總監周排查、食品安全總負責(園長)月調度的方式加強食品監管,并定期對廚務人員進行培訓、考核,公示食譜、大宗食材采購等各項信息……
宋中民告訴記者,如何保障學生吃得科學有營養也是努力的重點。為此,縣教體局制定了帶量示例食譜,為各學校提供參考,并規定各校早餐食譜須保證每餐一葷一素一主食一湯,雜糧或水果每周不少于兩次;午餐食譜須保證每餐一葷一素一花樣主食一湯,雜糧或水果每周不少于三次。“我園2名營養師還會借助信息系統對幼兒攝入的餐食進行營養分析并生成報告,以便于適時調整食譜,讓幼兒膳食更加多元、營養。”縣中心幼兒園園長許玉潔說。
本著避免浪費的原則,縣中心幼兒園在“花樣主食”上下足功夫,烹制小兔子饅頭、小刺猬花卷等形態多樣的主食,“食誘”孩子們吃得多一點、浪費少一點;城關三小規定了各年級最少就餐時間(比如一年級要吃夠25分鐘),避免小學生因吃飯慢而吃不飽、因著急離席而造成餐食浪費;孟莊九年制學校定期對“光盤”學生給予小獎勵……
“在‘以買代詢’、定點采購、三方陪餐、錯峰就餐等舉措下,我縣校園餐滿意度不斷提高,調研結果顯示,學生、教師和家長的滿意度分別達到了97.1%、98.6%和95.3%。”李宏介紹說,前不久還引入智慧管理平臺,為45所學校安裝了通道監控、智慧收貨秤,食材的采購、驗收、加工、每日膳食等實現了“碼上”監管,“今后,我們將牢牢盯緊食品安全和膳食經費管理,進一步健全責任體系,用心、用情守護師生‘舌尖上的安全’。”
延伸閱讀:
渭南潼關縣:科技賦能守護學生“舌尖上的安全”http://www.yunlongpla.cn/2024/1212/10505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