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中市抓實學校黨建 激發思政教育新活力
作者:郝一瑄
發布時間:2024-12-16 08:49:33 來源:陜西教育·綜合
近年來,漢中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始終把黨的建設貫穿在民辦學校辦學治校、教書育人的全過程,促進黨建與教育教學同頻共振。
突出政治建設,嚴把辦學方向
堅持把黨的政治建設貫穿于民辦學校辦學治校、教書育人的全過程。一是推進黨的工作全覆蓋。先后制定《民辦學校黨建工作重點任務方案》《堅持黨建引領加強學校思政課建設的八條措施》,細化28項重點任務。全市10所民辦中小學校黨組織覆蓋率100%,272所民辦幼兒園建立了85個黨組織。二是強化黨建入章程。嚴格落實“黨的建設有關內容在章程總則中單列一章”的要求,指導民辦學校在章程中明確黨組織的設置形式、地位作用、職責權限、決策機制和黨務工作機構、人員配備、經費保障等內容要求。三是深化“雙培雙帶”。積極推進黨組織班子與學校決策層、管理層“雙向進入、交叉任職”,定期組織黨員、教職工代表等聽取學校重大事項報告,135名黨員已被培養為中層以上管理人員。漢中市仁德學校開展“青藍結對”工程,發揮黨員骨干教師“傳幫帶”作用,180余名教師分別獲得了省市縣級別的“學科帶頭人”“教學能手”等稱號。
強化黨建賦能,著力提升發展力
堅持以高質量黨建推動教育教學高質量發展。一是理順黨組織隸屬關系。全面摸排各縣(區)民辦學校黨組織隸屬關系,及時將漢中市實驗中學、育才中學、仁德學校黨組織關系轉至縣(區)教體局機關黨委,由縣(區)教體局機關黨委統一管理。按照“管行業就要管黨建”的要求,將黨建工作與教育教學工作、思政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檢查、同驗收。二是強化示范創建引領。以“五星創建、雙強爭優”活動為抓手,指導全市民辦學校黨組織立足教育教學工作,不斷提升黨建引領力。漢中市龍崗學校先后培養了正高級教師1人、特級教師2人、高級教師59人、一級教師260人,被評為“雙強示范”黨組織。市實驗中學、仁德學校等4所民辦學校被省委組織部評為全省“五星級”黨組織。三是抓好意識形態工作。將民辦學校意識形態工作作為黨建工作重點,指導縣(區)每年開展一次民辦學校黨組織書記抓基層黨建工作述職和評議考核,推動成立民辦學校意識形態和輿情管控領導小組,強化“學規范、講師德、正師風”的職業操守,嚴防錯誤思潮和言論傳播。
抓實思政教育,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將黨建工作與思政教育有機融合。一是注重師資隊伍建設。持續加強思政課教師隊伍的配備與管理,全面做好政治把關和教學內容把關。學校黨組織書記每年為學生至少講兩次中外形勢政策課,其他班子成員每年至少帶頭上一次思政示范課,實現思政教育制度化。二是推進青少年普法教育。探索建立由法院、檢察院等部門參加的學校法治副校長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全市中小學法治副校長配備率達100%。大力開展“校園欺凌專項治理”等形式多樣的學法講法活動。三是強化心理健康教育。印發《進一步加強全市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見》,實施“珍愛生命、關愛成長”專項行動,推動10所民辦中小學校實現專職心理健康教師全覆蓋。
通過近年來的探索實踐,漢中市在抓民辦學校黨的建設和思政教育工作得到了一些啟示。
(一)必須始終堅持黨的領導。發揮黨組織的政治核心作用,持續加強黨組織在學校黨建、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領導作用,持續深化“五星創建、雙強爭優”活動,推動民辦學校把黨建與教育教學工作、學校各類活動相結合,充分發揮黨員先鋒崗、優秀黨小組、優秀黨支部和星級黨委的作用,以黨建引領促進民辦學校規范發展。
(二)必須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堅持把政治標準放在首位,黨組織必須把思政教育工作列為主要任務,加強對民辦學校教師的政治引領和政治吸納,加大在優秀青年教師中發展黨員的力度,把好選人用人“入口關”。
(三)必須找準教育教學融合點。要牢固樹立思政教育和學校教學融合發展的理念,著力促進二者一體謀劃、一體部署、一體推進。及時評估工作效果,改進工作辦法,保證各項任務落到實處,確保思想政治工作接地氣。
(四)必須持續抓牢思政教育。堅持政治素質和專業素養并重,建立組織、社會、黨史、文旅等部門聯動機制,利用寒暑假加大紅色研學力度,編印紅色故事小讀本,挖掘漢中非遺研學路線,開展“從小學黨史、永遠跟黨走”等主題教育,引導學生從小樹立“聽黨話、跟黨走”的意識,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作者單位:陜西省漢中市委社會工作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