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1日,石泉縣第二幼兒園組織大班幼兒舉辦了一場別開生面的“魚拓”制作活動,通過這一古老的拓印藝術,引導大班幼兒發現美、欣賞美、創造美,深切感受非遺文化的獨特魅力。

“拓印”是一種古老的印刷工藝,有著濃厚的文化韻味,而“魚拓”作為一種傳統的拓印藝術,則是將真魚蝦的形象,用墨汁或者顏料拓印到紙上,展現了自然與藝術的完美結合。

20241213100314342-92-f289d.jpg

為激發孩子們的興趣,活動前,教師們精心準備了視頻資料,向小朋友們詳細介紹了“拓印”這一傳統藝術的起源和發展歷程。孩子們在視頻中欣賞了許多珍貴的拓印作品,并了解了拓印的復雜工序,如上紙、打紙、上墨、錘拓、揭拓、裝裱等。同時,教師們還結合本土文化,向孩子們介紹了石泉的特色美食石鍋魚以及“拓魚”技藝。通過觀察魚的形態、欣賞魚的花紋,孩子們對“魚拓”制作有了初步的認識和了解。

活動開始,在老師的悉心指導下,孩子們親身體驗了“魚拓”制作的全過程。從將魚擦干固定、調配墨汁,到沾墨涂色、宣紙覆蓋魚身、敲打拓包,每一個步驟都充滿了挑戰與樂趣。孩子們全神貫注地投入到創作中,仿佛在與魚兒進行一場心靈的對話。隨著墨汁的滲透,一幅幅生動逼真的魚兒拓印作品逐漸呈現在大家眼前。孩子們互相欣賞、交流著彼此的作品,共同感受著非遺文化帶來的獨特魅力和成就感。

20241213100328954-33-91287.jpg

“魚拓”制作完成后,孩子們還在老師的引導下,利用積木、樹葉、蔬菜等制作了多樣化的“拓印”作品,不僅讓孩子們體驗到了創作的快樂,更讓他們在實踐中收獲了成功與自信。

近年來,石泉縣第二幼兒園深入貫徹《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和《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精神,積極探索多種形式引導幼兒在教育活動中了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并將非遺文化引入課程,通過活動體驗、邀請非遺傳承人走進幼兒園等形式,讓幼兒了解、親近家鄉非遺,讓優秀傳統文化走進校園、融入教育,幫助孩子們拓寬視野,提升美育素養,浸潤孩童心靈,助力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展。

責任編輯:胡晉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