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崗課賽證”綜合育人模式,賦予了學科與實踐相結合的生命力,增強了高職教育的專業特色,提高了高職教育的適應性與學生的職業素養及行為技能。實施“崗課賽證”一體化教學模式,是不斷推進專業轉型升級,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大舉措。本文擬以我國工程測量技術專業轉型提升為切入點,從制定人才培養方案、制定課程體系、建立人才培養質量評估體系、深化校企合作等層面展開實證研究,以期為其他學科提供參考和有益經驗。

[關鍵詞]“崗課賽證”  育人理念  工程測量技術  改造升級  實踐

課題:陜西省教育科學“十四五”規劃課題《“崗課賽證”綜合育人理念下的工程測量技術專業改造升級實踐研究》(課題編號:SGH23Y3127)。


引  言

“崗課賽證”綜合育人,是基于我國發展職業教育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職業教育取得經驗的深刻總結。2021年,全國職業教育大會重點強調實施“崗課賽證”一體化教學,提高教學水平。同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發布的《關于推動現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提出,要完善“崗課賽證”綜合育人機制,按照生產實際和崗位需求設計開發課程,開發模塊化、系統化的實訓課程體系,提升學生實踐能力。目前,國內不少高職院校已經進行了“崗課賽證”一體化教學改革,并取得了一些效果,但“崗課賽證”一體化教學模式在高職工程測量技術專業中的應用尚屬空白,實施“崗課賽證”一體化教學也面臨著以下問題:一是企業對人才培養的重視程度不夠;二是“崗課賽證”一體化教學模式在實踐中尚處于摸索中;三是對“崗課賽證”的教學質量難以進行有效評估。針對上述三個基礎問題,本文擬以我國工程測量技術專業轉型提升為切入點,從制定人才培養方案、制定課程體系、建立人才培養質量評估體系、深化校企合作等層面展開實證研究,以期為其他學科提供參考和有益經驗,特別是對工科專業而言,值得推廣。

“崗課賽證”綜合育人理念的意義

1.課堂與崗位的銜接

“崗課證賽”一體化教學方式,可以將工程測量技術專業的實際教學內容與工作需要進行有效結合,并根據企業的工作需要,選取更加貼近實際的教學內容及授課方式,實現工程測量技術專業教學與實際工作的密切聯系。使學生能夠掌握行業和企業發展的動向,將該專業學生培養成為專業知識牢固、操作熟練、專業素質優良的技術人才。

2.課程與實證相結合

《關于在院校實施“學歷證書+若干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制度試點方案》中明確提出,有關院校將1+X證書制度試點與專業建設、課程建設、教師隊伍建設等緊密結合,推進“1”和“X”的有機銜接,提升職業教育質量和學生就業能力。高職工程測量技術專業中,將教學內容和專業技術資格考評密切結合起來,依照職稱評定所需,推出工程測量技術專業中的示范微課、精品課程以及金課等,實現課程教學資源的不斷充實,保證教學工作不斷滿足技術能力測評與職場工作所需。隨著社會的迅猛發展,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畢業生所需的職業技能證書也日趨增多,只有這樣,高職院校的學生才具有競爭實力,也才能充分發揮高職院校的辦學特色與優勢。

3.課堂競賽一體化

通常來說,工程測量技術專業設置的很多技能競賽項目,都是和該工作崗位、實際工作內容相聯系,具體包括導線測量、水準測量以及放樣等相關內容的理論考核。技能競賽,有助于考驗工程測量技術專業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問題分析能力、團隊合作能力、創新能力以及綜合職業素養等。而課堂競賽一體化,其實就是分解細化競賽項目,與教學計劃相結合,將技能競賽融入教學實踐中,通過任務驅動,幫助學生實現在實踐中學習,以實現學生學習自覺性、主動性的提升。完成課程任務后,學生還要根據技能競賽所提出的要求,加強有關工程測量技術的技能訓練。在這種情況下,技能競賽就不再僅僅是少數學生的練習,凡是工程測量技術專業的學生都必須參與,以符合以學促賽、以賽督學的要求。

“崗課賽證”綜合育人理念下的工程測量技術專業改造升級思路

《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提出,到2022年,職業院校教學條件基本達標,一大批普通本科高等學校向應用型轉變。經過5-10年左右時間,職業教育基本完成由政府舉辦為主向政府統籌管理、社會多元辦學的格局轉變,由追求規模擴張向提高質量轉變,由參照普通教育辦學模式向企業社會參與、專業特色鮮明的類型教育轉變,大幅提升新時代職業教育現代化水平,為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和提高國家競爭力提供優質人才資源支撐。例如,很多高職院校的橋梁專業群已經實行了多年“多證書”體制,要求學生在完成工作任務后,必須完成一項以上的工作能力水平考核方可畢業。與此同時,各種技能比賽還將產業中的新技術和新設備引進來,營造出一個真實的生產情境,同時,根據企業對技能型人才與工程測量技術所提出的相關要求展開設計,以滿足企業的發展需求。構建“崗課證賽”一體化的工程測量技術專業教學體系,使其由以理論講授為主轉變為以實驗為主。通過“工學交替”“校企合作”等多種教育方式,重構專業教育結構,運用現代教育理念和技術進行實踐。通過參加各種技能競賽,學生可以不斷提升自己的理論和技能,進而得到用人單位的青睞。“崗課證賽”相結合的教學方式,符合企業對技能人才的要求,體現了“以人為本”的職業教育理念,符合企業對技能人才的要求。“崗課賽證”綜合育人下的工程測量技術專業改造升級思路如圖1所示。

20241212110052043-43-80130.png

“崗課賽證”綜合育人理念下的工程測量技術專業改造升級路徑

1.基于“崗課證賽”更新教育觀念,構建課程體系

在對工程測量技術專業的崗位需求進行調查分析的基礎上,建立起一套理論聯系實際的課程體系,并在教學過程中強調實踐技能。在工程測量設計專業改造升級時,要充分考慮競賽和專業技術人員的有關要求,使教學內容從淺到深,理實結合。以課題五“工程測繪的創新性應用——美麗鄉村典型建筑測繪與歸檔”為案例,通過對該課題的研究,與校企合作單位充分對接,并根據具體的工程實際開展工程測量技術方案設計、數據采集、內業處理和成果驗收等工作。與此同時,以美麗鄉村典型建筑數字測繪工程的文化和科技雙重含義為基礎,將其深度融入課程思政實踐中,達到潤物細無聲的育人效果,具體如圖2所示。

20241212110052043-85-84496.png

2.推動改進實訓環境

實訓是高職院校實現專業技能與實際操作技能之間的一座橋梁,是高職院校最大的特色和亮點。校園里的實訓設施能否達到教育的要求,對學生的就業能力有很大的影響。近幾年,很多高職院校憑借參加競賽和獲取職業技能資格證,對學校的測繪訓練基地進行了總體的規劃與改造,實現了學員培訓場所的標準化、多元化,以適應比賽準備及常規培訓的需要。課題研究小組聯合開發了一套將工程實際環境融入虛擬模擬環境中的系統,以克服目前三維激光掃描儀和UAV等昂貴且稀少,在實踐中無法覆蓋到的問題,同時還能有效消除野外氣象條件的干擾,保障設備人員的生命安全,達到不停學、不停練的目的。此外,課題研究小組還獨立開發了一套將學校實際訓練環境融入手機中的工程測量技術訓練課程,可以為學生和教師提供一些基礎的測量技能訓練,比如水準測量、導線測量、施工放樣、數字測繪等。這些都有助于學生和教師開展常規教學活動,使師生達到全天候隨學隨練的目標。

3.推動教師專業發展,全面提升教育質量

構建“崗課證賽”一體化的課程體系需要加強教師隊伍建設。作為專職教師,要及時掌握當前產業的發展動向,熟知各個崗位所需要的職業能力,以及在理論與技術方面的授課要點與難點,尋找一種適合的授課方式來教授和演示給學生。高職教育的教師隊伍不僅要具備一定的知識儲備,還要具備實際操作技能和掌握新知識、新技術。但是,現階段部分專業教師實踐經驗不足,所以在實訓教學過程中會表現出力不從心的情況。為此,應鼓勵專業教師借助節假日多參與實踐,深入企業前沿,有效掌握工程測量技術專業的發展動向,主動參與社會性技術比賽,或者帶領學生參與比賽,不斷提升其實踐能力,繼而促進該專業教學效果和質量的提升。

“崗課賽證”綜合育人理念下的工程測量技術專業改造升級過程

事實上,工程測量技術在工程建設生命周期中貫穿全過程,尤其是數字化測量,是工程測量的一種新技術。為此,本文以美麗鄉村典型建筑數字測繪與歸檔工程為實例,對“崗課賽證”綜合育人理念下的工程測量技術專業改造升級實踐過程展開闡述。

通過任務驅動,選擇“三階六步”法進行教學,構建“探究、思踐、悟評、拓展”的學習方式,使工程測量技術專業學生的技術能力和思想政治素養都得到提高。

課前探究:利用教學平臺,對教師提供的課前引導材料進行研究,掌握課題需要的相關知識。在企業教師的引導下,以工作單為基礎,對課題進行前期探索。通過對網絡微課程的學習,了解了網絡環境下的教學內容,并對教學內容進行初步了解。

課程導學:(1)思。將美麗鄉村建筑的數字測繪工作任務作為情境引入,同時與思政教育相融合,以此來提高學生的文化信心和技術報國情感。將課堂上的準備問題弄清楚,引導學生對其中的緣由進行分析,并對其進行有效運用和開發。(2)踐。與實際工作相聯系,充分利用虛擬模擬,使學員們在反復的模擬中熟練運用。在教學中,教師給學員演示實際動作,讓學員獨立完成作業,查找不足之處。1+X技術測評是在教師引導下,由教師、企業對測評結果進行評估的基礎上進行的。(3)悟。在教師正確的引導下,學生用模擬的方式進行培訓和任務實踐,可以持續地提高自己的工程測量技能,對于技能的掌握也會越來越熟練。(4)評。采用教學評估體系進行多元評價,具體包括小組互評、學生自我評估、評估、平臺評估以及企業評估等,由學生基于評估結果展開反思與優化。

課外拓展:和學生、企業開展線上互動,有效實施課后活動。以學生為中心,進行分級拓展,并在課外設計兩項作業:一項是必須完成的技能訓練,一項是技能拓展訓練選做題,持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本課題以西安市臨潼區美麗鄉村典型建筑數字測繪工程為研究對象,結合五個教學任務,融合臨潼區美麗鄉村典型建筑歷史資料、“學生技能競賽”“數字臨潼鄉村”“紀錄片”“1+X”和“產業規范”等內容,采用“課前考查”“教師示范操作”“相關視頻導入”“分組競技”“業界專家”等多種形式,把課程思政融入學習目標、學習內容和學習方法中,貫穿學習全過程。在教育活動中,發掘其中所包含的德育因素,提煉出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從而達到德技雙線育人的目的。

“崗課賽證”綜合育人理念下的工程測量技術專業改造升級的成效

工程測量技術專業的改造升級,可以不斷提升工程測量技術專業的教師隊伍水平,增強該專業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提升其就業競爭優勢,有助于校企深入協作。

1.課程改革的進一步深入

工程測量技術專業改造升級實踐中,提出了以“技術比賽”為核心,以“專業資格認證”為評價依據,不斷完善教學方式,優化教學改革。在技能比賽中,通過在工作崗位的實際工作,對涉及的知識、技能、工藝等進行詳細分析。在實踐中,結合比賽規則,持續加深與完善現有的課程,并適時調整新的課程。在此基礎上,根據國家職業資格認證考試的要求,將課程與考試的內容有機結合起來,制定科學的課程方案,使教學與產業發展實現密切結合。

2.加強師資隊伍建設與實際操作的力度

“崗課證賽”的推行,有助于工程測量技術專業教師教學能力和實踐水平的提升。學校工程測量技術專業教師在近幾年不斷參與當地技能大賽和教學比賽,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其中教學能力大賽獲國家級一等獎1次、二等獎2次,省級一等獎4次;指導學生獲國家級技能大賽一等獎4次,行業、省級獎項若干項,2名教師被評為西安市“最美教師”。

3.提高學生實踐技能與崗位競爭能力

通過“崗課證賽”實踐,促進“學校”和“崗位”的銜接,有助于把高職院校學生培養成為具有較強綜合素質的高技能人才,提高了高職畢業生的就業競爭能力。例如,學校工程測量技術專業學生近幾年來積極參與各類技術比賽,取得了良好的成果,中級技師合格率100%,高級技師合格率90%,就業率98%。

4.推動學校與企業的協同發展

學校工程測量技術專業通過實行“崗課證賽”的專業改造升級,已成功吸引了南方測繪、西安大地測繪有限公司等企業參與校企合作、課程教學環節,引進了行業發展的先進理念和職位需求,讓企業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實習機會。同時,企業也可以從高校畢業生中挑選出優秀的學生到企業就職,達到雙贏的效果。

結  語

“崗課賽證”綜合育人理念下的工程測量技術專業改造升級,切實體現了“素質教育”的理念,提高了學生的專業素養,促進了學校的學科建設,這對我國高等職業教育事業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崗課賽證”一體化育人模式,有利于推動企業全面參與職業院校的人才培訓,使專業設置和企業需求相結合,課程的內容要符合職業規范的要求,使教學和生產工藝相結合,實現“學歷與專業”的銜接、“高職”與“終生”的銜接、“三教”的深入改革,促進高職院校的高水平發展。“崗課賽證”綜合育人理念下的工程測量技術專業改造升級主要特色在于:一是能夠積極地根據行業變化對人才的能力培養提出新要求,在課程中體現出新技術、新工藝和新標準,以崗定課,以課育人,以賽帶課;二是在教學內容重構、情境創設、教學資源轉換等方面,教師能積極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不斷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和創新能力。

參考文獻:

[1]楊阿蘭,李佳,楊龍.高職建筑工程技術專業“崗課賽證”融通模式探究——以建筑工程測量課程為例[J].三門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3,22(3):56-60.

[2]楊秀伶.“崗證賽課”深度融合的高職工程測量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浙江工藝美術,2023(1):55-57.

[3]袁先明.基于“崗課證賽”融合的工程測量課程教學實踐研究[J].磚瓦,2022(2):173-174.

[4]劉曉燕.中職建筑工程測量課程“崗課賽證”融合教學改革探索與實踐[J].廣東教育(職教版),2021(11):119-122.

[5]王曉.科學構建高職工程測量技術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探討[J].測繪,2021,44(2):94-96.

[6]崔文明,周梅,游琪.以工程測量課程為例的課賽融合新模式探究[J].現代職業教育,2023(21):61-64.

[7]張獻慧.測繪技能大賽促進高職工程測量專業實踐教學改革的探究[J].湖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1,21(2):100-103.

[8]黃偉,邵琨.基于職業能力和崗位需求工程測量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J].宜春學院學報,2016,38(6):113-116.

[9]聶琳娟.水利工程測量智慧課堂改革與實踐[J].科技資訊,2023,21(10):172-175.

[10]趙曉琳.1+X證書模式下測繪專業人才職業能力培養研究[J].百科論壇電子雜志,2021(17):2148.

(謝媛媛、劉鋒、張軍:西安鐵路職業技術學院)

責任編輯:張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