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至12月10日,為期2個月的武功縣2024年名師工作室送教下鄉暨城鄉教師學習共同體示范引領活動圓滿結束。活動覆蓋高、初、小、幼4個學段,為36所校園1500余名教師呈現了94節示范課和46場微報告,在教與研中,城鄉教師相互學習,取長補短,資源共享,共同提升教育教學水平。

一是針對疑難,用心選課。該局結合全縣學前教育普及普惠發展、新高考、“雙減”“五項管理”等工作實際,指導名師工作室開展工作,通過自薦、互薦、遴選的方式,推選教學功底扎實,具有創新意識的教師承擔任務。名師工作室積極對接送教學校,了解需求和進度,確定送教內容;主講人根據自身的優勢特長,確定示范課的初案和教法,突出不同課型的示范性和引領性。

二是強化組織,精心打磨。送教前,該局對主講教師的設計、課件和微報告進行審核優化,把握教學重點、難點及課堂教學策略,力爭最優化呈現。送教團隊群策群力、集思廣益,通過聽課、評課、磨課等方式,不斷改進、優化、打磨,完善教學設計,防止“花架子”,力爭將最優化、最高效、最實用的課堂教學示范到位。

三是示范引領,授之以漁。在展示交流中,送教團隊用開放的課堂展示風采,用精準的問題點撥學生,用寬廣的思路啟發引導,將課堂變成學堂,讓學生的思維盡情綻放。同時,加強過程性評價,用多種方式激勵學生積極參與,變“要我學”為“主動學”,自評、互評、師評讓課堂更加靈動有趣,真正讓聽課教師學有所獲、掌握教學技巧、提升專業水平。

四是潛心研討,同學共進。送教后,及時進行教學反思,參與教師開誠布公地肯定優點,交流所學所得,提出改進意見及自己思考的困惑。從“課堂上學生啟而不發怎么辦、古詩教學中學生不能入情入境怎么辦?”等小切口問題,打開了一線教師的思維之窗。同時,及時收集整理教案、課件等圖文資料,不斷修改完善教學設計和微報告,力爭達到人人可講的程度。

責任編輯:胡晉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