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泉縣池河中學:火獅子“進”校園 “舞”出非遺新活力
作者:何龍苗 張磊
發布時間:2024-12-10 14:39:55 來源:陜西教育新聞網
“大家知道火獅子是如何編織的?舞獅人又是如何把握舞步節奏的嗎?”12月9日,石泉縣池河中學邀請縣文化館開展了一場以民間舞獅為主題的非遺文化講座,通過科普民俗、實操體驗,零距離感受非遺文化的內涵和價值,爭當新時代非遺文化的宣傳者和傳承者。縣非遺中心主任陸紅云、火獅子傳承人王平和縣文化館工作人員應邀參加講座。
講座中,縣文化館工作人員以PPT為媒介,以圖文并茂的形式介紹了踩高蹺、火獅子、皮影等縣域非遺文化項目,講解了各類民俗的歷史由來和發展演變,同時指出當前非遺文化傳承面臨著“受眾萎縮”“后繼無人”的困境,強調青少年是非遺傳承保護的中堅力量和未來希望,有傳承非遺的責任和使命。受室內場地所限,火獅子傳承人通過視頻演示的方式,向青少年學生介紹了火獅子的表演過程,引得現場師生陣陣驚呼,勾起廣大學生對火獅子表演的濃厚興趣和好奇心。本著知行合一、學以致用的原則,傳承人向學生傳授了編織獅身、舞獅動作的基本要領,現場學生熱情高漲、躍躍欲試,在傳承人的指導下,學生代表還實操體驗抖動獅身、跳躍、繞場走動等舞獅的基礎動作,沉浸式感受家鄉非遺文化的魅力和韻味。
近年來,石泉縣池河中學依托縣域得天獨厚的非遺文化,把傳承非遺文化和教育教學中心工作相結合,通過開展非遺研學、開設非遺社團、非遺進校園,大力弘揚非遺文化和民間藝術,豐富學生的社會視野和文化底蘊,涵養學生的人文素養和家國情懷,提升學校的辦學品質和文化品位,引領學校高質量發展。
下一步,學校將以讀書節為契機,通過設立非遺書架、宣講非遺故事、分享傳承非遺“金點子”,讓傳承非遺和閱讀書籍同頻共振、相得益彰,追溯非遺文化的歷史淵源,剖析民俗演變的緣由,探討非遺文化的創造性轉化,深化青少年學生對傳承非遺的認知認同,引導廣大青少年自覺傳承非遺、弘揚非遺,讓非遺向新而生,綻放時代光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