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不斷融入教育領域,數字化教育應運而生。它打破了傳統教育的時空限制,讓學習不再局限于教室之內,可以隨時隨地進行。數字化教育通過個性化學習路徑的設計、智能教學系統的應用,實現了對學生學習需求的精準對接,極大地提高了學習效率和學習效果。此外,數字化平臺還促進了教育資源的共享與開放,各種慕課、云課堂、精品課程以及在線課程,使得優質教育資源能夠跨越地域和時空界限,惠及不同受教育層次的人群。在時代的洪流中,數字化教育如同一股不可阻擋的浪潮,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著教育的面貌。它以其獨特的優勢——信息的即時性、資源的豐富性、學習方式的靈活性,為全球學習者打開了一扇通往知識殿堂的新大門。

然而,在這股變革的浪潮中,如何堅守教育的初心,確保技術的進步真正服務于人的全面發展,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在享受數字化教育帶來的便利與高效的同時,我們也不得不正視其潛在的問題與挑戰。技術的快速迭代往往容易讓人迷失方向,忽略了教育的本質與目的。教育的初心,是啟迪智慧、培養人格、傳承文化、服務社會,而非簡單地傳授知識或追求技術的先進性。因此,在數字化教育的浪潮中,堅守初心顯得尤為重要。如何在數字化洪流中堅守教育的初心,需要教育工作者在以下四個方面勤下功夫。

首先,應強化人文關懷,關注學生全面發展。數字化教育不應僅僅是技術的堆砌,更應是人文關懷的體現。教育者應時刻關注學生的情感需求、心理健康以及價值觀的形成,利用技術手段為學生提供更加個性化、有溫度的學習體驗。例如,通過智能分析學生的學習數據,及時發現并干預學習中的負面情緒,引導學生建立積極向上的學習態度;再如,利用虛擬現實、增強現實等技術手段,創造沉浸式學習環境,讓學生在體驗中學習,在學習中成長。

其次,堅持立德樹人,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立德樹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務。在數字化教育中,我們更應注重對學生品德的培養和優秀文化的傳承。通過開發富含優秀傳統文化內涵的在線課程、組織豐富多彩的在線文化活動,讓學生在掌握知識的同時,也能夠受到優秀文化的熏陶,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此外,教育工作者還應積極引導學生正確看待網絡世界,學會辨別信息真偽,培養批判性思維和獨立思考的能力。

再次,縮小技術差距,消除數字鴻溝。數字化教育為實現教育公平提供了新的可能。然而,數字鴻溝的存在卻成為制約教育公平的一大障礙。為了縮小這一鴻溝,我們需要加大對欠發達地區高校的教育投入,建設完善的基礎設施和網絡環境;開發適合不同地域、不同水平學生的數字化教育資源,確保每個孩子都能享受到優質的教育資源。此外,還應加強對欠發達地區教師的數字化技能培訓,提升他們的信息素養和教學能力,使他們能夠更好地運用數字化手段進行教學。

最后,注重實踐與創新,培養創新型人才。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在數字化教育中,我們應注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通過項目式學習、探究式學習等教學模式,讓學生在實踐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同時,鼓勵學生參與科技創新活動,培養他們的創新思維和動手能力。此外,還應加強與企業的合作與交流,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實習實訓機會和創新創業平臺,讓他們在實踐中成長、在創新中發展。

總之,數字化教育是一場深刻的變革,它為我們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機遇與挑戰。在這場變革中,堅守教育的初心是我們不變的信念與追求。只有始終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堅持立德樹人、促進教育公平、注重實踐與創新,我們才能讓數字化教育真正成為推動社會進步、促進人類發展的重要力量。讓我們攜手共進,在數字化教育的道路上不忘初心、砥礪前行。

(張小偉:陜西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責任編輯:張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