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正處于積累語文知識和發展語言能力的重要階段,選擇適當的語文課外閱讀內容對其未來成長及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至關重要。本文介紹了小學生語文課外閱讀的積極影響,并分析了小學生語文課外閱讀現狀、存在的問題,以及語文課外閱讀方法等,旨在幫助小學生養成良好的語文課外閱讀習慣,提高其語文課外閱讀能力,為他們的綜合素養提升奠定扎實基礎。

一、語文課外閱讀對小學生的影響

小學生語文課外閱讀對其學習和成長有著非常積極的影響,因此家長和教師應積極鼓勵和引導孩子的語文課外閱讀,并為他們提供合適的閱讀書籍。

(一)提升表達能力及培養興趣愛好

閱讀是語言學習和表達的重要途徑,通過積極閱讀,可以幫助小學生學習新詞匯和語言表達方式,提高口語和寫作能力。閱讀如果成為小學生的一個習慣,可以很好地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和學習興趣。當小學生體驗到閱讀的樂趣時,他們會慢慢養成獨立閱讀習慣,不再需要他人的監督或督促。

(二)有利于提高思維能力

語文課外閱讀可以提升小學生分析、推理等方面的能力,以及培養他們的創造性思維。這對小學生的學習和生活都是非常有益的。語文課外閱讀書籍可以增加小學生的知識儲備,豐富他們的生活經驗,提高他們的學習成績。此外,通過語文課外閱讀,小學生還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更多的語文學科知識。

(三)培養良好的價值觀和道德觀

科學選擇適當的語文課外閱讀內容可以幫助小學生積累知識,這不僅僅能夠培養小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閱讀理解能力,還能讓小學生在了解外面世界的基礎上不斷總結社會運轉規律,同時幫助他們理解社會和人性,培養他們正確的價值觀和良好的道德觀,使他們成長為有責任心的公民。

二、小學生語文課外閱讀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一)閱讀興趣不高

因為小學生年齡較小,文學作品理解能力相對較弱,加之有些小學生對閱讀本身沒有興趣,導致語文課外閱讀難以深入。小學生對語文課外閱讀興趣不高的原因有多個方面,首先是小學生的興趣愛好比較單一,他們可能對某些主題或類型的書籍比較感興趣。如果他們閱讀的內容與他們的興趣不符,他們可能會覺得無聊或沒有意思,甚至對閱讀失去興趣。小學生的閱讀水平不同,如果閱讀內容難度超出他們的閱讀能力范圍,他們可能會感到挫敗和無法理解。但是如果閱讀內容太過簡單,他們可能又會覺得無聊或者沒有挑戰性,也會失去閱讀興趣。其次是學校通常會通過考試等方式評估小學生的閱讀水平,這可能會讓小學生產生壓力或者焦慮情緒,降低他們的閱讀興趣。小學生可能有多種興趣愛好,如看電視、玩電腦游戲等,這些都可以讓他們在短時間內獲得滿足感。相比之下,閱讀需要更多的時間和耐心,如果沒有及時引導,他們可能會選擇更容易獲得滿足感的事情。

(二)閱讀量不足

如果小學生閱讀量不足,是難以養成閱讀習慣的,這會極大地影響他們語文水平的提升。很多小學生的閱讀興趣都來自于家庭影響。如果家長不重視閱讀或者缺乏引導,小學生可能會缺乏閱讀的機會和動力,而且很多學校可能更加注重小學生的學習成績,忽略了閱讀的重要性,這可能會導致學校對語文課外閱讀的要求不高,或者沒有為小學生提供足夠的閱讀機會和資源等。當下的小學生通常需要完成大量的學習任務,如作業、參加補習課等可能會占用他們的課外時間,使他們沒有更多時間閱讀。此外,在現代社會中,電子產品的普及讓小學生容易沉迷于電腦游戲、社交媒體等,這又進一步減少他們的閱讀時間和閱讀興趣。

(三)閱讀內容選擇不合適

部分小學生在選擇閱讀內容時缺乏判斷力,選擇了不適合自己的內容,導致閱讀效果不佳。小學生由于還沒有完全形成良好的自我控制能力和自我規范能力,如果家長不加以監管,他們可能會閱讀不適合他們年齡的書籍或報刊,這可能會對其產生不良影響。小學生的閱讀內容來源比較廣泛,有可能是家庭中的書籍、圖書館的書籍、線上的一些內容等,如果來源不清或者不可靠,他們可能會閱讀到不適合他們的內容。另外,小學生在學校中也有閱讀課或者閱讀活動,但如果學校缺乏對小學生閱讀內容的選擇和指導,小學生可能會選擇不適合他們的內容閱讀,這非常不利于小學生的成長。

(四)無法理解閱讀內容表達的意思

有些小學生閱讀文章時,受限于自身的閱讀水平和語言表達能力,無法理解文章表達的意思,影響他們對文章的進一步分析。這可能是因為小學生的閱讀能力還不夠成熟,他們可能還不熟悉一些詞匯、語法和句型等,這極大地影響了他們對文章的理解。此外,小學生閱讀經驗和知識面相對有限,可能會遇到一些不熟悉的概念和內容,從而難以理解文章要表達的真正含義。還有一些可能的因素也會影響小學生理解文章的能力,如閱讀環境、注意力集中度、課外閱讀時間等。如果小學生在閱讀時處于喧囂的環境之中,或者注意力不夠集中,也會影響他們對文章的理解。

(五)不會總結文章內容

有些小學生看完文章后,無法總結文章主題、情節和人物等,難以形成自己的閱讀體驗和體會。小學生在進行語文課外閱讀時不會總結文章內容,這可能是因為他們還沒有養成總結文章內容的習慣,缺乏總結的技巧和方法,或者缺乏足夠的閱讀體驗和知識儲備,而缺乏總結文章的能力會影響小學生對閱讀內容的理解和記憶。學會總結文章從中提煉出重點信息和主要觀點,從而更好地理解和記憶文章內容。如果小學生沒有總結文章的習慣和能力,他們可能會忽略文章中重要的信息和觀點,甚至會忘記文章的關鍵內容,這不僅會影響小學生的學習成績,也會影響小學生的閱讀興趣和閱讀習慣的養成。語文課外閱讀能很好地培養小學生的閱讀能力和思維,而總結文章就是其中一項重要的思維,可以幫助小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文章內容。因此,培養小學生總結文章的能力,有助于他們的思維培養和語文能力的提高。

三、小學生語文課外閱讀指導方向分析

小學生閱讀的書籍應是適合他們年齡段的、內容豐富的、有趣味性的,可以激發閱讀興趣和閱讀欲望。教師要注重指導小學生選擇閱讀材料,鼓勵他們多元化閱讀,包括故事書、科普讀物、名著等。在課堂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留給小學生充足的閱讀時間,允許他們自由選擇閱讀內容,鼓勵他們與同學互相分享讀后感,交流閱讀經驗。此外,幫助小學生建立正確的讀書價值觀,提高小學生的閱讀自覺性、積極性,充分發揮課外閱讀對小學生綜合素質的作用。

四、小學生語文課外閱讀方法

(一)養成語文課外閱讀習慣

一是提供豐富的閱讀材料,包括圖書、雜志、報紙、故事書等,以讓小學生有更多的選擇,能找到自己感興趣的閱讀內容。例如,在學校圖書館和各班教室里,為小學生準備豐富的圖書和雜志等,包括科普類、文學類、漫畫類等不同類型的閱讀內容,以激發他們的閱讀興趣。

二是為小學生提供一個安靜、舒適、適合閱讀的環境,讓他們更好地沉浸在閱讀之中,提高他們的閱讀興趣和閱讀效果。例如,在教室或學校圖書館里,為小學生創造安靜舒適的閱讀環境,使其感到舒適和放松,從而更好地沉浸在閱讀之中。鼓勵多樣化的閱讀方式,包括傳統的紙質閱讀、電子書、有聲書、漫畫等多樣化的閱讀方式,以更好地滿足他們的不同閱讀需求和興趣。

三是創造良好的閱讀氛圍,激發小學生閱讀興趣。在班級中創造良好的閱讀氛圍,如組織閱讀分享活動,讓小學生分享自己喜歡的閱讀內容,或者組織閱讀比賽,增強小學生的閱讀動力和閱讀興趣。教師可以組織閱讀分享活動,讓小學生分享自己喜歡的閱讀內容,并交流討論,強化小學生閱讀能力。

四是注重閱讀指導和反饋,這可以幫助小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閱讀內容,同時還可以激發他們的閱讀興趣和促進他們閱讀習慣的養成。例如,在課堂上給小學生提供適當的閱讀指導和反饋,如解釋生詞、解答疑問等,使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閱讀內容,并根據小學生的閱讀情況和表現,給予適當的反饋和評價,使其獲得閱讀的成就感和自信心,進一步激發他們的閱讀興趣,培養他們良好的閱讀習慣。

(二)增加語文課外閱讀量的方法

一方面教師可以準備各種類型的閱讀材料,包括童話、故事、詩歌、科普讀物、名著等,并根據小學生的閱讀興趣和閱讀能力進行分類推薦。教師還可以在教室中設置閱讀角,讓小學生自主選擇喜歡的閱讀內容自由閱讀。同時,教師多鼓勵小學生分享自己的閱讀心得和體會,提高小學生的閱讀興趣和閱讀熱情。另一方面教師可以引導小學生進行精讀和泛讀,教授小學生閱讀技巧和閱讀方法,及時給予小學生閱讀上的指導和幫助。同時,教師還應對小學生的閱讀進行評價和反饋,鼓勵小學生不斷努力提高自己閱讀能力。例如,教師可以準備一本名著,如《西游記》,然后在閱讀課上進行解說推薦,讓小學生了解該書的作者、背景和主要內容等。最后教師可以要求小學生在課余時間閱讀這本書,并在下次閱讀課上分享自己的閱讀心得,從而提高小學生的閱讀興趣和積極性。此外,教師還可以根據小學生的閱讀能力和閱讀興趣,向他們推薦其他類型的閱讀材料,如童話、詩歌、科普讀物等,讓小學生真正在閱讀中感受到樂趣和成就感。如果發現不合適的閱讀材料,教師應及時與小學生溝通,避免對其產生不良影響。教師多鼓勵小學生分享自己喜歡的閱讀內容,并對小學生分享進行評價和指導,從而提高小學生的閱讀能力和素養。

(三)深化理解語文課外閱讀內容的方法

一是教師可以引導小學生提前預習文章,了解文章的主要內容和語言難度,在小學生閱讀過程中為其提供指導,必要時幫助小學生選擇合適的閱讀策略,如通過預讀、精讀、泛讀等方式不斷提高小學生的閱讀能力,同時教授小學生如何分析文章結構、尋找關鍵詞、理解難句等方法,從真正意義上提高小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

二是提供適當的閱讀支持,如為小學生提供字詞、詞匯解釋、語句翻譯等幫助,使其更好地、更快地理解文章內容。需要注意的是,讀書筆記是閱讀的重要組成部分,可以幫助小學生加深對所讀書籍的理解程度,為其之后的復習提供便利。因此,教師可以指導小學生進行筆記分類,比如書籍基本信息、人物角色介紹、事件發展過程、故事情節梳理、個人感悟等,這樣有助于小學生更清晰地理解和組織筆記內容。必要時教師可以為小學生提供一些優秀的閱讀筆記實例和范本,從而讓小學生了解什么是好的筆記,最后引導小學生進行學習和借鑒。

三是鼓勵小學生將自己的筆記分享給同學或老師,從中獲得及時反饋和建議,以便更好地完善和修改自己的筆記。小學生在完成閱讀筆記后可以進行反思,回顧自己的筆記是否完整、準確,是否有遺漏或不足之處,以及如何進行改進和提高。這樣有助于小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閱讀筆記的技巧和方法。例如,教師可以推薦科普讀物《宇宙童話》《小學生奇趣大百科:自然魔法》等,然后可以在課堂上通過分析文章結構和語言難度,幫助小學生預測文章內容和理解的重點內容所在,同時教授小學生如何使用詞典等工具來幫助自己的閱讀理解。此外,教師還可以定期組織閱讀分享會交流閱讀心得,從而更好地提高小學生的閱讀能力和閱讀興趣。

(四)幫助小學生總結語文課外閱讀方法

語文課外閱讀的總結必須建立在小學生在課堂內的閱讀方法體系之上。首先,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向小學生講解如何總結文章,比如通過關鍵詞、主旨句等來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讓小學生明確總結的目的和方法,還可以在課后安排一定的時間,讓小學生回顧閱讀過程,并結合自己的理解總結文章內容。通過這種方式,小學生可以逐漸形成自主總結的習慣,不斷提高自己的閱讀理解能力。其次,教師多鼓勵小學生在班級內分享自己的閱讀總結,通過分享交流,進一步理解文章內容,加深對文章內容的記憶。例如,在課堂上組織小學生進行閱讀活動,并在活動結束后帶領小學生進行總結,告訴小學生如何通過總結來加深對文章的理解。同時教師還可以在課后為小學生布置一些總結性的作業,引導小學生總結自己閱讀過的文章,教師對這些活動進行及時的評價和反饋,以幫助小學生更好地掌握和總結閱讀文章的方式。通過這些措施,可以幫助小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不斷提高他們的閱讀理解能力。

此外,借助互聯網也可以為小學生提供文章總結方面的幫助,同時能為教師提供更加便捷的管理工具和反思途徑。第一是通過搜索引擎、數字圖書館、在線閱讀平臺等途徑,挑選適合小學生閱讀的優質資源,但要注意篩選,避免出現不適合小學生的閱讀內容。第二是通過提供相關的學習工具和交流平臺,讓小學生通過撰寫閱讀筆記、寫讀后感及小組討論等方式來進行總結和反思,加深小學生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和記憶。第三是借助在線評估工具、反饋平臺等,及時了解小學生的閱讀情況和閱讀成果,對小學生進行及時指導和鼓勵。

綜上所述,語文課外閱讀是培養小學生語文能力的重要途徑,但是需要小學生、教師和家長的共同努力。通過選擇好的閱讀書籍、制訂閱讀計劃、做閱讀筆記、進行口頭總結等方法,可以幫助小學生更好地進行語文課外閱讀,進而提高小學生的語文課外閱讀能力。

作者單位  江蘇省南通市北城小學

責任編輯:張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