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管理創新研究
作者:■文/周曉旭
發布時間:2024-12-03 10:07:33 來源:陜西教育·教學
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入推進,核心素養已成為教育界關注的焦點。小學語文作為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培養學生語言文字運用能力、思維能力、審美能力及文化素養等方面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本文采用觀察法、訪談法、文獻分析法、調查法等研究方法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現狀進行了較為深入的調研,并提出了切實可行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管理創新策略,以期能為一線教師優化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管理提供有益參考。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核心素養主要包含語言建構與運用、思維發展與提升、審美鑒賞與創造、文化傳承與理解等多個層面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管理創新是推進課堂教學改革與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途徑,通過管理創新構建一個以學生為中心、以核心素養為導向的課堂教學模式,不僅可以優化課堂教學環境,提高教師教學水平,還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學習主動性,提升學生核心素養,從而實現教學相長。
一、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現狀分析
隨著“雙減”政策的深入推行及小學各科教學改革的持續實施,小學語文教師紛紛調整教學方式及優化教學管理,使大部分學生都能積極配合教師自主地、創造性地完成課程目標,但在過程中仍存在一些問題。
首先,學生缺乏主動參與課堂教學活動的意識。在“雙減”政策背景下能夠被教師自主支配的課堂時間有限,為了趕教學進度,多數教師仍采用講授法進行教學,“教師講,學生聽”模式占據了課堂三分之二的時間,因此教師幾乎沒有時間與學生進行高效互動。其次,學生缺乏有效的課堂參與。當教師提出問題后,第一時間舉手回答問題的學生少之又少,教師只能指定某一位學生回答,這導致學生參與語文課堂活動時消極和被動,有的學生回答問題時的聲音較低且答非所問,有的學生甚至直接說自己“不會做”。最后,課堂管理機制存在問題。有的教師為了激勵學生大膽回答問題,便對學生回答問題的次數進行統計和量化,并在每周或每月對學生的得分進行總結,分數不達標的學生將會面臨一定的懲罰。這種管理方式盡管在短期內能提升學生在語文課堂上的活躍度,但會使學生喪失課堂發言的成就感、效能感、滿足感等。為了從根本上解決這些問題,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管理模式亟須創新。
二、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管理創新策略
(一)轉變教學管理理念
理念是行為的先導,對人的行為起到引領和調控作用,要想優化教師的課堂教學管理行為,就必須轉變其教學管理理念。一方面,教師不僅要將學生視為課堂學習的主體及課堂中被管理的對象,還要將其置于平等的位置創新課堂管理模式。在課堂教學管理中,教師應注重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學習主動性,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創新精神;另一方面,教師還要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關注學生個性化的學習需求和情感需求,不能將自己視為“權威”,而是要積極轉變自己的職業角色,將自己視為課堂教學活動的組織者、指導者、合作者,課堂教學管理中應注重營造積極、和諧、互動的課堂氛圍,提升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活動的意識,為其未來的學習和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二)創新教學方法
教學方法是教師課堂教學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根據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和學生特點選擇小組討論、角色扮演、案例分析、問題驅動、翻轉課堂等多樣化的教學方法。例如,對需要深入理解的知識點,教師可以采用講解與示范相結合的教學方法;對需要培養學生實踐能力的課程,教師可以采用實驗、實踐的教學方法。同時,教師還可以根據學生學習情況和反饋不斷調整教學方法,以使教學方法更符合學生的實際需求。靈活運用各種適合學生學習的教學方法,教師可以更好、更快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和滿意度。
(三)制訂科學合理的管理機制
在小學語文課堂管理中,科學合理的管理機制不僅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還能激勵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活動,從而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和學習質量。例如,在小學語文課堂中,教師可以通過設立獎勵制度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對積極參與課堂活動、表現優秀的學生給予口頭表揚、加分或者小禮品等獎勵。這些獎勵可以滿足學生的心理需求,提高他們的自信心和自尊心,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熱情。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管理創新是一項重要而緊迫的任務。因此,小學語文教師應通過轉變教學管理理念、創新教學方法、制訂科學合理的管理機制等措施強化課堂管理,不斷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
作者單位 陜西省西安市經開第十五小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