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咸新區秦漢新城牽手西藏民族大學深化多領域合作
作者:于忠虎 呂聰
發布時間:2024-12-03 20:44:53 來源:西安新聞網
11月29日,西咸新區秦漢新城與西藏民族大學簽訂合作協議,在文物保護、人才培養、人文交流等方面深化合作,西藏民族大學文物考古實習實踐基地、秦漢新城文物考古人文交流基地同時揭牌。
簽約儀式在西藏民族大學秦漢校區舉行。根據協議,雙方將依托秦漢新城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建立常態化交流合作機制,圍繞文化遺產保護傳承與活化利用,共建西藏民族大學文物考古實習實踐基地和秦漢新城文物考古人文交流基地,加強在文物保護、考古研究、人才培養、人文交流等方面的合作,共同提升文物遺存保護利用和文化遺產保護傳承水平。
秦漢新城有著豐富的文物資源和深厚的歷史底蘊,89.6平方公里遺址保護區內散布著秦咸陽城遺址、西漢長陵等不可移動文物點82處,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0處,近年來積極探索文物遺存“保護+傳承+利用”創新路徑,在博物館體系建設、大遺址保護利用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
西藏民族大學是西藏第一所高等院校,也是首所在秦漢新城落地辦學的本科高校。建校66年來,西藏民族大學為西藏各項事業發展培養了一大批優秀干部和專業技術人才,并在促進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和民族文化傳承發展方面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簽約儀式上,西藏民族大學文物考古實習實踐基地、秦漢新城文物考古人文交流基地同時揭牌。雙方將合作開展西藏民族大學民族研究院學生實習實踐工作,并通過舉辦專業講座、培訓等方式,共同提升文化遺產保護、博物館運營等方面的專業水平,推動學校建設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考古學,同時為秦漢新城保護傳承文化遺產、推進文旅深度融合發展提供更多人才、技術和智力支撐。
秦漢新城和西藏民族大學將依托中國(陜西)自由貿易試驗區等優勢,在絲綢之路考古和文化遺產保護、專業人才隊伍建設、人文交流合作共建等領域深化合作,探索建立文物保護利用合作新模式,助力新時代絲綢之路文化遺產系統性保護及產學研用機制創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