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成為連接過去與未來的橋梁
作者:■文/趙 論
發布時間:2024-12-03 09:07:34 來源:陜西教育·教學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是中華民族五千多年文明積淀的寶貴精神財富,不僅包含哲學思想、道德規范、藝術形式、語言文字等眾多方面,還蘊含著豐富的歷史信息和深厚的民族情感。隨著時代的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如何在現代社會中得以傳承和發展,成了一個值得深入探討的話題。筆者認為傳承與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努力。
一、家庭教育方面
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細胞,是孩子成長的搖籃,也是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場所。家長可以通過多種途徑和方法,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得以堅守和傳承,使家庭成員在潛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和感染,培養深厚的文化底蘊和人文素養。
(一)注重言傳身教,樹立榜樣示范
言傳身教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最直接、最有效的傳承方式之一。家長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要以身作則,用自己的言行舉止向孩子展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
1.踐行傳統美德
在日常生活中,家長要積極踐行孝悌、忠信、禮義、廉恥等傳統美德,如尊敬長輩、關愛家人、誠實守信、謙虛禮讓等,通過自己的行為,讓孩子明白這些傳統美德的重要性,并在潛移默化中受到影響。
2.展現文化素養
家長可以為孩子展示自己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了解和熱愛,如誦讀經典詩詞、欣賞傳統音樂、練習書法繪畫等,孩子就能夠從中感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美好,產生學習和傳承的興趣。
(二)營造文化氛圍,創設學習環境
家庭環境對孩子的成長有著重要的影響,濃厚的文化氛圍、適宜的學習環境能夠激發孩子學習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興趣和探索欲望。
1.改變家居環境
家長可以在家中擺放一些字畫、瓷器、古典書籍和文房四寶等,讓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感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存在。
2.建立家庭圖書館
家長可以收集一些經典著作、歷史故事、民間傳說等書籍,建立小小家庭圖書館,孩子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產生濃厚的興趣。
(三)慶祝傳統節日,感悟文化內涵
傳統節日是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孩子通過參與傳統節日慶祝活動,能夠從中感受節日的歡樂氛圍。例如,春節一家人一起貼春聯、掛燈籠、包餃子;端午節一家人一起包粽子、插艾葉、制作香囊等。
(四)開展家庭文化活動,培養興趣愛好
豐富多彩的家庭文化活動,是培養孩子傳承和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途徑,也是培養孩子學習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興趣的有效方式。
1.經典誦讀活動
家長可以定期組織誦讀經典詩詞活動,讓家庭成員選擇朗朗上口的《論語》《弟子規》唐詩宋詞等內容,讓孩子在誦讀中感受經典的魅力。
2.傳統手工藝品制作
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制作傳統手工藝品,如剪紙、刺繡、陶藝等,讓孩子在動手實踐中了解傳統手工藝品制作的技巧,及其蘊藏的文化內涵。
3.欣賞傳統戲曲
節假日閑暇時,家長可以帶領孩子觀看傳統戲曲表演,如京劇、秦腔、碗碗腔等,讓孩子領略戲曲藝術的獨特魅力。
(五)旅行體驗,感受文化底蘊
旅行是一種很好的學習方式,家長可以帶領孩子參觀歷史文化名城、古跡遺址等,讓孩子感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底蘊。
1.探訪名勝古跡
家長可以帶領孩子參觀博物館、古建筑、文化遺址等,讓孩子了解歷史文化的發展變化歷程。
2.體驗地方特色文化
家長可以帶領孩子去不同的地方旅行,讓孩子體驗當地的特色文化,開闊眼界,增長見識。如去參觀故宮博物院,讓孩子了解明清時期的歷史文化和建筑風格;帶孩子去昆明、麗江、洱海、瀘沽湖等,賞美景,吃美食,看演出等,讓孩子了解不同民族的風俗、習俗。
(六)傳承家族文化,延續家族精神
1.講述家族故事
家長可以向孩子講述家族歷史故事、創業經歷、優秀人物等,讓孩子了解家族的發展歷程和精神傳承。
2.傳承家族傳統
一些家族有特定的傳統和習俗,如家訓、家規等,孩子要很好地繼承和發揚這些傳統,延續家族精神。家長可以為孩子講述家族勤奮努力、誠實守信的人物故事,讓孩子將家訓作為自己的行為準則,在潛移默化中傳承家族傳統。
二、語文課堂教學方面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一個民族的精神命脈,是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也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有責任讓學生了解、傳承和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培養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一)挖掘教材內容,深入解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語文教材是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有著豐富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元素,教師要深入挖掘其中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幫助學生深入解讀。
例如,在古詩詞教學中,教師不僅要幫助學生理解古詩詞的字面意思,還要引導學生體會其中蘊含的情感、意境和思想。如講解李白的《靜夜思》時,教師要引導學生感受詩人的思鄉之情,還要讓學生體會中國古代文人對故鄉的深厚情感;講解蘇軾的《水調歌頭》時,讓學生體會詩人豁達超脫的人生態度,及其對親人的思念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又如,在文言文教學中,教師要讓學生了解古代的政治、經濟、文化等,《論語》中的“仁”“禮”等思想、《孟子》中的“民本”思想、《左傳》中的歷史事件和人物等,讓學生深入了解中國古代的思想文化和社會風貌。
(二)開展主題活動,體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魅力
豐富多彩的主題活動是傳承和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有效途徑之一,學生從這些活動中可以感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增強感性認知。
1.經典誦讀活動
教師可以組織學生誦讀經典詩文,如《三字經》《弟子規》《千字文》等,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接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熏陶。
2.節日慶祝活動
教師可以結合傳統節日開展主題活動,如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等,讓學生了解傳統節日的由來、習俗,感受傳統節日的歡樂氛圍。
3.舉辦書法、繪畫比賽
教師可以讓學生臨摹古代書法作品和傳統題材的繪畫作品,了解創作手法,讓學生感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獨特藝術魅力。
(三)利用多媒體資源,豐富文化呈現形式
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多媒體在語文教學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教師利用多媒體資源可以豐富課堂呈現形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1.播放視頻
教師可以為學生播放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有關的視頻,如紀錄片、動畫片、《中國詩詞大會》《如果國寶會說話》等,讓學生直觀地感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
2.展示圖片、音頻
教師可以在課堂中為學生展示相關圖片、音視頻,如古代建筑、文物、戲曲等,讓學生全方位感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豐富內涵。
(四)加強課外閱讀,拓寬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視野
課外閱讀是語文課堂教學的延伸和補充,也是傳承和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途徑,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廣泛的課外閱讀,拓寬學生的文化視野。教師可以為學生推薦古代和現代的經典名著,如《紅樓夢》《三國演義》《水滸傳》《西游記》等,讓學生閱讀經典名著,感受中華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
(五)開展研究性學習,培養學生探究能力
研究性學習是培養學生探究能力和創新思維的重要方式,也是傳承和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有效途徑之一。因此,教師要鼓勵學生積極參加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關的研究性學習。
1.確定研究課題
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興趣和能力,確定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關的研究課題,如古詩詞中的意象研究、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禮儀研究等。
2.開展研究活動
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分組進行研究活動,讓學生通過查閱資料、實地調查、訪談的方式收集信息,并分析、整理相關信息。
3.成果展示
學生可以以微報告、小論文等形式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分享研究過程中的收獲和體會。
(六)家校攜手,形成教育合力
家庭教育是學校教育的重要補充,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相結合會形成強大的教育合力,對于傳承和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具有重要的意義。
1.做好宣傳引導
教師可以通過家長會、家長學校宣傳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性,幫助家長做好孩子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工作。
2.組織親子活動
教師可以組織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關的親子活動,如誦讀經典作品、制作手工藝品等,讓家長和孩子從中感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增進親子關系。
總之,語文教師要堅持守正創新,積極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豐富內涵,以閱讀教學為主要途徑,讓學生愛上閱讀、快樂閱讀,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回歸語文教學,讓學生學得深,悟得透,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汲取精神營養,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全面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還要樹立大語文觀,有所堅守,不流于世俗,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最大限度地融入語文教學中,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成為連接過去與未來的橋梁。愿我們每個人都能成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者,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這個瑰寶在時代的長河中熠熠生輝。
作者單位 陜西省渭南市實驗初級中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