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改革 培育全面發展“四有”新人
——以鳳縣雙石鋪小學為示范,探索鳳縣教育評價改革新路徑
作者:王延成 張鳳娟
發布時間:2024-11-26 15:49:22 來源:陜西教育新聞網
鳳縣作為陜西省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試點縣,聚焦教育發展、質量提升、學生發展三個中心,探索形成以中小學教育評價改革為主體,以黨委、政府教育評價和社會教育評價為兩翼的新時代教育評價體系。雙石鋪小學堅持“培養全面發展的人”辦學宗旨,不斷深化中小學教育評價改革,逐步建立陽光好少年“136”學生綜合素質教育評價體系。該體系聚焦學生核心素養,從3個領域、6個維度、12個基本點出發,將教育評價內容融入到與學生學習生活聯系更加密切的陽光卡中,建構多元、立體的學生綜合素質教育評價指標體系,讓全體學生在潛移默化、日積月累中將行為變成習慣,逐步養成核心素養,著力培育心中有愛、臉上有笑、眼中有光、行中有善的“四有”新人。
一、改革背景
1.政策要求。教育強國建設進入蓄勢突破、全面躍升的關鍵重要階段。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既是國家所需,也是時代所需。2020年10月,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和全國教育大會精神,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要求各級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遵循教育規律,系統推進教育評價改革,發展素質教育,引導全黨全社會樹立科學的教育發展觀、人才成長觀、選人用人觀,推動構建服務全民終身學習的教育體系,努力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3年多來,從中央到地方、從學校到社會,教育評價改革逐步深化,各地、各校的探索也正落實落地、協同推進。
2.縣域環境。鳳縣被確定為陜西省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試點縣以來,聚焦教育發展、質量提升、學生發展三個中心,初步形成以中小學教育評價改革為主體,以黨委、政府教育評價和社會教育評價為兩翼的新時代教育評價體系(簡稱一體兩翼)。在深化學生評價改革工作中,堅持以三觀純正、身心健康、學業有成、個性發展為目標,建立以全面發展為指向的學生核心素養評價體系。大力實施育德行動,印發《鳳縣中小學新時代“立德?立心?立人”行動方案》《新時代青少年兒童行為習慣養成教育實施意見》等,實施3636德育行動、自主德育、“德育十個一”等活動,把育人行動具體化、生活化、人本化、精細化,讓學生在體驗中形成習慣,在實踐中提升素養,推動學生心中有愛、臉上有笑、眼中有光、行中有善。
3.學生現狀。傳統評價方式,尤其是學校教育領域中對學生的評價,主要依賴于紙筆考試和教師的主觀觀察,這種評價方式存在維度單一、缺乏個性化、注重成績、教學導向偏差、更新滯后、反饋延遲、忽視過程、家校溝通有限等弊端。隨著學習方式、培養目標、外部環境的變革等,要求學校根據社會發展的新樣態構建新的學生評價體系,以回應學生發展的新需求。
基于以上因素,鳳縣雙石鋪小學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以培養全面發展的人為辦學宗旨,在落實學生全面發展、提升學生綜合素質教育過程中,依據《鳳縣中小學新時代“立德?立心?立人”行動方案》,逐步探索形成了鳳縣雙石鋪小學陽光好少年“136”學生綜合素質教育評價體系,該體系聚焦學生核心素養,從3個領域、6個維度、12個基本點構建了多元、立體的學生綜合素質教育評價指標體系。
圖1.陽光好少年爭章奪星示意圖
二、主要做法
(一)突出全面性和自主性構建評價體系內容
陽光好少年“136”學生綜合素質教育評價體系,是對學生在德智體美勞等方面的表現進行評價,客觀反映學生在學校、家庭和社會中的表現,全面了解學生的發展狀況,發現學生的潛能和不足,為學生提供有針對性的指導和幫助,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在評價體系構建中,學校從文化基礎、自主發展、社會參與三個角度出發,通過閱讀與表達、藝術與表現、合作與探究、分析與質疑、樂學與善思、總結與反思、自主與管理、生命與運動、道德與責任、集體與榮譽、勞動與創造、實踐與應用12個具體評價指標,分類評選出人文之星、科學之星、學習之星、生活之星、責任擔當之星、實踐創新之星6類學校“小明星”,定期予以表彰獎勵,促進全體學生爭星進步。
在實際操作中,學校將評價內容融入到與學生學習生活,設計特有的陽光卡,用學生理解的語言設定核心素養評價內容,讓學生更易接受。學校以德育處為主導,班主任、科任教師,家長及社會教育力量共同參與評價,結合學生自評、同伴互評等方式,形成了多元化評價主體,保證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落實的同時,與新時代教育元素相結合,延伸了學校育人的時間空間,使全體學生在潛移默化、日積月累中將行為變成習慣,逐步養成核心素養。
圖2.陽光好少年“136”綜評體系與核心素養的對應圖
圖3.陽光好少年“136”學生綜評體系學生自主發展路徑圖
(二)突出游戲性和趣味性設計評價過程
1.評價規則——集趣味性、科學性為一體的晉級游戲。從學生心理特點出發,設計游戲晉級規則。從三級指標對應的十二類陽光卡作為起點,向上分別對應二級指標、一級指標及發展目標,具體為:集陽光卡——得三級徽章——獲二級稱號——評陽光好少年四個階段。不同情境、不同領域獲得的陽光卡累計到一定數量,代表學生達到不同級別的穩定水平,從而獲得相應級別的稱號。評價過程只獎不罰、正面激勵,始終遵循無排名、無比賽、無懲罰、無上限的“四無”原則。鼓勵所有學生成為不同類別、各個領域的新時代陽光好少年 。
圖4.爭星晉級游戲示意圖
圖5.不同類型的陽光卡展示
2.晉級路徑——突出科學性和人文性挖掘學生潛力。通過縱向四階與橫向多模塊內容相結合,共同構成立體式、多渠道的學生發展路徑。人文之星、科學之星、陽光小博士、陽光好少年等二十多項模塊及對應的稱號,讓每一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斷體驗成功感。通過縱向比照數據,在記錄學生成長的同時,認可點滴進步,突顯增值評價。
三、改革成效
1.多元開放的發展路徑激勵學生自主成長。縱向多階的評價過程與橫向多模塊的評價內容結合,組成多樣的學生發展路徑。無排名、無比賽、無懲罰的環境下描繪出差異性、多樣性、自主性的“自畫像”,讓學生通過凈增值不斷收獲成功,建立自信,突破被動受評的桎梏,激發自我成長的動力。
2.全面互動的評價機制形成良性循環。以發展視角構建的綜合素質教育評價指標體系,涉及成長全領域,讓全體學生在各自擅長領域中都能收獲成功。閉環式雙向驅動機制讓過程評價與結果評價良性互動,充分發揮評價的導向、激勵、調節等多元功能。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讓多元評價更易實施,實現家庭、學校、社會協同育人,關注學生不同的成長空間。
3.數字化信息化評價手段為師生減負。信息化手段的加入,為數據統計工作節省了大量時間,并讓老師們通過可視化數據和圖形,對教育效果等有了更直觀的印象,便于下一步工作反思和改進。同時,評價數據為每一位學生保留了成長軌跡,為將來生涯規劃提供一定的參考依據。學校也可以根據統計數據適時調整工作方向和策略,對教育教學工作進行針對性指導,更好地實施因人而異、因材施教。
圖6.陽光好少年“136”綜評體系后臺數據分析
4.學生行為習慣得到培養提升。實施陽光少年“136”綜合素質教育評價體系以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得到很大提高,特別是一些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不太好的同學,為了得到陽光卡的獎勵,盡力改正自己的缺點,規束自己的言行,從而漸漸養成良好的習慣。教師對學生的關注點也從學科知識擴展到學生的各個方面,如實踐創新、責任擔當、科學精神等,注重挖掘學生身上曾經被忽視的的優點,真正實現培養學生健康成長、全面發展。
圖7.陽光好少年“136”綜評體系評價指標
5.學生各類素養提升明顯,屢獲殊榮。學校2名學生被評為2024年鳳縣“新時代好少年”,在第二十四屆陜西省學生素養提升活動中獲得省級一等獎1個、二等獎1個、三等獎1個、市級一等獎1個、三等獎1個,1名學生參加省市田徑比賽斬獲冠軍5項,在寶雞市三跳運動會獲得積分111分,躋身團體總分第五名。學生體質健康合格率逐年上升,五年級男女生的體質合格率分別上升9和13個百分點,學生近視率和肥胖率分別下降2.4和1.7個百分點。學校也榮獲首批“寶雞好學校”、寶雞市“四好”黨組織等榮譽。
下一步,鳳縣教育體育局將指導雙石鋪小學,進一步總結提煉陽光好少年“136”學生綜合素質教育評價體系中好的做法和經驗,形成可供復制、可以推廣的典型經驗,在全縣推廣實施。全縣教育系統將立足全面育人整體目標,完善立德樹人機制,豐富發展“一體兩翼”教育評價改革內涵,統籌推進育人方式、辦學模式、管理體制、保障機制改革,全面培養三觀純正、身心健康、學業優良,全面發展的時代新人,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