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守本位 優化跨學科實踐作業
作者:胡彥飛
發布時間:2024-11-21 16:12:31 來源:陜西教育·綜合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將“跨學科學習”作為“拓展型學習任務群”之一,列入語文課程內容。它基于語文學科,又跨越學科界限,將多個學科組合在一起,在更廣闊的領域中引導學生學語文、用語文。語文的跨學科學習體現的正是“生活的外延有多寬,語文的外延就有多寬”這一理念。基于此理念,筆者從“國慶假日小記”跨學科作業案例出發,從案例的提出、設計、反饋與評價、總結與反思四個方面進行了語文跨學科學習的探索。
一、案例的提出:明確目標定位,確定活動主題
一是單元習作的目標指向。三年級語文第二單元的習作主題是“學習寫日記”。單元習作的編排旨在引導學生留心觀察生活,以日記的形式記錄生活,初步學習積累習作素材的方法。日記是三年級習作起步練習的一個重要形式,具有內容寬泛、選材靈活的特點,做過的、看到的、聽到的或想到的事物都可寫入日記,寫作方式也沒有限制,學生可以無拘無束地記錄自己的生活。
二是創設真實語言情境。跨學科學習的實施需要創設真實和生活化的情境,喚起學生探究、發現的內驅力。例如中秋國慶假期既有家庭團圓的情境,又有舉國歡慶的情境,還有個性化的假期情境。在這種愉悅而自由的真實情境中,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真實的見聞,寫自己想說的話,也能感受到寫日記的快樂,堅定堅持寫日記的信心,為養成寫日記的習慣奠定基礎。
三是指向核心素養培養。在真實情境中,學生會綜合運用語文及其他學科知識,融合自身對生活的觀察、體驗、記錄,嘗試感受美、發現美和運用語言文字表現美、創造美,語言、思維、審美、文化等素養將得到綜合發展。同時考慮學情,教師要引導學生增加日記記錄的趣味性,如美術老師指導學生通過手賬記錄豐富的暑假生活,激發了學生的興趣,并掌握了手賬的設計方法,將美術與語文學科深度融合,落實了學科核心素養。
二、案例的設計:分解大情境,設計多維任務
在明確了目標定位,確定了活動主題后,筆者便開始進行“國慶假日小記”跨學科實踐作業的具體設計。將中秋、國慶這一大情境分解成一個個多樣的、恰當的小模塊,設計了多維鏈接任務,并搭建支架,以任務為驅動,讓學生在基于真實情境的、賦予支持性的、能夠自主參與的環境中開展綜合學習活動。
1.確定主體內容
主體內容為四篇日記,日記完成后,每篇日記的前頁設計了與日記內容匹配的美術手賬,這既是對日記內容的梳理、思考、再提煉,又是對美的感知與創造。手賬同日記較為相似,日記的記錄內容自由,手賬的發揮空間自由,都能夠靈活而自由地記錄生活。
在篇目的確定上,筆者的考慮有三:一是學生初學寫日記,還未養成每日寫日記的習慣,容易產生畏難情緒,要求兩天寫一篇日記,既保證讓學生帶著熱愛寫日記,又增強了學生操作的可行性。二是日記是記錄最想記錄的真實經歷或感受,需要學生對每日發生的事情進行思考和篩選。三是在假期期間,有外出旅行的同學,記錄的內容會更加豐富,返程后可梳理為“國慶假日旅行小記”。
2.確定日記主題
第一篇:我的中秋節。要求學生感受中秋節的節日文化,記錄與家人團圓的美好時光。第二、三、四篇:自由選題。要求學生記錄國慶假期的見聞和感受,可以是外出的見聞,也可以是令自己印象深刻的經歷及感受。第五篇:設計國慶專欄。中華上下五千年,月照古今,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山河壯闊。要激發學生的家國情懷,要求學生回首新中國成立以來走過的歷程,記錄自己慶祝國慶節的方式。形式不限,照片、繪畫、文字均可。
在設計作業前,教師可以預先調研學生的假期安排,豐富主題設置,讓學生都能有話可說。可以合理運用綜合學習手冊,給學生提供任務支架,將多維鏈接任務整合在一起。
三、案例的過程性反饋及評價
跨學科學習評價要以鼓勵為主,引導學生進行深層次反思、探索、合作與創造,并以積極的反思評價來實現學生的自我再提升。評價方式應更加開放與多元,評價維度既要有核心知識、學習態度與能力的形成性評價,又要有學習成果的結果性評價。要運用成果展示與多維評價,構成跨學科學習的“活”的評價體系,激發學生主動學習、探究的積極性,保證跨學科學習的質量。
1.在評價過程中,教師要注重評價主體和方式的多元化。在跨學科實踐作業中,家長應給予學生積極支持,家長要給教師提供學生的過程性表現并給予過程性評價,班級內可通過小組互評推選優秀作品,班級總評選出的優秀作品要進行展示。跨學科作業關注增值評價和激勵性評價,教師要根據學生個體差異進行評價,關注個體進步,積極促進學生個性化發展,避免過度評價和簡單衡量。
2.從過程性反饋和作業效果上看,跨學科作業是一次有方向、有意義、有效果的嘗試。一方面,在真實而富有意義的學習情境創設中聚焦了學科核心素養培養,促進了學生語文能力的實踐與運用,體現了學生的主體性;另一方面,體現了兒童立場。尊重學生的多種可能性,注重作業設計的思維價值、情感價值。
四、案例的總結與反思
跨學科學習既要跨,也要融。一是要堅守本位。語文的跨學科學習最終要落實在語文學科的語言文字運用上,要促進語文核心素養達成,融入其他學科內容有助于提升學生語文核心素養。語文跨學科學習要思考幾個問題:與哪門學科融合、怎么融合等,明確目標指向后,教師要在設計跨學科作業的過程中,尋求學科目標間的融合點。二是注重學科融合,形成合力。跨學科學習要求目標、知識、能力的融合,致力于解決實際問題。實施語文跨學科學習,要找出各學科的融合點,注重跨學科大概念。以中秋國慶假期作業為例,只通過文字記錄日記,會略顯枯燥,教師引入手賬后,效果便截然不同。在手賬作業的設計中,教師立足語文學科本質,融入對文本的解讀和內容的梳理,同時鏈接學生已有的美術知識,發揮了日記和手賬的共同核心作用——記錄與積累,豐富了作業設置,增強了日記的趣味性。
教師要不斷探索學科的融合點,設計形式新穎、豐富的跨學科作業,激發學生的創造活力。在評價跨學科作業時,要運用靈活、多樣的評價方式,增強評價的效果和作用。
作者單位:陜西省西安小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