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育調研行丨網格化管理助力山區學子身心健康成長
作者:新聞中心 魏淑敏
發布時間:2024-11-18 09:10:07 來源:陜西教育新聞網
位于延安市寶塔區東北川50公里處的蟠龍鎮初級中學創辦于1969年,2020年8月,蟠龍戰役紅軍小學、蟠龍鎮中心幼兒園并入該校,成立寶塔區蟠龍鎮初級中學、蟠龍戰役紅軍小學,實行12年制一體化辦學,屬于寄宿制學校。這里雖遠離城區,卻綠樹成蔭、山清水秀,生活著300多名師生。
“經過統計,我們發現約三分之一學生原生家庭結構不完整,導致孤兒、留守兒童、隔代撫養、家庭教育嚴重缺乏等情況的學生較多。”延安市寶塔區蟠龍鎮初級中學校長黨婷婷說,“我們希望積極鼓勵、正確引導學生在面對挫折、陷入逆境或是選擇人生道路時依靠自己的力量解決,達到‘助人自助’的目的。”于是,學校確定以“治未病”作為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總體思路,將引導和預防作為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的突破點,設置了每個年齡段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標。
“目前陜西還沒有統一的心理健康教材,但是心理健康課是學校心理健康教育重要的主陣地,我們也在不斷尋找適合學生的心理健康課教材。”黨婷婷說。經過嚴格篩選,蟠龍鎮初級中學最終選用了日慈公益基金會“心靈魔法學院”項目的心理健康課教材,每學期申請一個年級開設心理健康課,目前為止已有五個年級受益,心理健康課普及人數超210人。
2021年,延安市印發《關于在全市中小學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網格化管理體系創建活動的實施方案》,啟動全市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網格化管理體系建設創建工作。作為第一批試點學校,蟠龍鎮初級中學借此機會形成了心理健康教育“七級網格化”(校長、德育副校長、專職心理老師、家校聯絡員、班主任、學科教師、心理委員)管理體系,并在全市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網格化管理體系創建工作中榮獲先進單位。
為了形成全員關注學生心理健康的良好氛圍,蟠龍鎮初級中學每學期開學第一個月都會進行全校師生的心理健康普查工作,普查通常以心理繪畫或者問卷的形式進行,會給每一位感興趣的教師分析繪畫中的內容,或者解釋分析結果,以這樣的方式提醒教師們及時關注自己的心理健康狀況。
“由于學校位置偏遠,發展不及城區,學生家庭結構復雜多樣,家長文化水平有限,教育子女方式比較單一,學生心理問題很大一部分都來源于原生家庭。”黨婷婷說。針對這種情況,蟠龍鎮初級中學通過“大家訪”的形式,深入每一個家庭,了解每一個孩子的家庭狀況,有針對性地制定方案對學生進行心理干預、引導。
據了解,每年5月的心理健康教育月,蟠龍鎮初級中學會利用每天下午的活動時間開展心理團輔活動,比如“珠行萬里”“寫給最好的自己”“手眼協調大作戰”等,根據每個年級的年齡特點設計合適的游戲,并邀請學生繪制心理健康教育相關手抄報、體驗曼陀羅繪畫,以這樣的方式普及心理健康知識,引導學生探索自己的內心世界。
2023年5月,蟠龍鎮初級中學加入國家衛健委——聯合國兒童基金會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發展項目相關試點工作。經過嚴格的培訓和考核,該校心理健康教師已經獲得授課資格,預計本學期在初中部每班完成10節課授課任務。同時,蟠龍鎮初級中學和延安市青少年心理協會建立了長期合作關系,為學校心理健康工作提供支持。
目前,蟠龍鎮初級中學有專業心理健康教師2名,中小學部各一名。2021年畢業于內蒙古民族大學心理學專業的馬香榮便是其中之一。“入校第一年,學校就派我去參加‘省培計劃——農村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骨干教師培訓’,這是我職業生涯中的第一次培訓,為我以后從事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奠定了重要的基礎。學校還支持我學習一些心理輔導的技術如心理繪畫分析等,在每學期的心理篩查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馬香榮說。平時,她也會看一些心理類的書籍,如《心理健康課怎么玩的》《教育中的心理效應》等提升自己的專業水平和業務能力。
“針對學生自我認識不足、自卑敏感等問題,我們在心理輔導室設置了一面鏡子和很多發飾,引導他們嘗試從鏡子里欣賞自己、樹立自信。”馬香榮說,她還和班主任、監護人溝通合作,以承擔班務、家務的方式讓他們體會到價值感、存在感。八年級學生孫園(化名)說:“在學校和老師的幫助下,我不但有了自信心,還學會了自我放松的方法,在面對壓力和困難時能夠保持積極平和的心態。”
“心理健康教育實施以來,我們需要重點關注的學生人數占比從最初的20%下降到最近一次的8%,2022年還收到團中央關于試點工作的一封感謝信。”黨婷婷說,“接下來,我們將繼續做好心理篩查工作,打磨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攜手家長,共同為學生心理健康‘保駕護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