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域教育調研行丨延安子長市:跑出區域教育優質發展“加速度”
作者:新聞中心 魏淑敏
發布時間:2024-11-21 11:18:10 來源:陜西教育新聞網
召開辦好人民滿意教育校園長研討會,圍繞學校管理、課程改革、隊伍建設等進行交流;舉行課堂教學大賽和教研骨干專業素養提升,通過以賽代訓、以研促教提升教師業務能力;啟動延安市“城鄉教師學習共同體——名師引領行動”子長項目……今年以來,子長市開展了多項服務引領校長教師提升治校治教能力的活動。
這是子長市聚焦育人主責、提升教育教學質量的一個縮影。近年來,延安子長市加大投入改善辦學條件,不斷健全校園長和教師隊伍管理機制,深入推進市域教育綜合改革,在辦高質量區域教育的征途上跑出了“加速度”。
子長市初級中學新貌
子長市中學學生在跑操
用“大決心”改變“舊面貌”
“我們孩子的學校翻修了操場、更換了課桌椅,功能部室也更齊全了……”最近一年多來,細心的子長學生家長們發現,不少身邊的學?!扒那淖兠馈保褐腔坌@、創客教室、護眼燈具等配置一應俱全,一所所現代化學?!鞍蔚囟稹薄?/p>
地處陜北黃土高原中部的子長市,歷史文化悠久,素有重教傳統,但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快速發展,大量人口涌入城區,子長優質教育資源難以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教育需求,教育問題逐步凸顯?!拔覀円欢让媾R著教學設施陳舊落后、骨干教師不穩定、優質生源流失、教育質量下降的困境?!弊娱L市教體局局長高振平說,“教育質量難以滿足人民群眾的期望,辦好讓人民滿意、社會放心的教育已經成為急需解決的問題和矛盾……”
2023年,子長市市委、市政府把辦好人民滿意教育列為“四大民生實事”之一,制定出臺了深化教育綜合改革推動教育高質量發展實施意見和教師交流輪崗實施方案、中小學幼兒園校園長績效考核辦法等16個相關配套文件,確立了“三年達到延安市中等水平,五年躋身延安市先進行列”的總體目標。其中明確,秉持教育優先發展理念,確保教育經費“三個增長”“兩個只增不減”政策落實到位,市財政每年專項列支不少于5000萬元用于教師績效考核、班主任津貼、教學質量獎勵和農村教師補貼,致力于調動教師工作積極性,提升教育教學質量。
同時,子長市投資1.45億元完成對初級中學、職教中心楊家園則校區、第一小學、秀延小學等36所學校進行了徹底的維修改造,為子長市中學、欒家坪小學、紅彥中學等15所學校更新了教學設施設備,投資500萬元更換了全市教師辦公桌椅和電腦,全面改善了學校的辦學育人環境?!靶I針求w外側安裝了保溫層、更換了鋁合金斷橋窗、操場鋪設了硅PU面層和草坪……”談起新變化,秀延小學教學處主任李恒有著真切的感受。
走進子長市中學,映入眼簾的是現代化的教學樓、操場、餐廳及高標準的各類部室,“學?,F在配備了電子班牌、智慧黑板、巡課系統等,教學質量在數字化、信息化的助力下得以快速提升?!毙iL劉曉茹說。
為了改善城區學?!按蟀囝~”“入學難”等問題,子長市還將初級中學和第一小學校址互換,解決了多年來懸而未決的城區學校布局規劃不合理的問題?!敖涍^全面擴容、升級改造,我們學校的校舍建設、設施配備、運動場地現在都已經達到了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的指標要求,這在以前真是不敢想?!碧峒靶V坊Q帶來的改變時,初級中學校長薛曉斌如是說。
子長市2024年辦好人民滿意教育校園長研討會現場
子長市教學能手評選現場
用“大改革”留住“真人才”
2024年暑假前,一場聚焦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的會議在子長市舉行,在為期2天的“頭腦風暴”中,校園長們圍繞具體工作展開了深入的答辯、研討……
這是子長市實行校長職級制改革后首次進行的“研考合一”業務交流活動,也是子長市加強校園長專業培養與考核、建強人才隊伍的一個真實寫照。2023年,子長市印發中小學幼兒園校園長職級考核評審辦法,以校長職級制改革為切入點,每學年對校園長進行一次增值評價考核,考核結果作為評優樹模、留任續任、職級晉升、職稱評聘的重要依據,讓校長們摘掉“官帽”,進入“新賽道”。談及職級改革后的感受,子長的校長們紛紛表示“壓力更大了,動力也更足了?!?/p>
為了切實選聘出一批想干事、能干事、干實事的優秀校長,子長市將學歷、專業技術職稱資格、個人專業發展、辦學業績等作為衡量校長的“尺子”,采用進校查看常規教學管理情況,向家長、教師、學生發放問卷,公開答辯等方式由第三方人員進行專業考核,根據校長考核結果,對學校進行考評,實行校長、學?!袄壥娇己恕?,對不合格者進行淘汰。同時,將校長分為初級、中級、高級、特級四個級別,校長職級工資發放均依據校長職級核算,讓校長干多干少不一樣、干好干壞不一樣!“現在,我對教育政策、校長崗位職責的理解更深入了,專業學習的勁頭也更足了?!毖员笳f。
與此同時,在積極“請進來”“走出去”做好教師培訓之余,子長還修訂完善績效考核辦法,將績效考核作為激發教師隊伍活力的突破點。“我們以‘多勞多得、優勞優酬、拉大收入差距’為原則,按照人均1.5萬元的標準對教師進行量化考評,一線教師最高每年收入29000元,最低每年收入6800元?!备哒衿秸f,“以前還有老師想方設法帶副課、不帶課,現在都是爭先恐后帶主課、當班主任。”初級中學教師李向陽告訴記者,績效改革后,身為高級教師的他績效由原來的每學期1200元到1400元變成了現在的10000元以上,他坦言:“作為教師的幸福感提升了,也更愿意學習提升自己了?!?/p>
為了留住優秀教師、吸引骨干教師回流,子長還對“三級三類”骨干教師按人均3萬元、2萬元、1萬元的標準差別化給予獎勵,實行統一管理。在此基礎上,子長還組建了10個教科研聯合體和5個“園際聯盟”,選派13名省市級骨干教師到農村學校支教,“我們希望通過名師引領、結對教研、主題論壇等活動,以強帶弱、捆綁發展,讓城鄉共享優質教育資源,逐步縮小教育差距?!弊娱L市教體局副局長劉斌說,“目前,我們已經有‘三級三類’骨干教師481名,其中省級52名,延安市級139名,縣級290名,骨干教師占比達17.04%。”
子長市秀延小學學生在表演秧歌
子長市瓦窯堡小學學生在表演情景劇
用“大資源”辦好“好教育”
在劉曉茹的記憶中,以前子長市的家長中一直流傳著“我寧愿貸款也要讓孩子去外面上學”的說法。現在,越來越多的家長選擇相信子長教育,這一改變與子長積極拓展教育資源,尋求“外援”實施合作辦學密不可分。
2023年3月,子長市委、市政府與延安中學達成幫扶協議,實施延安中學對子長市中學托管合作,由延安中學委派執行校長、11名骨干教師對子長市中學進行長期傳幫帶?!皬难影仓袑W剛來時,學校在管理、學風建設等方面的情況著實有點‘棘手’……”劉曉茹說。隨后,劉曉茹和管理團隊一起研制學校發展規劃,加強校風教風學風建設,安排多名教師到延安中學學習交流,逐步在課程、信息等教育資源上與延安中學實現全面共享……“經過不斷努力,學校的優質生源越來越多了,教學質量也在不斷上升,進入了延安市縣區中學第一方陣?!眲匀阏f。
此外,子長市還與北京海淀區教育委員會簽訂了三年結對幫扶協議,安排5所優質中小學、幼兒園,對口幫扶子長5所學校,并與北京師范大學達成了教育培訓協議。“與北京市海淀區第二實驗小學結成幫扶友好學校后,通過集體教研、學生交流等活動讓我進一步意識到了發展藝體特色、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性?!毙阊有W校長高志龍說。
為此,在“體育強校,藝術美?!钡陌l展目標下,秀延小學在全校范圍開展藝術特長普及活動,將腰鼓、秧歌、葫蘆絲等納入課堂,還組建了校園鼓號隊等,并在全校推廣“一人一小繩,一班一大繩”的跳繩運動,增設“體育器材小超市”,不斷提升師生藝體素養?!拔壹液⒆右郧氨容^內向,藝體活動多了以后,性格更加活潑主動了,團結意識也增強了?!痹撔N迥昙墸?)班學生家長說。
在子長市教育綜合改革的浪潮下,各學校紛紛加快了特色發展、高質量發展的步伐。辦學歷史悠久的瓦窯堡小學以紅色文化為主題,將德育教育內容、學生道德養成、地方文化傳承相融合,構建了“小紅星”課程、做好一百件小事的好習慣培養課程和子長文化特色課程,并將其與“啟智課堂”相結合,讓學生在傳唱紅色歌曲、熟悉紅色人物、講述紅色故事、觀看紅色影片、走進紅色基地中學會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熱愛家鄉。齊家灣幼兒園則圍繞“子長娃愛子長”主題環境創設理念,將“愛幼兒園、愛家鄉、愛祖國”滲透在點點滴滴中,以此激發幼兒對家鄉的熱愛及對紅色文化的傳承……
“一年多來,我們整體的教學質量有了很大提升,優質生源外流現象得到有效遏制,2023年陜西省對政府履行教育職責情況滿意度測評中,子長市教育滿意度由全省排名第106位提升到第18位,延安市排名由倒數名次提升到第2位,這對我們是極大的鼓舞?!备哒衿秸f,“接下來,我們將繼續圍繞課堂教學等進行改革,改變‘以一堂課論英雄’的狀況,用心用力辦好家門口的好學校,以實實在在的工作成效贏得社會認可、群眾掌聲、教育尊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