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為進一步推動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簡化畢業生求職就業手續,中組部等五部門聯合發文明確規定自2023年起,將不再發放“就業報到證”。本文探討了取消“就業報到證”后,畢業生就業工作銜接中面臨的政策宣傳、配套政策、應屆生身份認定及數據統計等難點問題。通過調研分析,提出強化取消“就業報到證”后就業工作銜接機制的建議,為完善相關機制和政策提供參考,以期幫助畢業生實現更充分更高質量就業。

[關鍵詞]取消就業報到證  高校畢業生就業  就業政策

課題:陜西省教育廳服務地方專項計劃課題《報到證取消對高校畢業生就業的影響及改進措施》(課題編號:23JM036);陜西高校學生工作研究課題《新時代大學生就業育人與思政教育深度融合研究》(課題:2024XKT136)。


引  言

就業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高校畢業生就業是社會穩定的重要保障。就業報到證作為高校畢業生求職就業的重要憑證,曾在一定時期內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和就業市場的深刻變化,就業報到證制度的弊端逐漸暴露出來。為此,中組部等5部門在2023年發文取消了就業報到證制度。取消報到證后,教育部雖然迅速建立了去向登記制度,但在新舊制度銜接的過程中面臨一系列新問題和新挑戰,如何制定科學合理的銜接政策,加快構建畢業生高質量就業服務體系,是當下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的重中之重。

報到證政策發展變化情況

1.報到證發展歷史沿革

“派遣”一詞來源于計劃經濟時期。大學生畢業后,通過學校相關部門辦理手續,被派往用人單位工作,并領取派遣證明。這一制度確保了人才的有序調配和權益保障。自2000年起,為深化高校畢業生就業改革,使畢業生就業更加契合社會需求,教育部倡導以政府為引導、畢業生與用人單位雙向選擇的就業模式,替代了原先的統包分配制度,并明確規定,以“就業報到證”取代原有的“派遣證”。《全國普通高等學校本專科畢業生就業報到證》和《全國畢業研究生就業報到證》(以下統稱就業報到證),就業報到證由國家教育主管部門統一印制,并由省級高校畢業生就業管理部門按一人一份的規定簽發,僅適用于列入國家就業計劃的畢業生(即統招畢業生)。它是用人單位安排畢業生工作,并轉移畢業生人事檔案、戶口的重要憑證。

為進一步簡化畢業生就業流程,適應新時代多樣化就業形勢,2023年4月,中組部等5部門出臺《關于做好取消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報到證有關銜接工作的通知》,該通知明確指出,自2023年起,停止發放就業報到證,并取消相關補辦和改派手續。同時,不再將就業報到證作為高校畢業生招聘錄用、戶籍遷移、檔案傳遞等必要憑證。這一系列改革標志著就業報到證制度的終結,體現了我國高等教育和就業服務體系的不斷完善,進一步推動高校畢業生的順利就業和職業發展。

2.報到證的歷史作用

在2023年以前,畢業生就業后要簽訂就業協議,在畢業生畢業前省級高校就業管理部門派發報到證。就業報到證分為上下兩聯,上聯由畢業生個人妥善保管,作為赴用人單位報到、檔案投遞、組織關系轉接和戶籍變更等程序的重要憑據和參考。就業報到證在以往的人事管理體系中占據重要地位,其關鍵作用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確認畢業生屬于國家統一招生計劃學生的有效證明,具備相應的學歷和資格。二是證明畢業生的干部身份。三是畢業生到用人單位報到的必備憑證,持此證報到后,以此計算工齡。四是就業報到證還是辦理檔案傳遞、接收、組織關系轉移和戶籍變更等手續的關鍵依據和憑據。五是任何合法的人才服務機構和檔案管理單位,在接收畢業生檔案時,都需要憑此證進行核實。

3.報到證模式存在的問題

報到證模式存在的主要問題有:一是對于不具有人事檔案管理權的單位,只能將報到證派到其他有檔案保管權的相關部門,畢業生的報到地點與實際工作地點不一致。二是在自主擇業、雙向選擇的就業制度下,畢業生離職現象屢見不鮮,辦理改派手續的過程顯得尤為煩瑣;若報到地點是檔案托管機構,那么工作單位的變動將不會產生影響,從而使得報到證失去了原有的使用價值。三是畢業生難以憑借報到證進入那些對戶籍有嚴格限制的用人單位,據統計,僅在北京市,就有超過90%的異地戶籍畢業生檔案依然留存在其戶籍所在地。另外,報到證上明確標明了畢業生報到的期限,原則上限定為一個月,畢業生須盡快前往工作單位或人社部門完成報到手續,若超過此期限仍未報到,則需重新辦理改派手續。四是報到證無論遺失補辦還是改派,辦理時手續十分煩瑣、浪費大量時間。綜上所述,就業報到證管理環節煩瑣,派遣過程中人檔分離問題顯著,就業報到證制度已不適應目前畢業生自由擇業的需求。

4.報到證取消后的發展方向

2023年全面取消了就業報到證之后,教育部門積極改進并建立了高校畢業生畢業去向登記體系,此體系成為了高校為畢業生辦理離校手續的關鍵一環,畢業生和用人單位都可以根據登記的信息直接落實戶口遷移、檔案轉遞、入職報到等工作,減少了以往辦理補辦報到證的復雜手續。在辦理招聘錄用、戶籍遷移、檔案傳遞等業務時,用人單位、戶籍和檔案管理部門、公共就業人才服務機構可以查閱學歷證書、勞動合同(或聘用協議、錄用通知等文件),或者通過全國高校畢業生畢業去向登記系統查詢畢業生離校時的就業去向信息。同時,高校畢業生和相關單位可以通過中國高等教育學生信息網來查詢和驗證畢業生的學歷、學位信息,確保信息的準確性和可靠性。

取消報到證后就業工作現狀分析

1.研究方法

本研究依托陜西省教育廳服務地方專項計劃“報到證取消對高校畢業生就業的影響及改進措施”開展研究,針對取消就業報到證后對高校和畢業生的影響和改進兩個方面研究,采用問卷調研、走訪調研相結合的方法。問卷調研主要通過線上模式發放,面向陜西省內各高校2022~2024屆畢業生,問卷時間是2024年3月。問卷共發放6798份,剔除無效問卷后,共回收6744份,有效回收率達99.21%。

2.數據分析

根據2023年取消報到證政策發布的時間點,本次問卷調研針對2022~2024屆高校畢業生發放問卷,調研畢業生的基本情況如表1所示。由表可知,參與調研的女性畢業生多于男性,年齡多為22~26歲,學歷以本科和專科為主。

20241114103334069-2-53a96.png

問卷調研發現,畢業生對取消報到證政策表示知曉的占68.82%,有31.18%的畢業生不了解政策,所以對取消報到證相關政策的宣傳力度還待加強。

為調研畢業生對報到證政策了解的渠道,問卷設置了政府部門官網、學校宣傳、社交媒體、招聘網站、親友介紹和其他等6項,發現畢業生對取消報到證政策的主渠道是學校的宣傳和各類招聘網站,分別占65.25%和66.6%;其他渠道包括社交媒體、政府官網、親友圈等。畢業生充分了解就業相關政策可以幫助畢業生及時掌握取消報到證后的最新動態和政策變化,有助于畢業生規避求職風險,順利完成檔案轉遞、入職報到等手續。

20241114104349091-16-bdbd9.jpg

圖1  了解報到證取消政策的途徑

通過調研畢業生對取消就業報到證的看法,可以得出以下數據:53.24%的畢業生認為該政策能夠促進畢業生積極就業,35.53%的畢業生認為政策的影響一般,而僅有11.24%的畢業生認為該政策對就業的影響是消極的,反映了大部分畢業生對取消報到證政策的積極態度,普遍認為這一政策有助于推動畢業生的就業進程。進一步分析畢業生對取消報到證政策優點的認識,可以看出,畢業生對取消報到證后的認可度較高。

20241114103720693-87-2d509.jpg

圖2  取消報到證的優點

通過向高校就業工作部門和部分畢業生調研,取消報到證后畢業生遇到的困難主要分為檔案轉遞、戶口辦理、職稱和職級晉升、入職報到、應屆生認定等5個方面。調研發現畢業生在取消報到證后主要遇到的困難是應屆生認定、入職報到和檔案轉遞。取消報到證后,檔案轉遞工作涉及組織、人社、教育、公安、國資等多個部門,但當前尚未形成統一的檔案轉遞規章制度,部門間的協調與配合存在明顯不足。

20241114104042022-33-95ea2.jpg

20241114104042022-33-95ea2.jpg

圖3  取消報到證后的困難

高校就業工作部門普遍反映,畢業生對應屆生身份的敏感度較高,而現有政策尚未明確具體的認定標準,導致網絡上關于應屆生認定的說法較多,高校就業部門在解答時缺乏政策依據,使得畢業生對其信任度較低。

20241114104349103-10-cbef9.jpg

圖4  應屆生身份認定

取消就業報到證后就業工作銜接問題

根據對高校就業工作部門訪談以及畢業生的問卷調研,對取消報到證后的工作銜接和存在的問題梳理如下。

1.取消就業報到證政策的宣傳力度有待加強

2023年6月,中組部等5部門印發《關于做好取消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報到證有關銜接工作的通知》中明確實行取消報到證政策,陜西省教育廳也在《關于做好2023屆全省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的通知》中明確,2023年起,停止發放就業報到證,取消補辦、改派等相關手續。但根據調研結果顯示,截至目前,仍有31.18%的畢業生不了解政策,畢業生了解政策的主要渠道來自于高校宣傳和就業網站的宣傳,相關政策的宣傳對畢業生的觸達率還不夠。部分高校就業部門反映往屆畢業生對報到證改派以及遺失補辦還有需求,說明部分用人單位對取消報到證政策了解度和配套政策執行度有待加強。

2.取消報到證后的相關銜接政策亟待完善

在戶口遷移和檔案轉遞方面,取消報到證后27.17%的畢業生反映入職報到存在困難,15.44%的畢業生反映戶口辦理存在困難,取消報到證后,原有的流程和規定需要進行相應的調整。這涉及高校、用人單位、人社、公安等多個部門的協調配合。目前部分用人單位對取消報到證后新建立的去向登記系統了解尚淺,其使用率也相對較低。為了滿足不同用人單位的實際需求,并規范多樣化的業務流程,仍需進一步制定和推出相關的配套政策措施。

3.畢業生應屆生身份認定更難

現階段,畢業生在考公、考編、考研以及國企應聘等相關崗位的過程中,應屆生身份的認定成為了一個關鍵性的環節。然而,由于未出臺相關政策,缺乏統一的認定標準,這一環節變得尤為復雜和棘手。在取消就業報到證后,有26.79%的畢業生在應屆生身份的確認過程中遭遇了困擾。取消報到證使得畢業生在申請不同崗位時,需要準備不同的材料,遵循不同的規定,增加了畢業生的負擔和困惑。同時,由于缺乏統一的認定標準,也可能導致部分畢業生因無法提供符合要求的證明材料而錯失就業機會。用人單位在招聘過程中,需要耗費大量時間和精力去核實和比對不同畢業生的身份信息,這不僅增加了招聘成本,還可能影響招聘的效率和準確性。

4.畢業生數據統計管理難度增大

畢業生就業數據不僅是衡量高校教育質量與人才培養效果的重要參考,更是反映社會人才需求與就業市場變化的風向標。以往,報到證作為畢業生離校前的重要證明,高校與畢業生都在全力確保報到證內容的真實準確,所以報到證數據成為了畢業生數據統計的基礎。深入統計與分析這些數據,有助于相關部門精準把握就業形勢,科學制定就業政策、優化就業服務,為畢業生提供更加精準的就業指導與幫助。然而,取消報到證后,雖然建立了畢業生去向登記系統,但這一新系統在實際操作中仍面臨諸多挑戰。首先,系統的普及與推廣尚需時日,部分畢業生和用人單位對其了解不足,導致信息登記不全或不準確。其次,系統對畢業生數據的統計及分析功能較弱,還有待加強完善。最后,如何保障系統信息的保密性與個人隱私,防止信息外泄和不當使用,同樣是當前亟待解決的問題。

結論與建議

為做好取消報到證后畢業生就業的工作銜接,本文提出相應建議,以期推動就業工作良好有序發展,為畢業生高質量就業奠定堅實基礎。

1.強化政策宣傳,深化政策理解

組織、人社、教育等部門應當積極發揮主導作用,聯合多方力量,共同打造全方位、多角度的取消報到證政策宣傳體系。具體而言,可以充分利用新聞媒體的影響力,通過電視、廣播、報紙等傳統媒體,以及微博、微信、抖音等新媒體平臺,廣泛發布政策解讀、案例分析等內容,使政策宣傳更具時效性和互動性。同時,建立政策咨詢平臺或通道,為畢業生和用人單位提供政策咨詢和解答服務,加強政策宣傳的覆蓋面和影響力。為激發畢業生求職就業積極性,高校可以通過舉辦政策宣講會、開設政策解讀課程等形式,將取消報到證政策的相關知識融入就業指導課程中,讓畢業生在求職前能充分了解政策內容和意義。還可以邀請政府部門、企業代表等進行宣傳,為畢業生提供面對面的政策咨詢和就業指導服務,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和適應政策變化。

2.完善銜接政策,暢通就業渠道

強化部門間的溝通協作,形成政策實施的合力。政府相關部門應與高校、用人單位、人社及公安等相關部門建立定期溝通機制,共同研究制定適應新政策的操作流程和規范,盡快出臺針對公務員招考、國企應聘、私企用工出臺相關工作指導意見,確保畢業生在戶口遷移、檔案轉遞等方面能夠順利辦理相關手續。建設就業去向登記平臺,加強業務人員培訓,優化畢業生使用體驗,簡化用人單位的信息核實流程,鼓勵畢業生和用人單位積極使用,確保信息的實時更新和準確性。此外,我們還應構建政策執行效果的評估體系,定期對政策落實情況進行審視與歸納,及時發現問題并進行調整和優化。

3.統一應屆生認定,簡化就業流程

相關部門應結合畢業生實際需求,明確畢業生應屆生身份的認定標準和操作規范。高校和用人單位應嚴格按照統一標準執行應屆生認定工作,確保認定結果的公正性和準確性。隨著畢業生就業市場化進程的加速,求職就業、等待擇業等已成為普遍現象。為適應新時代就業市場的多元化與復雜化,應營造更加公平、開放的就業環境,助力畢業生更好地融入社會,實現個人價值。

4.優化數據管理,精準就業指導

加大對畢業生去向登記系統的投入力度,提升系統的數據處理能力和智能化水平。通過優化系統架構、提升數據處理速度等方式,確保系統能夠高效、準確地收集和分析畢業生數據。加強去向登記系統的推廣和普及工作,提高畢業生和用人單位對系統的認知度和使用率。同時,建立數據共享機制,實現政府各部門、高校和用人單位之間的數據互通和共享,為政策制定和就業指導提供有力支持。此外,注重數據安全和隱私保護,建立完善的數據保護機制和技術措施,確保畢業生數據的安全性和隱私性。

參考文獻:

[1]郭承哲,朱延澤,黃月明.就業報到證取消后的相關工作機制研究[J].中國大學生就業,2023(12):3-11.

[2]劉璐.論高校畢業生報到證與檔案管理中的思想教育工作[J].管理觀察,2017(17):2.

[3]趙東.現行大學畢業生派遣手續辦理辦法利弊分析及改革建議——以貴州省為例[J].劍南文學(下半月),2013(9):317.

[4]高艷.高校畢業生就業派遣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研究[J].科技資訊,2014,10(28):232.

[5]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建立高校畢業生畢業去向登記制度的通知[EB/OL].(2023-8-12).http://www.moe.gov.cn/srcsite/A15/s3265/202306/t20230621_1065229.html.

(賀大川:西安石油大學學生工作部(處)就業指導中心;白煬:陜西省教育廳)

責任編輯:張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