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我來北京上大學”2024年殘疾人大學生分享會在北京舉行。來自清華大學、北京郵電大學、中國傳媒大學、中央音樂學院等高校的6位殘疾人大學生,分享了他們各自充滿挑戰且鼓舞人心的成長歷程,弘揚新時代殘疾人自強不息的精神,展示了當代殘疾人大學生積極樂觀、堅強自信的精神風貌。

會上,中國殘聯教育就業部教育處處長崔瑞芳介紹了近年來中國殘聯推動殘疾人大學生教育有關工作情況和特殊支持政策。

她表示,除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對殘疾人教育作出明確規定外,《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中也明確了高等院校必須招收符合國家規定的錄取標準的殘疾學生入學,不得因殘疾而拒絕招收。目前正在實施的《“十四五”特殊教育發展提升行動計劃》對高等特殊教育作出一系列的規定,如加強高校特殊教育學院建設,增設適合殘疾學生就讀的相關專業,完善殘疾學生就讀普通高校措施等內容。

崔瑞芳公布了一組數據,在2023年高考中,各地殘聯配合當地考試中心,為1.1萬余名殘疾學生提供了合理便利。截至2023年底,全國殘疾人大學生約有10萬余人,每年大概有3萬余名殘疾人學生被普通高校以及大學中的特殊教育學院錄取。目前,全國有資格對視力障礙、聽力障礙等殘疾人進行單考單招的院校共有23所。

來自清華大學2024級車輛與運載學院的大一新生李佳昊在分享會上談到,因為先天性左手缺失,自記事起,身體殘疾的陰影就一直籠罩著他。小時候的李佳昊因生活學習不便,甚至產生了自閉和逃避的心理。在家人、老師和同學的鼓勵和幫助下,他逐漸學會正視自己的殘疾,勇敢地面對生活中的各種現實和挑戰。2024年高考,李佳昊以698分的成績順利考入清華大學,開啟了嶄新的大學生活。

“我想告訴大家的是,殘疾并不是我們的障礙,它是我們走向輝煌人生的翅膀。”李佳昊講道。

“上天給你一個殘缺的身體,是希望你去書寫一個逆風翻盤的傳奇?!被加邢忍煨灾w殘疾的劉俊安從無法握筆寫字到考上北京郵電大學理學院,成長之路充滿了坎坷,但他在分享會上展現出了“我命由我不由天”的精神面貌。

“我相信只要不放棄努力,把命運牢牢握在自己手中,殘疾人也可以逆天改命,也可以活成自己想要的模樣。”劉俊安的話語中充滿堅毅和力量。

責任編輯:劉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