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倉上鎮中心小學教共體首屆學生籃球賽火熱進行。

“河山只在我夢里……”10月28日,白河縣城關初級中學音樂教師鮑榮在前往卡子初級中學的車里,反復練唱《我的中國心》。

“剛來時,學生們眼里滿是對音樂知識的渴求,一下就觸動了我的內心。”作為一名音樂教師,鮑榮根據鄉村學校學生的特點設計課程,讓孩子們從不太適應到敢于開口唱、勇于大聲唱。

近年來,白河縣按照“以強帶弱、城鄉貫通、優質均衡”的原則,將全縣義務教育學段58所學校組成9個教共體,通過體系重構、機制重塑、資源重組,探索“管理共進、師資共用、資源共享、文化共融、考核共評”新路徑,推動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

資源沉下去 質量提起來

10月27日,白河縣第二中學教共體支教教師蔡正潤來到宋家初級中學八年級教室,輔導學生預習課文《醉翁亭記》。

宋家初級中學師資力量較為薄弱,是白河縣第二中學教共體的成員校。針對學科教師不足、教學設備老化等弱項短板,白河縣第二中學教共體制定了以強帶弱任務清單,實施點對點幫扶提升。該教共體總校長談吉國介紹,9月已選派4名骨干教師以及1名縣級教學能手,以輪崗的方式到宋家初級中學進行支教,并與成員校年輕教師結對進行幫帶。

“蔡老師的教學經驗非常豐富。他以學生為主體,引導學生沉浸式主動學習。在他的幫帶下,我感覺自己的教學水平有了很大提升。”宋家初級中學教師高婷婷感慨地說。

為推動各學校協同發展,白河縣以教共體為單位核定教職工編制和專技崗位職數,由各教共體統一管理、動態調配、按需使用,建立起以輪崗為主、走教和跟崗為輔的教師雙向交流機制。截至目前,白河縣教共體內雙向交流教師達152名。

同上一節課 共享一名師

10月21日,在雙豐鎮中心小學的多媒體教室里,智能交互式屏幕上傳來西營鎮中心小學老師曹健的聲音,他正在講解分數除法。

“雖然不在一個教室,但是我們兩個學校的學生可以通過‘空中課堂’聽一個老師講課,還能互動。我們很感興趣。”雙豐鎮中心小學學生夏詩妍興致勃勃地說。

為實現教育資源共享,白河縣投入420余萬元建設“智慧云課堂”線上教學平臺,新建互動教室62個,升級改造錄播教室8個,在線上常態化開展名師課堂、家校共育、線上教研等活動,讓教共體內師生同步學習、同屏互動。

“名師課堂教學方式多樣、教學手段靈活,可以更好地提升教學質量。”雙豐鎮中心小學教師劉清峰說。

一個教共體內的學校連成網,縣鎮村三級學校可以同上一堂課、共享一名師。如今,白河縣優質教育資源的覆蓋面和受益面正不斷擴大。

連成一條心 融為一家人

10月15日,倉上鎮中心小學教共體首屆學生籃球賽火熱進行。接球、轉身、起跳,冷水鎮中心小學的小球員憑借一個標準的三步上籃拿下2分。同學們的加油聲、吶喊聲此起彼伏。

“今年,我們組織教共體內的師生開展了籃球比賽、文藝匯演等活動,讓師生在活動中建立了深厚情感,真正融為一家人。”倉上鎮中心小學教共體總校長阮家寬說。

教共體工作開展以來,白河縣成立縣教共體黨委和9個教共體黨總支,全面實行統一的法人治理結構,由核心校校長擔任教共體總校長并兼任成員校法定代表人,成員校執行校長擔任教共體副校長,逐級厘清職責,構建權責清晰、扁平一體的教共體治理體系。

“自上而下統一的組織架構體系,既可以延伸學校管理服務的觸角,發揮人財物、責權利一體的‘一家人’辦學模式的優勢,又能從課程開設到教學研究等方面全面提升質效,促進教共體整體化發展。”白河縣教育體育局局長黃煒說。

“教共體建設是回應群眾關切的一項重要改革舉措。我們將持續推動優質教育資源擴容下沉,不斷提升城鄉教育整體發展水平,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上好學’的期盼。”白河縣委書記王日新說。

責任編輯:劉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