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紅色資源,藍田縣鄉村學校少年宮培養出許多“小小講解員”,為孩子們講述紅色故事,賡續紅色血脈;非遺傳承人、民間藝人成了鄉村學校的“校外輔導員”,教會孩子們古老技藝,在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他們的童年更加多彩……

近年來,藍田縣整合各類文化資源,立足鄉村學校少年宮陣地,搭建青少年課外學習、娛樂和實踐平臺,通過紅色故事宣講、傳統文化傳承、現代技能啟蒙、勞動教育實踐等多樣課外活動,讓孩子們在快樂中學習,在學習中成長。鄉村學校少年宮成了孩子們的“課外樂園”。

傳承紅色基因 厚植愛國情懷

“大家好!我是葛牌鎮九年制學校的小小講解員,歡迎大家跟隨我的腳步來到紅軍魂廣場參觀游覽……”近日,小小講解員樊紫萱又自信地“上崗”了。

“這組雕像名叫‘革命七仙女’,雕像刻畫的人物是參與紅二十五軍長征的7位女戰士。在長征途中,她們精心照料紅軍傷員,被戰士們親切地稱為‘七仙女’……”樊紫萱的講解贏得了游客的贊許。

在葛牌鎮,像樊紫萱這樣的小小講解員共有7人,他們是鄉村學校少年宮“講解與主持社團”成員,常態化在紅軍魂廣場為前來參觀學習的干部、游客進行講解。

“少年宮的老師們詳細教了我們講解技巧。為了講好這些紅色故事,我們也經常利用課余時間學習革命歷史,通過學習紅二十五軍的英雄故事,我懂得了長征的偉大意義,更明白了要珍惜現在的美好生活,好好學習。”樊紫萱說。

位于葛牌鎮初級中學的這所鄉村學校少年宮覆蓋了周邊多所學校,依托葛牌鎮區蘇維埃政府紀念館等紅色教育基地,通過組織學生參觀學習、開展紅色主題班會、舉辦紅色故事演講比賽等形式,讓學生深入了解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跡。創新開設“小小講解員”特色項目,講述葛牌紅色故事,傳承紅色基因,為弘揚紅色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此外,藍田縣“秦人之星”道德典型宣講團定期到各鄉村學校少年宮進行宣講,傳播正能量,厚植文明沃土,引導青少年見賢思齊、崇德向善。

孩子們在少年宮學習泥塑制作

孩子們在少年宮交流泥塑創作

感受非遺 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前兩天,在孩子們的期盼中,玉山鎮中心學校剪紙社團新課開講了。這節課要給孩子們教較為復雜的五角折剪技巧。

“剪紙社團是我的最愛,我可以憑借想象自由創作,同學們還經常在一起分享剪紙經驗和創意,我還在社團交了許多好朋友。”五年級學生周馨怡說。

藍田縣擁有許多非物質文化遺產,鄉村學校少年宮充分利用這些寶貴文化資源,讓孩子們近距離感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普化鎮韓河小學鄉村學校少年宮聘請了非遺傳承人、民間藝人擔任少年宮校外輔導員,在泥塑社團,“陜西好人”、非遺傳承人姜國興就有20多個“小徒弟”。

孩子們在少年宮進行勞動實踐

豐富勞技實踐 讓孩子們全面發展

勞動教育是藍田縣鄉村學校少年宮的另一大亮點。各鄉村學校少年宮充分利用學校空地,開辟蔬菜種植園,讓孩子們從播種到收獲,體驗勞動的艱辛與樂趣。孩子們不僅學會了基本農業知識,也懂得了珍惜糧食、感恩自然的道理。

各校少年宮還開設了美食制作課,孩子們將自己種植的蔬菜烹飪成一道道美味佳肴。在廚房里,他們學習切菜、炒菜,嘗試制作手工面、餃子等。

少年宮老師帶領孩子們繪制石頭畫

玉山鎮中心學校少年宮利用鄉野間隨處可見的石頭,開辦石頭畫社團,將自然之美與藝術之美巧妙融合。

藍田縣鄉村學校少年宮還引入現代科技教育元素,通過開設編程、機器人制作等科技課程,組織科技文化節、創意作品展等活動,激發孩子們科學探索欲和創造力。

孩子們在鄉村學校少年宮這片“課外樂園”里,綻放出屬于自己的光彩,他們的夢想也從這里起航。


責任編輯:劉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