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好農村未成年人全面發展的重要陣地
——全省各地推進鄉村學校少年宮建設亮點集萃
作者:王帥
發布時間:2024-11-01 09:20:39 來源:陜西日報
志丹縣旦八鎮中心小學鄉村學校少年宮組織學生進行足球訓練(資料照片)。
西安市高陵區鄉村學校少年宮的舞獅社團(資料照片)。
漢中市鄉村學校少年宮“漢調桄桄”戲曲社團展演(資料照片)。
編者按
2011年,中央文明辦、財政部、教育部開始實施鄉村學校少年宮建設項目。14年來,在中央專項彩票公益金和省級財政的大力支持下,陜西省先后建成鄉村學校少年宮950所,實現鄉鎮少年宮建設全覆蓋,120多萬名農村未成年人從中受益。鄉村學校少年宮也由最初作為提升農村中小學校美育水平、豐富農村兒童科學文化生活的公益性活動場所,發展成為推進城鄉教育公平、加強農村中小學生思想道德教育、提升農村兒童文化素養、促進農村未成年人全面發展的重要陣地和有效載體。
西安:長安有詩 文明有你
西安市高陵區通遠中心小學少年宮常態化組織師生前往西北人民革命大學舊址博物館開展隊日活動;藍田縣葛牌初級中學少年宮每年在葛牌鎮區蘇維埃政府紀念館舉辦“清明祭英烈 傳承紅色基因”活動……西安市始終把鄉村學校少年宮建設作為民心工程和希望工程來抓,突出特色、豐富課程、寓教于樂,實現了以讀養德、以德育人、以樂促智、以技促能的建設目標,受到廣大農村少年兒童和教師、家長的喜愛和歡迎。
長安有詩,文明有你。西安市深挖歷史文化資源稟賦,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滋養童心。運用中華經典和紅色經典,廣泛開展經典誦讀活動。把經典誦讀融入思想教育、愛國主義教育、道德法治教育、文明禮儀教育及興趣社團培訓之中,結合“月滿中秋 詩韻悠長——中秋詩詞大會”等主題活動,承古啟今,誦學養德。
西安市閻良區北屯中心小學少年宮、周至縣馬召鎮中心小學鄉村學校少年宮等開設國學經典誦讀社團,通過古韻今腔吟誦唐詩宋詞等方式,讓學生感受中華經典文化的魅力、受到思想洗禮與道德滋養。
寶雞:創新品牌 快樂成長
寶雞各鄉村學校少年宮注重師資力量選配,組建了一支有愛心的輔導員隊伍。截至2024年初,全市共聘請專兼職輔導員1370名,服務學生3.57萬名。
2011年至今,寶雞市相繼建成鄉村學校少年宮79所,實現農村鄉鎮少年宮建設全覆蓋。從無到有、從小到大,鄉村學校少年宮基本實現了每個學科、項目活動都有一名輔導員負責組織管理、督促指導。
“書香千陽”校園文化建設、“紅領巾講周文化”、紅色故事進校園……寶雞市各鄉村學校少年宮立足地域特色,不斷創新活動品牌,開展了豐富多彩的主題活動,孩子們在參與中愉悅身心,快樂成長。
青少年校外活動中心與鄉村學校少年宮緊密聯系,確保了活動高效有序開展。如今,鄉村學校少年宮已經成為少年兒童的好去處、素質教育的好載體、學生交流的好平臺、師生溝通的好場所、家長放心的好地方。
咸陽:師生同心 特色彰顯
咸陽市鄉村學校少年宮以學生興趣愛好、教師技能特點為基礎創建特色社團,極大地調動了廣大師生參與的積極性。
咸陽市秦都區馬莊中心小學鄉村少年宮籃球社團在咸陽籃協組織的迎新年“青培優勝”U12比賽中取得了亞軍的喜人成績。淳化縣方里中心小學少年宮乒乓球社團榮獲淳化縣中小學校道德風尚獎。三原縣陂西鎮中心小學鄉村少年宮特色品牌“航模社團”在2023年3月參加2022世界機器人大賽陜西城市賽暨關心下一代科普創新活動時,4名學生獲得獎項。
2011年至今,咸陽市共建81所鄉村學校少年宮。各鄉村學校少年宮至少設有3名輔導員,擁有5名以上輔導員的少年宮占比98%,擁有10名以上輔導員的少年宮占比81%。各鄉村學校少年宮至少有3個活動部室,擁有5個以上活動部室的少年宮占比98%,擁有10個以上活動部室的少年宮占比81%。
銅川:突出主題 傳承基因
銅川市將鄉村少年宮建設作為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重要載體,建管用緊密結合,相繼建成28所鄉村學校少年宮,實現了鄉鎮少年宮建設全覆蓋。
傳承紅色基因,弘揚照金精神。銅川市充分發揮革命老區優勢,堅持抓好革命傳統教育,將照金鎮中國工農紅軍小學鄉村學校少年宮作為傳承紅色基因的品牌打造,深入開展“照金精神進校園”活動,成立銅川市紅色基因研究辦公室,挖掘紅色資源,編印《紅色照金》等宣講教材。
銅川市將少年宮活動開展與新時代文明實踐各類活動有機結合,在全市建成5個示范社區科創夢想教室、4個省級親子閱讀基地,在照金鎮融合打造功能完備的新時代文明實踐綜合體,以“傳承紅色基因 弘揚照金精神”為特色主題,組織全市各中小學開展紅色教育、家風家訓、評選新時代好少年等主題活動,讓優秀傳統文化薪火相傳。
渭南:一校一特色 一宮一品牌
渭南市注重把握共性、突出個性、打造特色,形成“一縣一特色”的亮點。
大荔縣云棋小學少年宮花樣跳繩項目先后取得全國跳繩精英賽5個獎項的優異成績。合陽縣坊鎮中心小學少年宮將陜西省非遺項目“東雷上鑼鼓”引進校園,聘請非遺傳承人來校教授技藝。
白水縣史官鎮堯科小學少年宮“校園小農民”、富平縣宮里鎮宮里學校少年宮文化剪紙、華陰市孟塬鎮中心學校少年宮動畫設計等活動,具有濃郁的鄉土氣息,特色鮮明,成為學校乃至當地響當當的品牌。
截至目前,渭南市已建成鄉村學校少年宮96所,堅持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和“一校一特色 一宮一品牌”建設,著力把鄉村學校少年宮打造成培養少年兒童思想道德教育、綜合實踐能力的基地,以及快樂學習、展現自我、全面發展的舞臺。
延安:培根鑄魂 啟智潤心
延安市把鄉村學校少年宮建設作為鞏固全國文明城市創建成果的重要載體、加強和改進農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民心工程,把“培根鑄魂、啟智潤心”落實在實際行動中,統籌推進鄉村學校少年宮建設各項任務,全面提高鄉村學校少年宮建設管理水平。
截至目前,延安市建成鄉村學校少年宮83所,有輔導員近千人,累計吸引26萬余人次參與活動。
陜北地域文化特色鮮明,延安各縣(區)文化旅游志愿服務隊指導鄉村學校少年宮開展安塞腰鼓、陜北說書、陜北秧歌、陜北民歌、安塞剪紙、農民畫等進校園活動,進一步傳承地域特色文化。組織鄉村學校少年宮兒童到寶塔山、黃帝陵等地參觀學習,感受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力量。
同時,延安市充分考慮城郊、川道、山溝等地理因素和經濟發展水平等差異,立足當地鄉村振興發展實際,開展社情教育和未成年人樂于接受的實踐活動。
榆林:課程多樣 民歌嘹亮
榆林市按照“既注重發揮教師特長,又注重學生興趣”的原則,進行鄉村學校少年宮課程設計。各少年宮根據自身條件和學生需求,設置了多樣化的活動部室,開發了德育、體育、藝術、科技、讀書、經典誦讀、本土特色文化等活動項目。每周至少開展2次活動。
各少年宮結合地方文化和學校特色,開展了多種特色品牌活動。陜北民歌與陜北秧歌非遺表演、陜北民間手工藝制作、陜北傳統體育活動……這些活動不僅豐富了學生的課余生活,也有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截至目前,榆林市共建成107所鄉村學校少年宮,共配備專職輔導員1828人,參與各鄉村少年宮活動的學生約3.74萬人。同時,選聘文藝骨干作為鄉村學校少年宮的兼職輔導員,聘請德高望重的“五老”人員和有愛心、懂專業的近百名志愿者到鄉村學校少年宮任教并進行技能指導。
漢中:文化鑄魂 德行惠人
漢中市建成鄉村學校少年宮157所,通過地域文化“鑄魂”、精準培訓“塑形”、注重融入“聚力”,不斷提升鄉村學校少年宮運行管理水平。
漢中市著眼打造鄉村學校少年宮健康運行特色,在輔導員培訓、實踐活動設計、興趣小組創設等環節,積極引入漢中特色文化,使其成為少年宮開展特色活動的“精神食糧”。漢中市南鄭區將民間藤編技藝帶入少年宮,洋縣開展杖頭木偶進校園活動……這些活動成為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橋梁和紐帶。
漢中市采取多種形式開展精準培訓,連續舉辦6屆鄉村學校少年宮負責人培訓班,強化“傳幫帶”意識,為少年宮的健康運行奠定堅實基礎。
同時,持續壯大校外輔導員隊伍,讓鄉村道德典型參與少年宮活動,發揮其移風易俗、垂范鄉鄰的作用,讓社團活動成為言傳身教、德行惠人的有效載體。
安康:拓展空間 寓教于樂
安康市多渠道籌措項目建設和運轉資金,加大設施設備添置維護、場地修繕,依托學校已有資源,通過修繕、改造、共享等方式開展鄉村學校少年宮部室建設。截至去年底,全市128所鄉村學校少年宮共開設部室數量1809個,實現了鄉村學校少年宮與農村學校的有機融合、與基層公共文化服務陣地的資源互通。
同時,安康市將鄉村學校少年宮活動陣地向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社區學校、科普教育基地、非遺傳承基地延伸,積極拓展多樣化的課外活動空間,有效促進校內、校外活動陣地互為補充,最大限度滿足鄉村學校少年宮的活動需求。
目前,安康市各學校均制定了切實可行的鄉村學校少年宮建設規劃和實施方案,并充分結合各年級學科教學活動,組建了足球、合唱、書法等興趣社團,廣泛開展藝術類、體育類、科技類、德育類等特色教育活動。
商洛:整合資源 “點亮”夢想
商洛市各鄉村學校少年宮充分利用文明辦、團委、婦聯等部門提供的優質資源,搶抓機遇,整合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以及“兒童之家”“4點半課堂”“家風館”“手工坊”“村史館”等陣地建設資源,進一步開發活動載體,不斷充實、提升,構建更加“接地氣”“有靈氣”的活動載體,實現資源共享,讓鄉村學校少年宮成為孩子快樂成長的家園。
商洛市共有98所鄉村學校少年宮,所有鄉村學校少年宮都具備運行需要的基本硬件條件,活動部室規范、標準、美觀、實用,有室外體育活動場所,有德育活動館(室)、美育活動場所、現代信息技術實踐活動場所教室等。
各鄉村學校少年宮根據地方文化特色、少年兒童興趣愛好等情況,配備了符合地方實際、深受學生喜愛的活動器材,基本滿足了實際活動需求。
楊凌:發揮優勢 文化樹人
楊凌示范區鄉村學校少年宮設立勞動實踐基地,廣泛開展一系列農業科技特色活動,每年有超過1000名學生在基地里了解農作物的生長過程和農業新技術,體驗農業生產的樂趣。
在戶外活動中,楊凌示范區組織學生參觀楊凌的歷史文化遺跡和名勝古跡,讓學生了解家鄉的歷史文化,增強文化自信。同時,積極將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融入鄉村學校少年宮活動中,每年邀請10位民間藝人參與授課。
楊凌示范區積極推動鄉村學校少年宮建設,實現了5個鎮辦鄉村學校少年宮建設全覆蓋。各校均配備輔導員20名以上,建設文化興趣社區30余個,累計參與學生達1.3萬余名,學生綜合素養顯著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