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川市王益區:“優質”“均衡”雙驅動,跑出教育“加”速度
發布時間:2024-10-28 16:00:25 來源:陜西教育新聞網
近年來,銅川市王益區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緊緊圍繞辦全省一流基礎教育發展目標,扎實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創建工作,立足項項達標、校校達標,加快構建優質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務體系,努力打造“優質教育·德馨王益”,全區教育教學質量和綜合競爭力保持全市領先水平。
上下同心一意,用好優質均衡“指揮棒”。建設教育強國,基點在基礎教育。基本均衡、“雙高雙普”目標實現后,區委區政府審時度勢,科學決策,在全市率先啟動國家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區創建。一是強化組織領導,優先推進實施。成立了以區長為組長的創建工作領導小組,區委常委會、區政府常務會多次專題研究部署,出臺了布局調整、教師管理等文件,并將創建工作列入區政府年度工作報告,納入年度惠民實事加快推進。二是強化財政投入,優先保障資金。堅持“緊財政,寬教育”,落實義務教育經費“兩個只增不減”“三個增長”投入政策,將優質均衡創建資金納入區級財政優先保障,同步爭取上級資金,全力支持教育發展。三是強化責任落實,優先解決問題。簽訂創建工作目標責任書,全區各鎮辦、涉教部門切實履行教育主體職責,優先支持教育發展,切實解決創建工作難題。區人大、區政協對創建工作開展階段性視察、調研,助力創建工作高標準達標。
黨政同謀發展,畫好優質均衡“同心圓”。黨的領導是做好教育工作的根本保證,改革創新是教育事業發展的根本動力。區委區政府堅持黨建引領,狠抓教育綜合改革,扎實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一是堅持黨建領航。落實中小學校黨組織領導的校長負責制,為各學校黨組織配備了專職副書記,堅持區長、教育局長、校長帶頭給學生講思政課活動,實施黨員教師“雙培養”機制,探索“微黨課”黨員教育新模式,市三中“三尺講臺,黨徽閃耀”等一批黨建品牌涌現。二是堅持創新發展。出臺《王益教育現代化2035》《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實施辦法》《關于加快王益中學創辦名校的意見》等一系列文件,明確了全區教育的發展方向、重點任務和實施路徑。三是堅持質量導向。聚焦五育并舉,圍繞學生發展核心素養和學校辦學質量關鍵要素,分學段制定教育質量評價細則,建立完善以教育質量為核心的評價體系,最大程度激發教育改革動力。
全區同向發力,牽好優質均衡“牛鼻子”。優化區域教育資源配置是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的關鍵。王益區屬于老城區,區內曾多級多類主體交錯辦學,大部分校園存在先天不足、占地面積小、校舍設計不盡規范等問題,區委區政府統籌實施“三大工程”建設,全面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一是實施校園改造提升工程。加大教育投入,新建成王益中學,實施市三中、紅旗街小學教學綜合樓建設等項目,完成中小學操場改造工程、建筑能效提升工程,實施部室改擴建、校園飾新、管線改造、設備添置、圖書新增、勞動基地新建等項目,新建改擴建音樂、美術專用教室、錄播教室等功能教室近200個。二是實施資源優化布局工程。著眼全局、合理布局,優化資源配置,撤銷建樂小學、銅鼎學校,撤并王家河中學初中部,將屽村小學、川口小學調整為小學教學點,新設桃園第二中小學分校,推動校際間辦學條件均衡配置。三是實施智慧校園建設工程。扎實推進教育信息化建設,新建計算機教室、實驗室、創客教室40余個,新增智慧黑板240塊,加快實施智慧校園、數字校園建設,全區義務教育學校教室和學生閱覽室護眼燈配備實現全覆蓋。
教學同頻升級,落好優質均衡“關鍵棋”。質量是教育工作的生命線,王益區堅持“質量立校”,全力打造群眾滿意的家門口名校。一是規范辦學行為,促進教育公平共享。嚴格執行義務教育免試就近入學政策,建成區特殊教育資源中心和4個特殊教育資源教室,保障殘疾兒童少年、隨遷子女、留守兒童平等接受義務教育。嚴格落實“雙減”政策,人民網、省教育廳網站等媒體先后以《王益區聚焦作業管理減負增效》《“四點半”難題的銅川答案》為題對全區“雙減”工作進行報道。二是堅持立德樹人,促進學校內涵發展。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給陜西照金北梁紅軍小學學生的回信精神,常態化開展“賡續紅色血脈,傳承紅色基因”主題教育活動,堅持舉辦“兩節兩會”,大力推進校園文化“一校一品一特色”,《讓“好人”現象成為王益教育新常態》獲教育部中小學優秀德育工作案例,創建成全國文明校園1所、教育系統先進單位1個,省級文明校園、德育工作示范基地等省級先進23個。三是全面推進課改,促進教學質量提升。落實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大力實施“益課堂”教學改革,探索學生主動學習、積極探究、善于合作、樂于展示、大膽創新的課堂教學新模式,促進五育融合、學科融合,構建體現學校辦學特色的課程育人體系。創建全國中小學科學教育實驗校經驗做法入選全國孵化案例,獲評教育部基礎教育精品課2個。四是大力實施“名校+”,促進辦學模式創新。實施一流教育工程,與西安高新一中、陜西師范大學西部課堂創新研究院建立合作關系,實施“云校+”辦學模式,培育省內外課改名校。推進義務教育學校“優質+”發展共同體建設,著力提升每一所學校的辦學水平和教育質量,連續兩年被評為全市教育工作先進區縣。
隊伍同步聯動,建好優質均衡“新機制”。打造一支愛崗敬業、德藝雙馨的教師隊伍是辦好教育的必備條件,王益區狠抓師德師風建設,大力實施師能提升工程,努力鍛造“四有”好教師隊伍。一是優化教師交流補充機制。優先保障農村學校以及體音美、心理健康等緊缺學科教師需要,近三年為義務段學校招聘教師94名,常態化開展義務教育學校教師校長交流輪崗,推動區域內教師隊伍均衡配備。二是優化教師專業成長機制。扎實開展“三嚴兩提升一爭當”活動,激勵廣大教師爭做新時代“大先生”。設立教師培訓專項經費,實施教師素質全員提升計劃,整區推進信息技術2.0工程。加強“三級三類”骨干體系建設,全區涌現出全國優秀教師等省級以上骨干教師60人。三是優化教師待遇保障機制。建立義務教育教師待遇保障長效機制和工資收入隨當地公務員工資調整聯動機制,開展中小學職薪績效改革,改革資金實行考核發放,教師工作積極性進一步提升。四是優化教師獎勵激勵機制。對獲評省級名師、學科帶頭人、教學能手稱號的教師根據考核結果按月發放津貼。區政府每年列支專項資金,表彰獎勵師德先進、優秀班主任、教學能手、先進教育工作者等,營造尊師重教的濃厚氛圍。
以教育之力厚植人民幸福之本,以教育之強夯實國家富強之基。新征程上,銅川市王益區將以更昂揚的斗志、更頑強的作風,繼續攻堅克難、勇毅前行,全面落實新時代教育改革各項舉措,全力以赴推進教育高質量發展,用實際行動為新時代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貢獻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