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憶起6年來波折不斷的創業過往,武漢市95后大學生創業者李浩至今心有余悸。

李浩從事電商行業,大三時看準短視頻帶貨“風口”,拉上幾個同學倒騰廚房家居日用品,3個月就在網上賣出了1000多萬元。項目發展的高峰期,他曾經一口氣招了30多個人。

可惜好景不長。財務管理紕漏引發團隊內部糾紛,加之行業競爭日益激烈,核心團隊分崩離析。7個合伙人最終只留下兩個人,李浩也不得不轉換賽道,遠赴廣東中山尋找合作方后,他回到武漢另起爐灶。

武漢市擁有在校大學生130余萬人。這里是九省通衢之地,交通物流發達。在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浪潮下,大學生創業者如雨后春筍般萌芽。

連日來,記者走訪了武漢市多個大學生創業團隊發現,李浩的經歷并不是個案。有的創業公司不建立規范的財務制度,公賬私賬不分,財務記賬混亂,極易發生矛盾;有的創業團隊缺乏有效財務監督,法律意識淡薄,面對巨大的財富誘惑,還易誘發“職務侵占”犯罪行為;創業過程中,股權激勵與人情關系的難妥協,也考驗著剛出校園的年輕創業者。

“時刻準備‘打仗’,根本沒想著怎么管賬”

李浩是一所民辦本科院校的畢業生,大一時就創辦了公司,為互聯網企業做校園活動推廣。兩年里,李浩帶著一群在校大學生干得有聲有色,公司業務流水近百萬元。

和大多數創業者一樣,李浩剛創業時,對財務知識了解不多,也沒有給公司制定財務制度和聘請專職的會計人員。上百萬元的流水,幾乎全部走的是私人賬戶的支付寶、微信、銀行卡。團隊查賬時,每次都需要反復對賬。

“那會兒時刻準備‘打仗’,根本不會想著管賬。覺得花時間花錢去管賬,還不如多跑幾筆業務,讓團隊活下來?!崩詈普f。

為了方便財務核算,李浩想了個簡單有效的辦法——“錢賬分離”,即一人管錢,一人管賬。即便如此,混亂仍無法避免,由于雙方都是合伙人代管,并非專職的財務人員,賬目錯漏、多算或填寫錯誤的問題時有發生。

有次出現了錢賬對不上的情況,幾個合伙人一筆筆核對,查了足足一個通宵,才把賬目搞清楚。李浩發現,這次查賬后,幾個兄弟之間不似以前那樣無話不談了,甚至彼此有意疏遠。

不少大學生創業者向記者表示,創業初期,他們更愿意把費用花到市場開拓上。

“雇傭專職會計的成本太高。”李浩給記者算了一筆賬:以武漢的用工成本為例,雇傭一名專職會計月薪為8000元,而交給代賬公司托管,每年的成本只要4000元左右?!肮艽筚~,放小賬,只盯公司的大額流水,其他的一概不管”成為很多初創公司財務管理的一種常態。

把財務交給代賬公司后,財務管理真的就能高枕無憂嗎?

記者走訪了一些代賬公司發現,他們通常只會根據企業提供的票據進行記賬報稅,并不參與企業的經營管理,對公司財務管理狀況不負責。此外,沒有發票,或者提供的票據不夠規范,難免出現財務登記錯賬漏賬的情況。

武漢大學95后臨床醫學碩士吳潔大學畢業后與同學合伙,創立了一個健康科普平臺,從事醫學健康科普,目前全網粉絲超過2.7億。

吳潔團隊在創業之初同樣找了代賬公司。因為當時收入少,沒有出現賬目混亂的問題。不過,團隊的核心創始人在保險公司工作過,熟悉部分財務專業知識。創業一年多后,隨著業務增長,公司設置了兩個財務崗位,此后共配置了5個財務專職人員,確保公司財務穩定運行。

財務管理是個細致工作,也是核心一環。即便是創業多年的“老兵”,面對財務管理,也同樣容易力不從心。

85后王奇畢業于華北水利水電大學,曾擔任過大型企業的總工程師。2018年,他辭職在武漢創立了一家高科技公司,從事工地數字化管理。

王奇沒有接觸過專業的財務培訓。2020年,王奇為某國企開發一款工程管理系統。欠缺成本意識的他,在沒有制定預算的情況下,就根據對方需求,開展工地水電鋪設和產品需求研發,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最終項目不僅沒有掙到錢,還耽誤了工期。

王奇感慨,像他這樣依靠技術起家的創業者,創業初期的時間精力往往集中于技術研發和業務拓展,“創業之前不具備財務管理方面的知識,創業之后沒有精力抓財務管理。長此以往,容易給公司發展埋下一顆隨時會爆的雷”。

缺乏有效監督,導致“職務侵占”發生

相比李浩,90后創業者鄧元的損失就更大了。

大一時,這名武漢市某職業學院的大學生跟高中同學合伙,開了一家校園招聘會展公司。同學在江西讀大學,為此,二人整合湖北和江西的高校業務,為大型企業做校園招聘。僅2018年秋季,公司流水就高達700多萬元。

鄧元對同學非常信任,將公司財務都交給了對方管理。由于許多來校園招聘的企業都是現場交易,走賬經常用的是同學的個人微信、支付寶賬戶。

有一天對賬,鄧元發現有200多萬元核對不齊,他跟同學對質了解到,對方認為這部分錢是自己應得的,便用這筆錢私下買了房和車。兩個人為此爆發了激烈的爭吵。

面對鄧元手中的證據,對方依舊抵賴,不愿退錢,直到2019年年底才答應給鄧元退一部分錢。昔日的高中好友最終形同陌路,創業團隊自此解散。

創業必須跟錢打交道。大學生創業者大多涉世未深,面對眼前巨大的金錢利益,一旦缺乏財務制度的有效監督,往往容易迷失,最終只能“對簿公堂”。

中國裁判文書網上公開過一個案件。華中地區某211高校碩士研究生、90后林某與同學合伙開了一家珠寶公司。他擔任公司總經理兼財務主管期間,利用管理公司財務的職務便利,將公司收入用于個人消費,一年多時間里侵占公司公款56萬余元。

了解這一糾紛的該校創業者程亮表示,創業前,林某與其合伙人是同學,彼此交情很深,就把公司財務管理放心地交給了林某,很少過問。公司業績突破幾百萬元后,合伙人卻忽然發現公司賬上的錢不見了。“在他的追問和盤查下,才發現公司掙的錢,被林某當作了自己的收入,買了房和車?!绷帜潮慌袥Q犯職務侵占罪,判處有期徒刑一年六個月,并處罰金人民幣兩萬元,所侵占的公司收入也悉數退回給公司。

從昔日的名牌大學研究生淪為“階下囚”,發生在武漢高校創業圈中的這起案件,讓不少創業同仁感到惋惜。程亮說:“盡管追回了款項,但從報案到結案,兩年時間里,團隊的時間精力都耗在這件事上了。兄弟反目成仇,團隊徹底散伙,對事業發展造成毀滅性打擊,創業的火種就此熄滅?!?/p>

“分不好錢也是個大問題”

金錢考驗人性與品質,也考驗創業合伙人的法與德。面對公司管理中人情與制度的博弈,創業者需要用財務專業知識武裝頭腦,讓創業走上正軌,用制度規范企業健康運行。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的90后創業者周程在讀研期間,瞄準珠寶貿易和研學旅行創業,拉著一名同學合伙創立了公司。

周程表示,企業創立時,盡管在協議中寫明了按照實際出資額和貢獻大小合理分配股權,但到了年底分紅,就不能真按照股權制度來分配利潤了。比如剛開始一年凈利潤只有10萬元,真的按照股權分紅就只能給合伙人兩三萬元?!按蠹叶际切值埽荒芄馕页匀猓愫葴7駝t,就沒有人跟著你干了?!?/p>

第一次創業“吃螃蟹”的時候,平均分配股權是每一代大學生創業者都面臨過的情況,這種做法往往出于內心善良,在商業上卻隱患重重。

2023年8月,從武漢走出的一位國內知名企業家在年度演講中回顧,他第一次創業時也在股權分配上踩過坑。

大三暑假,他跟學長在武漢電子一條街創業,“我們4個創始人,大家都是朋友,也不好意思談股份,于是平分了,每人25%。但一個很要命的問題馬上來了:‘誰說了算?’凡事幾個人商量,效率很低,而且意見不一致,經常扯皮。”最后,公司發不出工資,就關門清算了。

多年后復盤大學時代的創業歷程,這位著名企業家在年度演講上感嘆,“辦公司太不容易了,光有技術是不夠的,還有太多東西要學,尤其是商業方面的基本功”。

周程感慨,平均分配股權看似公平,但往往基于人際關系上的妥協,容易引發股東爭執、造成公司內耗。真到分配利潤時,大多數人往往只關心自己切下的那一塊蛋糕。多勞者想多得,其他的人也不會心甘情愿看著自己的收益變少。大家在利益上一旦談不攏,就容易一拍兩散。

幾年前,90后大學畢業生賀輝在武漢創立了一家寵物學校。為了擴大業務,他選擇與某高校一名大學生合伙,后者負責新媒體市場營銷,掌握了1000余位客戶。

為了留住合伙人,賀輝將新媒體的運營權限悉數交給了合伙人,還給了他公司40%的股份。一年時間里,算上工資和分紅,公司給了該同學40多萬元。在掌握了賀輝的全部訓練技巧和客戶資源后,該同學突然向賀輝提出辭職,賀輝只得與他好聚好散。

幾天后,賀輝無意中發現,對方在自己的學校附近開了一家寵物店,訓練技術和他一樣,還帶走了他的大部分網絡客戶,這讓賀輝大為惱火,“過于信任對方,忽視了商業的基本規則”。

為創業團隊開展跟蹤式輔導

大學生創業者的財務管理教育需求日益凸顯。事實上,在大學生財務管理的理論課程培訓方面,各大高校投入的課程和師資不可謂不豐富。

記者查詢了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華中農業大學、武漢理工大學等高校的校級選修課,同時調研了不少大學生創業者發現,高校通常都會讓經管學院任課教師開設財務管理、創業投資、創業融資與風險管理、創業金融等財務類課程,面向全校本科生開放。部分高校的創業班,這類課程甚至還被列為了必修課。

那為何在大學生創業過程中,還會頻頻遇到這些棘手的問題?

2021年年底,團湖北省委創建了青年創業綜合服務平臺——湖北青創園,成立湖北青未來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以市場化運營方式,做好青年創業服務。該公司總經理堯芳分析,在給大學生創業者開展財務管理培訓時,找準導師也很關鍵。導師要盡可能列出創業初期財務管理存在的風險種類,通過現階段大量的實戰性案例,給創業者分析如何防范風險、守住底線。要幫助初創公司建立一套內部基礎的財務管理制度,初創團隊和創始人要學會看財務報表,確保企業財稅合規,不觸犯風險管理的底線。

相較于社會型創業者,面向大學生創業者的財務管理培訓如何落到實處?

“資金是企業的血液,財務管理是保障企業血液循環的關鍵?!苯逃块L江學者特聘教授、武漢大學財務與會計研究所所長李青原表示,大學生創業者要明白財務管理的重要性,它并不僅僅是簡單的記賬,而在于利用高質量的會計信息改善企業的資源配置效率,輔助企業經營與投資決策。

“‘找對人,定好約’是大學生創業團隊必須遵循的重要原則?!崩钋嘣ㄗh,合伙創業之前應制定一份財務協議,明確合伙人的權益、責任、利益分配等事項,寫明股權結構、股東權益、投資條件、退出機制、控制權和決策權、各項保護條款和風險控制條款。盡管合同條款是不完全的,但可以通過設置合同中的觸發性條款盡可能規避風險。

從事創業大賽和創業實踐輔導多年,教育部就業創業指導委員會委員、武漢軟件工程職業學院創業學院教授高澤金認為,要為創業團隊開展跟蹤式輔導,及時提醒和預警。

他以武漢為例建議,由省市兩級團委青創部門牽頭,聯合省工商聯、省青年企業家協會,募集整合企業家資源,在全省組織青創導師團隊,為青年創業者開展對口幫扶,跟蹤輔導陪伴。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李浩、吳潔、王奇、鄧元、周程、賀輝為化名)


責任編輯:黃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