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泉縣始終把實施好農村義務教育營養改善計劃作為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的一項惠民工程來抓,尤其是集中整治開展以來,堅持以集中整治發現問題為導向,通過持續健全責任體系、完善監管機制和強化保障投入,有力有效促進了義務教育營養餐安全規范實施。

強化領導夯責任。嚴格落實“黨政同責、一崗雙責、齊抓共管、失職追責”的校園食品安全領導“包保”機制,定期組織市場監管、公安、衛健、審計等部門召開聯席會議,研判問題風險,壓實工作責任,形成了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教育系統內部建立了“領導包片、股室包校、督導員聯校”督導工作機制,將義務教育營養餐規范實施納入包聯責任范疇常態跟進督導落實;學校層面建立了“校園長、食品安全總監、食品安全員”三級校園食品安全管理責任體系,全面夯實學校主體責任,對失職失責行為依據《石泉縣中小學幼兒園安全事故責任追究暫行辦法》嚴肅問責,在全縣構建起來了“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義務教育營養餐規范實施責任體系。

健全機制強監管。針對集中整治和日常監管發現問題,進一步健全機制,筑牢“防火墻”。強化資金風險防控,設立“石泉縣中小學食堂財務專戶”,對全縣26所中小學食堂財務實行統收統支。各校伙食收入按月收取,收入全部繳存專戶,學校食堂財務支出按月結算報賬,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嚴格大宗食材采購,對全縣中小學大宗食材全面實行統一招標采購,同步建立食堂進貨查驗制度、供應商評價和退出機制,確保食材供應可追蹤、可溯源,強化源頭防范;推進智慧監管全覆蓋,為全縣26所義務教育學校全覆蓋安裝營養餐智慧監管平臺,實現了營養餐食材出入庫、加工制作、就餐人數、日資金流水全方位、全流程、可視化監管;抓實伙食質量監測,指導各校成立了膳食委員會,科學制定帶量食譜,每周通過家校群定期推送給家長,每月開展一次營養餐滿意度問卷調查,每季度定期舉辦“食堂開放日”活動,每學期不定期開展交叉檢查,把學生“吃得飽吃得好”和家長滿意作為評判學校營養餐的最高標準。

加大投入優保障。大力實施“互聯網+明廚亮灶”工程,僅2024年以來就累計投入資金150余萬元,改擴建學校食堂5個,購置更新食堂設施設備30余臺套,全縣中小學生就餐環境全面改善。努力提伙食質量,為確保營養改善資金能夠“全部吃進學生嘴里”,全縣中小學食堂水電煤氣費用全部從學校公用經費列支外,縣財政每年專項預算安排700余萬元用于全縣中小學253名炊事員和后勤聘用人員工資補助,全縣中小學學生和家長對營養餐的滿意度相比2023年提升了5個百分點。

責任編輯:胡晉瑜